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
摘 要:“身體”敘事無論是真實的肉體敘事,還是符號化或話語化的敘事,都對文本的敘事和情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貫穿在文本內部,涵蓋主人公身體,心智變化,并延伸到文本的外部,涉及作者的身心狀態和讀者身心共鳴。旨在分析“身體”敘事對于勾畫人物,深化主題,文本建構的作用,同時,使得讀者深刻理解“身體”敘事對于揭示人的主體性和多重社會身份的重要性。
關鍵詞:身體敘事;肉體,話語;身份;符號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0-0121-02
“身體”是人類感知世界,認識萬物的重要媒介。身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人類在嬰兒階段,他們無法感知身體和外界萬物的界限,未能充分意識到身體是自身個體的組成,是區別于外在萬物的實體存在。它不僅在生理意義上是人類存在的基礎,而且與人類的政治、文化、經濟生活密不可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沒有身體,人將不能成為人。近年來,“身體”研究成為跨學科領域爭先研究的對象,見諸美學、哲學、社會學、史學和人類學等諸多學科,并逐漸引起了敘事學界的廣泛關注。人類文學,從探索人類起源之謎的《創世記》中,就出現了“身體”的描寫“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得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盵1]這里對上帝創造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詳細勾勒出了一個男人和女人的有形的身體。因此,身體從人類文學開始發展之初,就起到了它的敘事作用。這具生老病死的身體,在文學的歷史發展下,逐漸演變成一個蓄積著情欲力量和性別或族裔身份,它或是局部或是整體承載著種種敘事意蘊的“身體”。它不再是一個客體或他者、或一個僅僅孕育著各種隱秘欲望的容器,而是具有了能指的意義,它既是物質的,同時又成為能夠充當并隱喻人類精神與心理意識的象征物?,F代文學中的“身體”已經不再僅僅是物理和生理的有血有肉的身體,而是一種能指符號。正如。彼得·布魯克斯(Peter Brooks)所說“寫作……為文字恢復其精神,為身體恢復其意義。那種改編一般采用給身體打上標價或符號的形式。那就是,身體成為一個能指,或者是書寫信息的地方。在敘述文學里也許大都如此,在那里,經過欲望和時間考驗的身體的故事,通常就是一個人物的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盵2]布魯克斯視“身體”為現代敘事的根源和核心。
一、身體的物理性敘事-肉體敘事
現代小說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將人的身體經驗與原始感受完全通過文本釋放。這些通過身體的敘事充斥著很多著名現代作家的作品中。無論是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大尺度地不加掩飾地通過男性角度下,勾勒的兩性關系描寫,還是赫斯頓在《他們眼望上蒼》以及愛麗絲·沃克的《紫色》中的女性角度下,細致入微的兩性關系后的身體經驗描寫,無一不折射出,身體在小說敘事中所起到的對于文本意義的表述和構建功能,以及對于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和搭建敘事結構的多重效應。美國學者丹尼兒·潘戴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對此給予了足夠的關注,試圖把身體與敘事學結合起來,從而構建所謂的“身體敘事學。他認為傳統的敘事學過多地關注了敘事視角,敘事結構,敘事聲音等等敘事方式的問題,而忽視了文本中敘事內容,尤其是有血有肉的身體塑造的方式和功用。他提出的“身體寫作”主要指的是建立在個人經驗記憶基礎之上,源于個人的感官體會和經驗記憶,通過對主人公身體狀態和變化的勾勒,來淡化或消解傳統意義上的題材和主題,突顯人的本能欲望。而作家在建構文本的過程中,會無意識地反映出自身的身體狀況,并且通過自身身體體驗和記憶經驗創造性地想象主人公的身體狀態和體驗,通過這種對身體的描述關注,從而形成了有別于公眾化、群體化、社會化的個體化寫作方式。
然而,潘戴試圖構建的身體敘事學存在著嚴重缺陷:雖然他對身體進行了具體區分,但沒有對其“身體敘事學”所提到的“身體”進行具體的界定,他所探討的身體敘事僅限于文本中身體的物理實體,即肉體。這樣一來,對文本的研究就脫離了身體所處的社會環境,身份背景以及敘事角度。肉體是文本中身體的實體存在,僅限于肉體的身體敘事研究是狹隘和缺乏深遠意義的。例如,如果對愛麗絲.沃克的《紫色》只通過僅限于肉體的身體敘事研究進行解析的話,文本就失去了原本的深遠意義。《紫色》中充滿著對主人公茜莉身體描寫,然而,作者意圖并非向讀者呈現女性身體的兩性后的體驗,而是通過對身體的描寫突顯置于雙重邊緣地位的黑人女性的盲目跌撞、身體殘損、迷亂痛苦、生命力被濫用的悲慘命運。約翰.歐耐爾指出“黑人女性在蒙昧的傳統意識與陳腐的宗教文化規訓下,“自我”處于真空狀態,完全被動,缺乏自主能力。她們的身體,在傳統思想、宗教教義和“政治經濟權力的運作”下,成了供男人使用的工具,亦失去作為自己身體主人地權利,淪為“奴性化的身體?!盵3]因此,在分析愛麗絲.沃克的小說時,不應狹隘地將主人公的身體看作簡單的肉體,它在具有其物理性的同時,還具備其象征性。文本中的“身體”指涉著黑人女性大腦的蒙昧,身體的殘缺,精神的迷亂的同時,還象征著黑人女性在后殖民背景下,卑微的身份和家庭以及社會角色。同時,在鑒賞文本對“身體”描述的同時,文本外作者的身體也影響這文本中的“身體”敘事。沃克由于自己身體受到的傷害,深切感受到同胞女性以及所有女性的痛苦。在她的作品中,以個體的、痛苦的切身經驗,來描寫所有女性的身體苦楚和命運中的苦難。關于這一點,沃克多次在她的訪談中提到,同時也在她的文論作品《尋找我們母親的花園》中提到:“……因為我感覺到我理解了在自殺后起作用的氛圍和疲憊。我也開始明白女人是多么的孤獨,因為她的身體?!盵4]總之,文本中的“身體”敘事涵蓋“肉體”敘事,但不僅限于單一,淺薄和脫離社會現實的軀體描寫。它只是對身體的物理性敘事描寫。
二、身體與敘事話語
現代文學文本中的“身體”不再僅僅是作者通過自身體驗和想象建構的主人公的“肉體”或“軀體”,而是一個文本意義的能指符號,能指著社會形態、人物身份階層等。它通過不同的文本模式建構著跨越時空植根于文本內部,同時又向文本之外的文化空間蔓延。對身體進行話語的闡釋,涉及??碌臋嗔υ捳Z概念,福柯認為,身體是“斗爭的核心,被作用于其上的不同斗爭力量所塑造?!蔽⒂^和離散的權力在話語生成過程中具備著多元化的運作模式,這種巧妙的話語生成模式使得身體和文化也形成了微妙的聯系。身體不僅是被銘刻的表面、承載意義的媒介,其本身也是不斷生成與流動的話語,參與著特定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個體身份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塑形。無論是卡夫卡的《變形記》還是菲利普·羅斯的小說《乳房》都是“身體”成為敘事話語絕好的例子。
《變形記》中的主人公格里高爾在文本建構下首先他擁有著資本主義社會下普通的人的軀體,在變成甲蟲之前,他仿佛只是一具活尸,一種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賺錢的工具而已,社會和資本經濟剝奪了他思考社會和人生自我價值的意識和時間,所以他只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一具軀體??ǚ蚩ㄍㄟ^主人公身體的極端變異,失去了人的身體外形,直接變異為一具甲殼蟲的軀體。主人公物理性的身體表面變成了甲殼蟲的軀體,但他仍然具備人的思想,心理。而這種通過身體的變異,卻直觀地表現了他早已被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內心。身體在文本建構下只是一個功能符號,無論是人身,還是蟲身,主人公內心的思想,心態都是軟弱無力的,都是被資本主義社會和其意識形態異化的心態。在作者將其身體變形之后,異化的心態被完全突顯出來,使得讀者產生了共鳴,身體的變異實則為身體和內心之間產生對話,為內心和外界產生對話以及讀者和主人公產生對話提供了契機,成為建構文本意義有力的敘事話語。
三、身體和身份認同
文本中的“身體”敘事在人物的身份意識的認識和形成過程中,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吧眢w”和“身份”這兩個存在于文本中能指符號密不可分。尤其表現在黑人文學作品和女性主義作品中。托尼·莫里森的《寵兒》、赫斯頓的《眼望上蒼》以及愛麗絲·沃克的《紫色》,這些作品都是通過“身體”構成的敘事建構著主人公的“自我”覺醒和自我身份的認同。
托尼·莫里森在小說《寵兒》中通過細致的身體創傷描寫來實現黑人婦女主體言說?!秾檭骸返闹魅斯咕褪且晃灰蚍N族壓迫而導致心靈受到重創的黑人女性。她和住在124號社區的所有黑人同胞有著相同的命運,他們在獲釋之前飽受白人的種族壓迫,而作為黑人女性的她,經受著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塞斯來到“甜蜜之家”后立刻被白人命令找一個性伴侶,她被迫與之在眾目睽睽下進行性交并被白人不斷殘忍地性侵犯。這種夢魘般的經歷使得塞斯遭到了巨大的身體心理的雙重創傷。作者正是通過對“身體”的迫害的細致描述,實現黑人歷史這個“宏大敘事”,同時實現了讀者對主人公身份決定命運的認識。被貼著黑人標記和損壞的身體銘刻著歷史記憶,又通向了對現實的反抗和對命運的抗爭。
赫斯頓的《眼望上蒼》中,主人公在自身生命體驗和經歷中,實現了自我認知和自我獨立。主人公珍妮用自己的青春,勇敢地嘗試了三次婚姻。經歷了三次婚姻的她,最終實現了作為女性的“自我”。這種追尋幸福,個人價值的過程都是通過主人公的“身體”包括軀體和心智的體驗來實現的。她承載著白人與黑人男人雙重的重擔,艱難的生存困境下,她們盲目而跌撞地生活著,在不斷失敗的婚姻中,用自己的身體摸爬滾打,最終,在第三次的婚姻中,珍妮終于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平等的愛情。盡管“茶點”一無所有,又比賈妮小12歲,但他給珍妮的生活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歡樂和幸福。他教她下棋,帶她半夜挖蚯蚓釣魚,領她看棒球比賽,做一切曾經為男人獨享的活動。這使珍妮第一次感到作“人”的尊嚴。她與“茶點”的婚姻無疑是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挑戰,因而使自己身心獲得了解放,精神獲得了自由。實現了黑人女性人格的獨立和解放,最重要的是,實現了自我的身份認同。
結語
“身體”敘事,無論是真實的肉體敘事,還是符號化或話語化的敘事,都對文本的敘事和情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貫穿在文本內部,涵蓋主人公身體,心智發展,并延伸到文本的外部,涉及作者的身心狀態和讀者身心共鳴?!吧眢w”敘事不僅體現在文學中,它還貫穿在影視作品中,從而實現了人類重構和重新認識自身的意義。
參考文獻:
[1]The H oly B ible. Nan jing: China Chr istian Conncil,1995.
[2]彼得·布魯克斯.身體活[M].朱生堅,譯.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5.
[3]ONeill,John. Five Bodies: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M].London: Cornell UP,1985.
[4]Walker, Alice.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Womanist Prose[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