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摘 要:搞好理科班的政治課教學,要心態平和,充分調動學科優勢,積極改善和提升政治學科教學;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對象不同于文科班的學生,因而在教育目標與具體的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難度把握上都要適合理科學生;要結合理科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思維方式,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在政治課教學中化被動為主動。
關鍵詞:理科班的政治課教學 心態平和 定位準確 教學策略 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113-01
在過去的一年,無論從工作的強度和難度,我和同事們都覺得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壓力。因為,從2014年開始,內蒙古地區的高中各科學業測試成績開始按檔次以0到3的分值計入高考總分中。這讓一直把政史地視為虛設,不加理睬的理科班里的大多數學生,有了學習這三科的動力。如何借此契機,進一步搞好理科班的政治課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能力,也成為我必須面對、重新審視的教學任務。
回顧自己從十幾年的教學經歷中總結出的得失感悟,再結合學生的當前學習狀況及現實需求,我認為搞好理科班的政治課教學,一要心態平,二要定位準,三要策略活。
1 心態平和,把握時機提升學科教學
多年來,理科班級的文綜課程一直被冷落,現因對高考學科的分值要求,學生們“硬著頭皮學”開始學習了。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只是出于一種“功利”的需要,暫時學一點兒,但教師的工作壓力確無形加大了,不值!
我認為,這是一項對于學校的整體教育管理,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和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都有利的高考制度的完善??陀^的說,很多學生是受多種外在因素影響,才對高中政治帶有主觀排斥情緒的,他們根本不了解現在課程教材內容的豐富程度,以及與他們當下生活與未來生活的緊密聯系?,F在,我們不必糾結于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他們有學習的愿望,我們就能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本學科理論觀點的寓于他們的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因為,作為學科課程,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及理論教育,社會認知和公民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在提高學生認識、參與當代社會生活能力,提升學生公民道德意識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作為政治教師,我們要放平心態,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教育時機,充分調動學科知識貼近現實生活的優勢,挖掘學科在培育社會公民素養的功能,積極改善和提升政治學科教學。
2 定位準確,積極開展有序教學
所謂定位準確,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對象不同于文科班的學生,因而在教育目標與具體的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難度把握上都要適合理科學生。
首先,教育目標要到位。不同學科的教育目標都是為了培養學生一定的學科素養。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具有積極的精神信仰、辯證的批判意識、普世的人文情懷、公平的社會觀念的現代公民。因此,相對于其它學科,思想政治的學科背景寬泛,德育功能突出,是一門培養公民思想政治素質的課程,是學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陣地。我們要針對理科生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思想政治課的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統一起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積極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積極作用。其次,教學目標不錯位。理科學生大多社會科學知識相對淺薄,知識內容單一,知識結構不合理。我們就要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幫助學生完善知識內容,提升能力發展,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再次,課程教學不越位。我們要正確認識思想政治課目前在理科班級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不能無視教學實際,盲目加深教育教學難度要求,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
3 策略靈活,激發興趣,實效教學
一般說來,理科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有著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參與熱情,對于新觀念、新思維的求知欲也很強烈。因此,結合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思維方式,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就能在政治課教學中化被動為主動。對此,每個老師都會有不同方式方法的的嘗試和運用。我認為,在理科班級的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中,都應該注重以下兩點。
(1)教學資源社會生活化。高中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就是要求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環節,通過參與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內化學科知識。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教材,但靈活的課堂教學不應該拘泥與教材的,而是以教材為基礎,利用社會生活這個大資源庫產生的。學生在通過自身現有知識能力挖掘社會生活這本大教材中,所獲得的能力提高、觀念轉變,往往是其他途徑難以達到的教育目標。例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的學習中,可以引入一些落后產業對當地環境破壞,遍布全國的霧霾天氣影響生活等時事資料,讓學生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在“創新型國家建設”,“綜合國力競爭”等問題時,可以讓學生自行搜集我國與國際社會創新型國家在科技的創新,新產品的研發的相關資料,并比較分析出我國的優勢和不足。這些活動,會拉近理科學生與政治學科知識的距離,還讓學生在思考、研究和交流中充分展現提升了個體的能力。
(2)注重理科知識的運用。哲學知識理論性強,概念抽象,很多文科生都嚷嚷著枯燥乏味,但對于理科學生來說,未必是“軟肋”。在我們的教材設計中,有大量的自然科學事例出現在教學探究活動中,如果我們把理科知識靈活的應用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整理歸納各種“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征、屬性中,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研究物體受力作用中,把握“事物處于普遍聯系中”;在自然生物的繁衍進化中,論證“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些不勝枚舉的事例,足以讓我們的哲學課生動,豐富,有趣,好學易懂。
毋庸諱言,“3+X”高考中的分科考試對社會和學生造成的學科偏見的影響,一直以來對一些學科課程的教學有著無形的壓力,但是我們的教育教學目的不單是為了三年一輪的高考,而是學生一生的的全面健康發展。希望我以上對思想政治課在理科班級的教學認識,能與同行互學共勉。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2] 陳宗杰.高中新課程教學 問題與問題的解決(思想政治)[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