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彩霞
摘 要:中學歷史是一門初中時代的相對輔助性學科,到高中文科之后地位有所改觀,這是歷史在高考文科中不容忽視的地位。從夯實知識基礎的角度,足以證明了中學歷史科目的重要性,再則從學生們知識全面均衡的角度來看,也要學習好歷史科目。該文就是從中學歷史的教學地位、中學歷史“無趣”的原因、提升學生對中學歷史的學習興趣等三個方面去科學詳實地展開,力求為中學歷史教育教學提出可供參考、促進教學的好建議,推進中學歷史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進程。
關鍵詞:中學歷史 教學 建議
中圖分類號:K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38-01
1 中學歷史的教學地位
中學歷史的教學地位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尤其是人教版中學歷史實行新課改之后,對歷史的教育教學更加重視了。而對歷史科目實行新課改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促進歷史教學,提高歷史教學科目的地位。中學歷史的教學地位,是初中低于高中,而且還缺乏知識的延續性,有時在知識點上高中和初中是重復性的,這是歷史教學中相對失敗的設計。如何把初中歷史的教學地位提升到與高中歷史等同的地位,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們需要探研的話題。原因是如果歷史科目的教育地位提升不上來,有時說教學效果、教學興趣、教學成績等等,這些似乎都近于妄談。總之,在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地位上,筆者再闡釋一個觀點,那就是,要把初中歷史與高中歷史的地位等同化,增強歷史知識教學的延續性,讓學生們和家長們不敢輕視歷史科目和歷史教育,更不能忽略歷史科目的教學地位。
2 中學歷史“無趣”的原因
調動學生們對中學歷史的學習興趣,避免和防止學生們對中學歷史“無趣”現象的發生,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工作中應該履行的本職和責任,那么,筆者認為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從查找原因入手,從課堂氛圍乏味、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主體地位不鮮明、教師責任心不強等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查找和探析對歷史“無趣”的原因。
2.1 課堂氛圍乏味
課堂氛圍不活躍,乏味枯燥,聽起來讓人感到酣然入睡,這些都是歷史教育教學中致命的“殺手”,需要廣大歷史教育教學工作者們去認真總結,盡可能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氛圍濃厚起來,避免“無趣”發生。
2.2 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法單一是不利于中學歷史教學的,只是一味地教學傳授、學生們則總是被動地接受、記憶等,這種方式在歷史教育教學早就應該被淘汰,要想真正調動學生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一個路徑就是要活化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現狀。
2.3 學生主體地位不鮮明
目前,只有很少或極少的一部分學生喜歡學習歷史,大多數的學生的態度是漠然置之的,覺得歷史不重要。這種漠視態度的產生,一個現實性根源是有些歷史老師授課不講方法,沒有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沒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上述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們學習歷史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需要認真加以改正。
2.4 教師責任心不強
這一點,筆者要把它放在比較著重的位置上去強調一下,歷史教師責任心不強是歷史教學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這一層面所在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有的歷史老師簡直是一種渾渾噩噩、耗光陰的工作狀態。而且,更有甚者,對學生們宣傳歷史好學、歷史無所謂的教學思想,無形中就把歷史科目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降了下來。所以說,筆者認為要想真正調動起學生們高興趣學習歷史科目的積極性,歷史教師這一因素一定要調動好,一句話,就是要愛崗敬業、增強歷史教學的責任心。
3 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的建議
針對中學歷史教學“無趣”的幾點原因,可以通過原因來查找不足,也可以通過原因來正視和彌補不足,下面筆者就從調動課堂興趣、開展教學第二課堂、舉辦歷史知識競賽、提高歷史系地位等方面,提出增加學生們對歷史興趣的幾點建議。
3.1 調動課堂興趣
要想真正改變中學歷史相對于其他科目的不利教育教學現狀,就要活化歷史科目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提高歷史的人緣,也是為了夯實中學歷史教學的基礎。活化教學方式方法是教師的任務,需要廣大歷史教師們總結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方法,制定出符合自身教學實際的教學實施方案,掌控歷史教學的先導性。例如,《蒸汽的力量》這一章節,就可以通過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關鍵是對中學歷史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前提,沒有興趣,一起都是空談。提升歷史學習興趣就是要發揮教師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然后再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案,來充分營造課堂好氛圍,課堂氛圍好了、方法靈活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提高了,經過多方合力,就一定能獲得中學歷史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教學效果。
3.2 開展第二課堂
要想真正地、持續地提高學生們學習中學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單單依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課堂教學,還要創造條件開發歷史教學的第二課堂,讓學習喜歡歷史,喜歡歷史里的人物、事件和相關的歷史故事,要讓歷史知識徹底在中學生們的腦海中、心目中插根,比如,在學習南京大屠殺這一章節時,就可以帶領同學們到電影院、電化教室收看一下《南京!南京!》,從而既有效地傳授相關的歷史知識,還起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3.3 舉辦知識競賽
經常性地舉辦一些歷史知識競賽是提高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舉辦競賽前,可以組織或者發動學生們去就近的歷史博物館及圖書館,去深入吸取歷史知識,同時,參加競賽的學生們必須要充分吸取歷史知識養料,才有資格參加歷史知識競賽,這就無形促進了歷史知識的吸收和提升了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3.4 提升歷史系地位
在初中階段,歷史是“副科”的錯誤認識依然沒有被徹底轉變,所以學生和家長在課后、課余一般不會再利用太多的時間去學習和記憶鞏固歷史知識,所以要抓住歷史課堂的有限時間,盡可能讓學生們當堂消化掉所學的歷史知識。同時,全國廣大院校要盡可能多設一些歷史系,從國家層面把歷史知識和歷史科目高度重視起來,這樣家長才會關注、學生們才會有動力。
4 結語
毋庸置疑,中學歷史學科的地位和重要性都已經超出了它的現有顯現價值,因為學生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寶庫,同時也可以充分提高孩子們的政治歷史思維,為將來進入更高學府從事歷史領域的專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學歷史科目不容忽視,歷史的教育教學要不斷探索,必須要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中學歷史教學方法,將讓老師和同學們受益終身,讓歷史教育和歷史科目的地位彰顯出來。
參考文獻
[1] 祁國棟.歷史教科書編寫問題探討之述評-以《歷史教學》雜志組織的專題討論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2009.
[2] 李玉紅.中學歷史教學的得失[J].學周刊,2011(35).
[3] 述東.略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7(4).
[4] 袁陽.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魅力中國,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