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峰+曹化鋒+寧方偉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教師的幸福成長是教育事業有效運行的根本保證,教師的素質和發展對學校、學生、社會以及教師自身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寧陽一中多年來堅持強化教師專業化成長,構建了以人為本,研訓一體,促進教師幸福成長的教師素質提高機制,通過學校的實踐研究,探尋出了一條在廣域層面適用且具有農村高中特色的、立體交叉的、多網絡覆蓋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
一、幸福教育理念引領,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寧陽一中運用幸福教育理念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以樹立先進的課程理念為先導,以師德建設為重點,以“名師工程”為手段,以骨干帶動為主要策略,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模式,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第一,一切著眼于教師群體,通過正面引導和樹立榜樣,著力培養廣大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第二,在教師中開展“不比資歷比能力,不比職務比干勁,不比待遇比貢獻”的“三比三不比”活動,旨在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第三,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加強教師的量化考核,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第四,樹立“教師培訓是教職工最大福利”的理念,在借鑒先進實踐模式的基礎上,構建出“以校為本,研訓一體,促進教師幸福成長”的校本培訓模式。
二、幸福教育目標引領,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職業具有獨特的幸福感,當教師對自己的目標有了準確定位并付諸實踐,那么教師的生活體驗和生命價值就能夠達到無限。因此,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我校通過以下幸福教育目標進行引領。
1.以學生的幸福成長為目標,建設高效課堂
學生的幸福成長能夠提升教師的成就感,而學生幸福成長的主陣地在于課堂,課堂教學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三降一面向”的落實和“三環節”教學改革的推進無一不反映在課堂教學上。為了建設高效課堂,我校推行以“自主探究,合作釋疑,先學后教,內化素質”為特征的探究釋疑教學模式,在各年級開展賽課活動,每位教師既是參賽者也是評委,以評促賽,以賽促優。學校明確了各層面的責任,從而保證賽課活動的全員參與,使活動富有實效。通過大力實施賽課活動,我校充分踐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深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打造出一節節精彩紛呈的生本課堂,全面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思想,改變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陳舊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益。學生的素養和成績也在逐步提高,教師和學生都充分感受到了成長的幸福感。
2.以教師的幸福成長為目標,搭建互助性對話平臺
(1)強化學科教研室建設
我校重視并不斷強化教研室工作,教研室工作對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構建學習型校園和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著名教育專家張志勇同志曾明確指出學校要切實組織好以學科教研室為單位的教師交流與研討。我校在學科教研室建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教研室具備教學、科研和教師培訓三個功能與職責,使之成為實施校本教研、培養研究型教師和開發校本課程的基礎陣地。
我校將學科教研室視為校本教研的平臺,以學科教學為目標來引領教師的幸福成長,以學科教研室為核心為教師搭建形式多樣的互助性對話平臺,創辦學術委員會,定期舉辦學術論壇和科研沙龍,為骨干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同時也能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另外,在常規教研活動中開設學科沙龍繁榮教研文化,讓教師們在交流中思維碰撞、獲得啟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為保證校本教研落到實處,將“讓人的發展成為最大的福利”的管理理念滲透到學科教研組的特色建設中,我校構建了“說、講、測、評、思”的教研模式,在推動校本研究的具體化過程中,將常規的“說課”“講課”“教研組評課”和“教學反思”組成一個整體,對每個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圍繞一個中心主題,以課例為載體推動教研的落實,讓同伴互助發揮作用,通過對教學設計的研究達成學科組的一致意見,從而強化“集體備課”的作用。此外,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課堂觀摩和評價,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2)實施“名師工作室”建設工程
我校近期建立了十多個市級名師工作室,讓教師們通過項目和具體任務來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常規教研活動確定求解的問題,根據求解問題的需要選擇合作研究的項目,通過教學展示、交流和集體研修,深入對問題的實證性研究,并將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此外,學校還成立名師工作室管理辦公室,制訂《名師工作室考核方案》,對項目成效實施評估。隨著名師工作室的發展,它已成為推動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3)倡導并推廣團隊型草根化課題研究
我校的團隊型課題共分三大類,分別是教研室承擔的課題研究、備課組承擔的課題研究和名師工作室承擔的課題研究。教研室承擔的課題研究主要解決課程建設、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問題,備課組的課題研究主要解決教材、教法、學法、高考備考和教學資源的重組與整合問題,名師工作室承擔的是以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發揮教學的先鋒帶頭作用和提升學校知名度為推動點的研究。我校提倡“草根化課題研究”,從本學科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注重“小精實”,切忌“大空虛”,通過小課題研究使教師和學生真正受益。
(4)以活動促評比,以評比促發展
我校立足學校的實際開展了校級教學能手評比、校級優質課評比、教育科研成果評定等評比活動,實踐證明,這些評比能大大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三、科學考核評價引領,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和幸福感
為發揮好教研室和教師專業發展考核的引領作用,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和幸福感,我校實施了教研室和教師考核的分層次推進和差異性評價,開展“名師”評選工程、“教學新秀”評比和單項教學技能評比活動。為更好地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分層次推進,我校編制了《寧陽一中學科教研室專業發展過程性管理檔案》和《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其中,《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分為職初型、熟練型、資深型三種類型,為不同類型的教師建立“發展檔案”,強化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兩項“檔案”的規范實施充分體現了 “分層次評價,差異性發展”的教師發展理念。
此外,依據《寧陽一中學科教研室考核實施方案》和《寧陽一中教師專業發展考核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校由校領導牽頭,承擔并實施了“對學科教研室實施區分性評價”“學科教研室和年級對備課組實施區分性評價”“備課組對學科教師專業發展過程和成效的評價”等評價項目,加大對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的評估和專業發展成效的評價,并將學科教研室發展成為教師培養的中心、教師專業成長的中心和課程建設的中心。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我校對學科教研室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考核和評價已逐漸顯示出科學性,通過差異性管理與分層次評價提升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和幸福感。
我校自實施“以校為本,研訓一體,促進教師幸福成長”的教師發展模式以來,教師們的職業幸福感明顯提高,專業發展成效顯著。2009年山東省教育廳確定我校為省級重點課題“構建‘以校為本、研訓一體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的實踐研究”的牽頭學校,并在我校舉行了隆重的開題儀式,2010年進行了課題中期匯報,獲得與會專家的一致贊譽。在全省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上,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同志對我校關于“以校為本,研訓一體”的發言有較高的評價,并主張在全省推廣;2009年10月山東省教育科研工作研討現場會在寧陽縣召開,我校關于“以校為本、研訓一體教師專業發展實踐途徑”的匯報獲得不錯的評價。近年來,我校教師出版教學著作16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60余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先后獲得諸多榮譽。目前,我校擁有全國模范教師1人,齊魯名師1人,省特級教師4人,泰山功勛校長、泰山名校長1人,泰山功勛教師3人,泰山名師12人,國家級優秀教師9人,省級優秀教師和教學能手13人,市級優秀教師和教學能手62人,還有73人參加了研究生班培訓。
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使我校的教學質量逐年攀升,學校現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全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示范學校、全國數學聯賽先進單位、省規范化學校、省教學示范學校、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連續26年保持山東省“文明單位”榮譽,多年來被評為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人民日報》《大眾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山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了我校的辦學經驗和教育業績。鮮明的辦學思想、優越的辦學條件、一流的師資隊伍、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突出的教學成果,使我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品牌效應,我們相信在這一先進理念的指導下,我校將會越辦越好。
附:寧陽一中賦
時維甲午,序為仲秋,碩果累累,捷報頻傳。一甲滄桑,雙花奇葩綻異香,眾目所矚,萬千學子夙愿嘗。桃李芬芳,園丁青絲綻鬢霜。風雨凄惶,少長咸集,嘔心瀝血,耆宿鴻儒笑滿堂。國學厚脈,洸河瀲滟風波靜。
稀疏往昔,幾多感慨繞心房。雙節更替素質教育成特色;師嚴徒慧,文靜折桂科技大,輔國良才,張克智運籌國事傾全力,一代儒將,張升倫軍營雄風唱;科技興國,朱守濤奇才驚中外;學貫中西,劉元大名斐外邦;省考折桂,水立方中外奇跡數鄭方;北大清華,三五成群圓夢心舒暢,重點招飛,九天攬月一中逐夢翔;花紅葉茂,數不盡風流往昔,少長同愾,一中盛名傳天籟。
養德練才,鴻儒后學佳話傳,教書育人,名師競技唱大風。雛鳳新聲,二十五載洸河新秀異彩紛呈;虬枝新花,二百四十寒暑更迭欣喜若狂。校企聯姻人才輸出成特色;體育競技聯賽基地任馳騁。
蒼髯皓首,飽學經倫殷殷情;赤子丹心,敢忘后學期期志。一中盛名,滿園春色六十載;蔚為大觀,八十萬父老可釋懷。
尊師重教,師德厚重傳百代;書聲瑯瑯,因材施教逾千年。春風化雨,一中形勝,歷春夏秋冬共鑄校魂,后學新銳,堪當大任追既往,學海縱橫,樂守清貧蘊師德。孫濤、張儀、劉栓,名師儒學成大家,慶濤、文龍,各領風騷成一景,功勛之譽,秦海華魅力教學出奇效。歲月荏苒六十年風雨兼程,榮辱悲歡,二百四十寒暑往復;耆宿儒學,鋪成厚重底蘊傳承;新秀雛顏,敬業創新筑輝煌。
師魄校魂,百廢待興胡中吉勇挑重擔;創優創新,大膽改革魏伯河鰲頭獨占;超越提升,穩中求進孔令國不負眾望。先賢代代,一中風采年年新;后生可畏,樂于奉獻續新篇。
雙蒂共秀,同舞春夏秋冬綻奇葩;萬眾一心,再鑄輝煌未來共努力。
洸汶泛波流日夜百花競秀,三更燈五更寒聞雞苦學為成才。學館巍峨,朝迎旭日;樹影葳蕤,夕送霞影。
唯我一中,幾與共和國同齡,歷盡歲月磨難,復復坎坎成今貌;唯我一中,只愿多出良才同嘔心,熬盡青絲艱澀,期期殷殷為報國。歲月更迭,癡心只為杏園增顏色,經濟潮涌,清心寡欲,但求俊才成棟梁。
唯我一中,勵精圖治,公而忘私,中華名校促眾城,銳意進取,團結創新,一流名校頻折桂。
桃李滿園,蔚然成誦,師從名師而名師成;在在鴻儒,學以博學則博學眾。六十一甲承繼往,知學海無涯,聞雞即舞,雖書山無路獨劈蹊徑;晨昏苦讀,不遺冬夏,刺骨勤勉成大器。孤燈窗下,嚴慈之恩化春雨;如父如母,大愛無疆催新芽。教書育人,教也無涯學也無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中盛名,大道成行,蔭濃芳華。
(作者單位: 山東省寧陽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徐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