方威 張亨溢
摘 要:《產業轉移背景下“大湘南”產業選擇與空間布局研究》一書與“大湘南”地區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這一重大現實經濟問題掛鉤,根據承接轉移產業的規律,提出大湘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具體對策,可為同類地區的產業轉移模式選擇和研究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產業轉移背景下“大湘南”產業選擇與空間布局研究》;實踐價值;理論價值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325-01
如今,國內掀起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熱潮。作為第4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湘南地區既面臨著重大歷史契機,又存在極大的挑戰。一方面,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黨和國家賦予湖南的一項光榮任務,更是湖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擴大開放的難得的歷史機遇,對整個湖南省的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另一方面,建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有利于順應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新趨勢,新需要;有利于“四化兩型”和“四個湖南”的建設,通過充分發揮示范區的政策優勢和比較優勢,創建“兩型”引領、綠色承接、創新發展的新模型,加快湖南地區現代化、科學化的產業體系構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湖南與珠三角等地區建立更高更深層次的分工與對話,加強湖南與這些產業需要轉移地區的聯系,為跨區域協調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支撐;有利于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積極流動與優化配置,充分發揮東部沿海地區的資本優勢和中西部的資源、勞動力優勢,促進東中西部形成互動良性、優勢互補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顯然,楊鳳鳴、陳建衡、趙少平、陳國生、彭文武和肖璨等六位學者共同撰寫的《產業轉移背景下“大湘南”產業選擇與空間布局研究》這一研究對于湘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產業選擇和空間布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前景,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先進性和科學性。
一是本書利用 SWOT 分析工具揭示大湘南示范區吸引投資、承接轉移產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與障礙,分析了湘南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存在的產業梯度差異,為大湘南三市政府制訂承接重點產業選擇和布局提供有力的論據支撐,以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二是本書從泛珠江三角地區產業互動這一大背景出發,討論“大湘南”地區的產業定位及其空間布局等問題;在系統分析“大湘南”地區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發生機制、比較優勢、績效與風險基礎上,結合對“大湘南”地區彎道超車式的跨越發展的性質、任務和實現途徑的探討,提出“大湘南”地區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過程中的承接產業、承接方式、空間布局等領域存在的問題。三是區分了“大湘南”地區內部的地區間發展差異,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經濟發展潛力。進而闡述處于不同發展梯度的地區,在“大湘南”地區實現彎道超車式的跨越發展戰略格局中各自所承擔的角色和任務,以及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過程中所應采取的差異化策略。這在理論上與以往研究習慣于把“大湘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并籠統地討論其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策略在視角上形成了明顯區分。
總之,《產業轉移背景下“大湘南”產業選擇與空間布局研究》一書結構嚴謹,相關內容全面,脈絡清楚,思路明晰,語言通俗易懂,有很強的可讀性;在產業選擇和空間布局理論應用上既反映這個領域的最新動態,又要求這些理論和基本原理得到較普遍的公認,注重新穎、權威;方法實用,與實際結合緊密,操作性強,相信能夠為當前是中國產業轉移提供科學指導、理論支持與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