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 要:實效性是判斷當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情況,分析了影響實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237-01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任務,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而實效性是判斷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1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情況
根據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自1999年起,對高等院校采取了擴大招生的策略,這使得高考考分較低的一部分學生也實現了上大學的夢想,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情況。
第一,改革開發在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同時,使國家的社會格局、社會經濟成分、社會組織關系、就業崗位等也出現了多樣化,從而導致了人們的思想活動也呈現了多樣化。尤其是高職學生,他們生源類型、綜合素質、家庭背景等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思想活動的差異性也較大。第二,西方敵對勢力從未放棄對我國進行“西化”,而且形式多樣化,手段狡猾。高職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叛逆心理較強,很容易思想上走上極端。第三,第1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我國網民總人數為12300萬人,其中18~30歲的年輕網民占57.3%,專科學歷以上占47.7%。互聯網的普及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時,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無約束性等特征,又極大的助長了學生的僥幸與放縱心理,許多學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第四,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涉及高職學生切身利益的各項改革措施的實行,高職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日益紛繁復雜,他們面臨的學習、就業、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近年來,由于心理問題造成的高職學生行為偏差的個案不斷增多。
2 影響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因
對于當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原因,許多研究者從不同學科、不同方面進行了多視角分析。經過調查研究,總結原因如下。
(1)教育理念定位不準確。沒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首位,好多學校把辦學的興奮點放在規模、數量、設施等方面,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定位的偏差直接影響著學校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學校的地位。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教育方法單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對教育者的素質要求是很高的,除了要具有較深厚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修養外,還應具有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美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知識結構。有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政策宣講、理論學習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不夠,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情感藝術結合不夠,因此難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社會環境影響教育效果。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相應的政治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跟上,在新舊制度交替時期,社會上出現了一批腐敗分子,違法亂紀,權錢交易,敗壞了社會風氣。同時,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泛濫也給高職學生的心靈造成了腐蝕,這些社會現象同我們進行的正面教育形成了強烈反差,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4)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有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過時了,現在是經濟社會,金錢至上;有些學生認為在學校學好專業知識就行,不用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 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是不言而喻,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研究實際,轉換視角,探索新思路。提高實效性不能單靠喊幾句口號,訂幾個計劃,發幾份文件來解決,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尋找最佳的途徑。
(1)準確定位,完善管理機制。
學校要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營造德育教育的氛圍,做到認識到位、人員到位、培訓到位、經費到位。不斷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結構,齊抓共管、緊密配合。各職能部門團結一致、上下貫通、相互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宿舍、深入班級、深入課堂,形成長效機制。
(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發揮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應充分重視,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學生工作隊伍、學生干部隊伍,運用各種機制激勵工作隊伍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創新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真理化作自己的言行,用完善的人格來感染學生,以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來影響學生。
(3)減輕負面影響,完善外部環境。
首先,利用好網絡這個“雙刃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網絡,開展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網站,掌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主動權;另一方面要削弱網絡的負面影響,通過技術手段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通過引導,強化學生的道德責任意識。其次,抓住校園文化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特點,以格調高雅的校園環境熏陶人,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園精神激勵人。最后,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為一體的聯通機制,形成教育合力。
(4)科學運用教育手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多樣化。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單一、枯燥,大多采用宣讀政策的方式。在新的形勢下,學校的教育方式應實現從傳統單一型向現代多樣型的轉變,創新教育方法,采用多樣式課堂教育,如網絡課堂、社會課堂、校園活動、交流會等,同時發揮現代化媒體,快速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高實效性。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多講案例,從說教轉換成說理。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也非常多,我們應始終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教育方式,憑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教育學生,切實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嚴喚梅.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2(4).
[2] 宋文軍,孫偉洵,李維民.新形勢下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 綏化師專學報,2011(11).
[3] 馬菊霞.以人為本——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法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