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
語言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它以交際、傳播為目的,以物、事、情、理為內容,以語言為工具,以聽者、讀者為接收對象。而表達能力是觀察、記憶、思維、創造和閱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各種學習能力和智力的綜合反映。人們通常認為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是組成表達能力的兩個主要方面,并認為寫作訓練即是書面表達,而演講、辯論等則為口頭表達。因此,許多人都將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絕對地孤立、區分開來,并認為書面表達能力比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其實,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都是語言表達的組成部分,在人們的生活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學習心理層面問題
現如今,由于家庭獨生子女過多,導致許多孩子產生了心理障礙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心理素質差、自卑、膽怯、顧慮、緊張等方面,這些都影響了孩子語言的順利表達。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是因為從小膽子就小,或已經具有了自卑的心理定式,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些孩子是因為自尊心強,怕回答問題出錯,別的同學笑話,不敢回答問題。
2教材與教學設計層面問題
第一,教材設計是我國語文教育本身一直在改革的問題,許多版本的教材仍然只貼合于理論本身,無法將語文和生活相結合,使得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第二,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將字詞的實際運用、課文的深入理解以及語言表達的訓練縮掉,致使學生對于課文中的很多詞語不會具體運用;第三,在進行說話訓練時,一般是代表發言,不是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言;第四,教材中有些口語交際訓練過于理想化,與現實生活脫節,對書面語言的要求過高,學生很難達到信、達、雅的要求。
3教學方法層面的問題
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能直接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如果學校不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僅僅在乎學生的考試分數,必將使學生陷入“腹有千言,難出一語”的境地。此外,大多數教師在講課時往往忽視邏輯思維的訓練,這會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時缺乏理性,語意缺乏條理、不連貫,無法快速組織語言。
4學習環境層面的問題
現在,中學生的學習和考試壓力越來越大,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將精力放在學習知識上,這使得學生較少關注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即使是進行寫作練習,也是完全套用高分作文的模板,完全沒有自己的發揮。再加上社會環境中語言污染嚴重,使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無法提高。
5家庭環境層面的問題
一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并且不懂得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甚至自己就有許多不良的語言表達習慣,這使得學生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因而語言表達能力低下。
二、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方式
對于上面所提到的問題,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而且應該積極面對。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開發和利用多方面的學習資源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缺失和校方的態度具有相當大的關系,家庭環境、校方教學理念共同造就了當代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畸形。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為校方,應該和家長方面進行密切的聯系,合理地開發利用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無處不在”的教學氛圍。具體來說,校方可以向學生及家長推薦大量的名著,選擇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自主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除此之外,校方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交流實踐中真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要徹底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須作長遠的研究。對此,筆者主要是針對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主動走入學生心靈,與學生建立一種真正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不愿說到愿意說。
古人有云:“減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形”;“意風發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由此可見,只有與學生真誠相待,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心扉。那么,教師在上課時應該如何與學生平等的相處、進而創造平等的師生關系呢?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在課上,筆者常以和藹親切的態度、溫柔委婉的語氣和鼓勵性評價組織教學,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氣氛,使學生感覺到面前的老師是可親近的,從而使學生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想說的說出來。
在課余時間,筆者經常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涉及的內容很廣泛,如興趣愛好、內心秘密和傷心事、煩惱事等等。通過這樣的交流,真誠地向學生表明自己是老師,也是朋友。有時,筆者也會加入學生的隊伍和他們一起玩耍、一起游戲、一起鍛煉、一起比賽……師生距離不再遙遠,心靈之窗逐漸打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由此建成,膽怯、缺乏自信的困擾也隨之減少。通過一年的努力,原本不愿意開口說話的學生,膽子也慢慢大了,開始嘗試說了,語言也慢慢變得連貫了。
3重視課內外訓練的結合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表達出自身的感想。
例如,教師可以開設口語表達課,讓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在課上,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傾聽能力、應對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專題小小辯論會、介紹物品等活動,結合實際,讓學生有說話的機會、有展示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創設系統、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對自身和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分數,而是要找出學生語言表達中經常出現的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通過各種各樣解決辦法將之改正。同時,教師需要經常傾聽學生的突發奇想。對于這些想法,教師不能一概否認,對于學生不能完全的否定,而應在學生的語言中找到學生的個性發展方向,找到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此外,教師必須要全方位、十分細致地進行評價,要從不同的角度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評價,還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主動去表達,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語言的表達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處處留心,有效開發、利用各類學習資源,努力營造和諧、互動的交際氛圍,創設真實的生活化的交際情境,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的實踐活動,努力拓寬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途徑,落實有效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操作中積累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成功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徐舍中學(21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