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學佳 楊春梅
摘 要: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經建成,建成后,中國與東盟各國90%產品開始實行零關稅。雙邊貨物貿易總量逐年快速增長,從2000年的395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3 568億美元。迄今為止,中國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而東盟則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在貨物貿易飛速發展的同時,服務貿易作為提升一國國際競爭力的軟實力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隨著中國—東盟各國《服務貿易協議》的生效,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發展也在不斷進步。通過分析自由貿易區內東盟十國以及中國的服務貿易現狀以及競爭力,由此提出促進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更好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現狀;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8-0258-03
2007年1月14日,中國與東盟十國在菲律賓正式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根據《協議》規定,中國將在建筑、環保、運輸、體育和商務等五個服務部門的26個分部門,向東盟國家做出新的市場開放承諾。東盟十國也將分別在金融、電信、教育、旅游、建筑、醫療等行業向中國做出市場開放承諾。
2007年7月該《協議》生效后,各方隨即啟動了第二批具體承諾談判,以進一步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相比于第一批承諾,第二批具體承諾還進一步開放了公路客運、職業培訓、娛樂文化和體育服務等部門。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與東盟的服務貿易也迅速發展,雙邊的服務貿易額從2006年的126億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33億美元。
一、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
由表1可知,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4 726.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3%,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4.3%,全球排名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德國。出口額占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40.5%,進口額占59.5%。2013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5 385.06億美元,同比增幅為12.2%,仍然位居世界第三位,出口占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38.7%,進口占61.3%,由此看來,中國的服務貿易整體增長仍然是由內需拉動,進口高于出口。東盟十國中服務貿易發展相對較好依次為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2013年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分別達到2 349.20億美元、1 141.38億美元、833.72億美元,其中新加坡世界排名第九位。
二、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
1.對外開放度
一國的服務貿對外開放通常用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來計算,用公式表示為SO=,其中Si 和Sx 分別為服務貿易的進口額和出口額,GDP為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SO為一國的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這一指標反映了一國或地區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程度,同時也體現了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對國際服務市場的依賴程度。
表2顯示了2010—2012年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由此表可以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開放度2012年只有5.7%,且從2010—2012年是成下降到趨勢,2012年中國的貨物貿易對外開放度為46.3,遠遠高于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開放度最高,2010年達到最高位82.9%,2012年有所下降但是仍達到83.2%。新加坡是東盟各國服務貿易發展最快最好的國家,其服務貿易中資本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如通訊、金融、信息技術等發展相對具有優勢。東盟各國中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的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均大于中國,少數國家如印尼、緬甸、老撾的對外開放度較低,但老撾的服務貿易開放度呈現遞增的趨勢,2012年已經達到10.1%,超過中國。
2.競爭力指數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TC)是衡量一國某一產業國際競爭力常用的指標之一,用公式來表示為TC=(Xij-Mij)/(Xij+Mij)。Xij 為i國j產業的出口額,Mij為i國j產業的進口額。取值范圍為[-1 1],指數越接近1表示該國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越接近-1表示該國的國際競爭力水平越弱,等于1表示該國只出口不進口,等于-1表示該國只進口不出口。
由表3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為負值,2013年為-0.23,表明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處于相對較弱的水平,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雖然在東盟十國中發展的較好,但其貿易競爭力指數從2010年開始到2013年同樣為負值,2012年和2013年都為-0.02,說明雖然其對外開放度很高,但其整體國際競爭力并不強,出口小于進口。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相對較強的為柬埔寨和老撾,其2012年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在0.2以上。菲律賓的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上升的趨勢,且2010—2013年一直大于零,2013年達到0.16。
3.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是衡量一國在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的測度工具,其表達式為:RCA=(Xij/Xi)/(Xwj/Xw),Xij為i國j產業的出口額,Xj為該國總的出口額,Xwj為世界j行業的出口額,Xw為世界總的出口額。如果RCA指數大于2.5,則表明該國產業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間,表明該國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如果RCA介于1.25和0.8之間,表明該國該產業具有中度的國際競爭力,若RCA小于0.8,則表明該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弱。
由表4可以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自2006—2013年一直處于0.4的水平,小于0.8,所以中國的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很弱,柬埔寨2006年、2007年、2008年以及2011年的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大于1.25,但小于2.5,表明柬埔寨的服務貿易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老撾和新加坡的服務貿易RCA處于1.25到0.8之間,說明老撾新加坡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適中,文萊、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和越南的服務貿易RCA均小于0.8,表明其國際競爭力都處于很弱的水平。endprint
三、促進中國服務貿易在東盟更好發展的建議
1.提升優勢行業,重視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
在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上,中國和東盟個成員國之間獨領風騷。中國在建筑服務、海運服務、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方面發展較強,新加坡、馬來西亞在航空運輸服務、金融服務、酒店和會展服務等方面具有優勢,而泰國和柬埔寨等國家的旅游服務發展獨具特色。所以中國大力發展傳統服務行業努力樹立品牌效應(杜秀芳,2007),與此同時,更應該重視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國的金融和保險的新型資本密集型行業的發展還很落后,政府應該加大投入,重視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培養專業人才,制定相應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創造更好的環境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盧文雯,2008),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創新研究,鼓勵和支持國內大小企業開展創新項目研究(焦朝霞,2007)。
2.加大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
中國與東盟2007年1月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和東盟簽署自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領域取得的一大成果,為雙方搭建了新的合作平臺,也能創造更加穩定和開放的貿易環境。中國通東盟各國應該遵照《協議》的承諾,對服務貿易相關行業進行開放,提升中國—東盟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從而促進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合作,為雙方服務貿易的共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 (張敏,2014)。
3.建立中國—東盟信息共享平臺
2013年9月3—6日,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中國南京舉辦,設置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五大專題。服務貿易專題展示風服務實。建立諸如此類的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雙方的合作交流,通過整合信息資源,讓信息充分流動,使中國和東盟各國更加全面和準確地了解服務貿易市場發展狀況,各國根據所掌握的相關信息及時調整本國服務貿易相關產業,從而促進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更好的合作。
參考文獻:
[1] 杜秀芳.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C].首屆國際服務貿易論壇暨《國際貿易》創刊二十五周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
404-414.
[2] 盧文雯.中國—東盟服務貿易合作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3] 焦朝霞.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07,(9):62-64.
[4] 張敏.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現狀與前景展望[J].商,2014,(1):115.
[5] 徐桂民,鞠磊.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J].生產力研究,2007,(14):57-59.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
三、促進中國服務貿易在東盟更好發展的建議
1.提升優勢行業,重視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
在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上,中國和東盟個成員國之間獨領風騷。中國在建筑服務、海運服務、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方面發展較強,新加坡、馬來西亞在航空運輸服務、金融服務、酒店和會展服務等方面具有優勢,而泰國和柬埔寨等國家的旅游服務發展獨具特色。所以中國大力發展傳統服務行業努力樹立品牌效應(杜秀芳,2007),與此同時,更應該重視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國的金融和保險的新型資本密集型行業的發展還很落后,政府應該加大投入,重視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培養專業人才,制定相應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創造更好的環境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盧文雯,2008),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創新研究,鼓勵和支持國內大小企業開展創新項目研究(焦朝霞,2007)。
2.加大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
中國與東盟2007年1月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和東盟簽署自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領域取得的一大成果,為雙方搭建了新的合作平臺,也能創造更加穩定和開放的貿易環境。中國通東盟各國應該遵照《協議》的承諾,對服務貿易相關行業進行開放,提升中國—東盟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從而促進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合作,為雙方服務貿易的共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 (張敏,2014)。
3.建立中國—東盟信息共享平臺
2013年9月3—6日,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中國南京舉辦,設置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五大專題。服務貿易專題展示風服務實。建立諸如此類的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雙方的合作交流,通過整合信息資源,讓信息充分流動,使中國和東盟各國更加全面和準確地了解服務貿易市場發展狀況,各國根據所掌握的相關信息及時調整本國服務貿易相關產業,從而促進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更好的合作。
參考文獻:
[1] 杜秀芳.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C].首屆國際服務貿易論壇暨《國際貿易》創刊二十五周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
404-414.
[2] 盧文雯.中國—東盟服務貿易合作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3] 焦朝霞.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07,(9):62-64.
[4] 張敏.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現狀與前景展望[J].商,2014,(1):115.
[5] 徐桂民,鞠磊.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J].生產力研究,2007,(14):57-59.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
三、促進中國服務貿易在東盟更好發展的建議
1.提升優勢行業,重視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
在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上,中國和東盟個成員國之間獨領風騷。中國在建筑服務、海運服務、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方面發展較強,新加坡、馬來西亞在航空運輸服務、金融服務、酒店和會展服務等方面具有優勢,而泰國和柬埔寨等國家的旅游服務發展獨具特色。所以中國大力發展傳統服務行業努力樹立品牌效應(杜秀芳,2007),與此同時,更應該重視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國的金融和保險的新型資本密集型行業的發展還很落后,政府應該加大投入,重視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培養專業人才,制定相應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創造更好的環境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盧文雯,2008),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創新研究,鼓勵和支持國內大小企業開展創新項目研究(焦朝霞,2007)。
2.加大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
中國與東盟2007年1月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和東盟簽署自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領域取得的一大成果,為雙方搭建了新的合作平臺,也能創造更加穩定和開放的貿易環境。中國通東盟各國應該遵照《協議》的承諾,對服務貿易相關行業進行開放,提升中國—東盟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從而促進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合作,為雙方服務貿易的共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 (張敏,2014)。
3.建立中國—東盟信息共享平臺
2013年9月3—6日,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中國南京舉辦,設置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五大專題。服務貿易專題展示風服務實。建立諸如此類的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雙方的合作交流,通過整合信息資源,讓信息充分流動,使中國和東盟各國更加全面和準確地了解服務貿易市場發展狀況,各國根據所掌握的相關信息及時調整本國服務貿易相關產業,從而促進中國和東盟各國的服務貿易更好的合作。
參考文獻:
[1] 杜秀芳.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C].首屆國際服務貿易論壇暨《國際貿易》創刊二十五周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
404-414.
[2] 盧文雯.中國—東盟服務貿易合作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3] 焦朝霞.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07,(9):62-64.
[4] 張敏.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現狀與前景展望[J].商,2014,(1):115.
[5] 徐桂民,鞠磊.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J].生產力研究,2007,(14):57-59.
[責任編輯 王曉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