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形象的說集體是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組織這幾個基石之上建立起來的。
集體的形成和這些基石的奠定,取決于教師。在有些情況下,集體的要素在兒童過學校生活的第一年就已出現,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則晚些。一種基石的穩定和牢固取決于其他基石的穩定和牢固,例如,共同的組織——嚴格要求、服從、領導、管理、依附制度,取決于共同的思想、智力和情感三者的統一。因此不要急于建立某種組織依附機構——領導和被領導,不要指望,如果你班里選出了學生的領導機構,進行了職責分工,一切就會自動地走上軌道。
我認為,集體的建立是從思想一致開始的,它是組織一致這塊基石所依靠的根底。我一向是從兒童對于善與惡,換句話說,對于“什么是好與什么是壞”有了一致的、共同的概念和看法時開始建立集體的。對于奠定集體的最初基礎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要讓兒童努力去做好事,為善良而斗爭,用集體活動來建立福利……一個人在管別人之前,先要學會管自己,迫使自己去做自己良心吩咐的事情,而要成為對良心感召反應敏銳的人,就應該成為對善惡反應十分敏銳的人,而只是在一種時候,才會有這種敏銳感,這時候一個人——哪怕他還很小,但已經是人(這一點永遠也不要忘記)——已經具有為好事而斗爭的某種道德經驗,體會和嘗試到了這種斗爭的快樂,而這種快樂在初期只是來自共同建立某種美好的事情——沒有這一點,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摘自《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周蕖等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