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瑞花
摘 要:目前,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種種問題。如何培養并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在各方面的能力,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闡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在培養學習興趣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以期為其他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習興趣 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166-01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內因,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的程度對學習的效果起著決定作用,如果學生不去學習,再先進的教學理念、再昂貴的教學設備、再有水平的教師、再簡單的教學內容也是白搭,因此,培養并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興趣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
1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現狀
1.1 埋頭死學型
長期以來,傳統觀念一直認為學習主要靠下苦功夫,并且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言佳句,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以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因此,有些學生就是老師講什么,他學什么,老師沒有講的,他就不學;老師講過的內容,則一切以老師的話為標準,以老師的是非為是非,老師說對的,他就不敢說錯;老師說錯的,他不敢說對。只是為了學習而學,而沒有形成為了興趣而學。
1.2 得過且過型
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學習不再是個人能力提高的途徑甚至產生學習不用思想,導致厭倦學習抑或根本無心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除了把時間大量花費在上網打游戲等休閑娛樂上,對自己的成績完全不關心,只要及格能拿到畢業讓就行。
1.3 “非主流”型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媒體環境越發復雜。如今人們可以很方便的從網絡、影視等媒體上獲取各種信息,特別是近年來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得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較之以往寬廣了許多。然而,一些學生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些渠道,而是成了追星族,只關注自己的外表,只想著如何打扮的更加時尚,全然不顧自己的學習。
2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
2.1 學習缺乏動力
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升學的壓力,很少有同學能制定出明確合理的學習目標,繼而引發學習缺乏動力。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入學之前對所要學的專業知之甚少,只為了專業名字新穎而盲目地填報了志愿。這些人都只是為了一紙文憑,而從來不關心是否能真正學到東西,對學習毫無動力。
2.2 排斥學習
一方面,近年來,各大院校為了接收更多的學生,紛紛放開門檻,降低分數;這就直接導致了高職院校只能接收只有200~300分數的學生。這些學生從小到大都處在學校學習成績的底端,被大家稱之所謂的“差生”。這些學生自信心喪失,長久的學習差生的帽子,讓他們面對學習只是恐懼;另一方面,一些高考失利的學生,因為自己一時的發揮失常到了一所自己完全不喜歡的學校,于是自報自棄,提起學習,開始失去信心,最終導致排斥學習。
2.3 無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首先,對于我國大多學生家庭來說,很少有家庭能認識到,在子女讀大學期間家庭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作用。家長在子女升入大學前,對子女的學習能夠給予高度重視;然而子女上了大學后,家長也就“功成身退”,很少再過問孩子學習情況。
其次,社會制度建設上的不完善,如大學生擇業機制不健全,導致就業中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等。這些則會使學生覺得讀書無用,致使學習動力不足。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高中學習的基礎差些,而目前我國的高職課程與大學課程類似,偏重于理論而脫離于實踐,太抽象,可能使學生無法接受,因此一些學生無法找到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最后,每所高校本身都有自身的風格和特色,并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大環境,這一大環境決定著該校學生的學習風氣。例如:很多高職院校學生考試不及格或者違反學校紀律,即使達到了留級、退學的條件也不會出現留級或退學。因此學生沒有任何壓力,甚至出現“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差學好一個樣”的狀態。這樣一些學生更不會努力的去尋找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3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興趣措施
3.1 全程的職業規劃
加強職業觀念教育,改變原有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只在學期初開始設置的模式,將其設置成整個大學的不同學期勻有的模式。這樣就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學生的實時學習和生活情況相聯系,給學生相適應的就業與教育的指導,使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作用發揮到實處,而不再是一門學生感覺不到作用的空設和高調課程。
因此,建議高職院校在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同時,適當對低年級進行就業教育,讓學生一方面看到就業的嚴峻性;另一方面又要讓學生看到希望,變壓力為動力,找準自己的職業通道。
3.2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善于提高教學方法的多樣,如將數學的推理方法用到文科教學中,要大膽的進行課程改革,避免千“課”一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抓好實驗、實訓環節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 學校社團的建設
學生社團是職業教育德育的重要載體,要提高學生社團活動的質量,真正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還應當加強指導、服務和管理。一要正確看待學生社團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要針對這些問題積極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加強指導和規范,為職校生社團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學生社團健康發展。同時,要選派專業水平高和工作責任心強的教師指導學生社團。指導教師要善于學習和思考,在工作中堅持不斷積累和充實自己;要善于了解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興趣要求,指導工作才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指導教師要認真,舍得吃苦,學生社團工作很辛苦,要付出一定的勞動。
學生社團是學生自發組建的學生組織,堅持以學生為主,首先體現在學生自愿參加社團。學生社團以共同的愛好為前提,它不束縛思想,社團活動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才華得到展示,廣大會員受益,因此,學生參加什么社團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自己選擇,教師可以啟發引導。其次,學生應當是社團活動的主人,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活動的管理者和組織者,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俊紅.構建素質教育從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J].內江科技,2007(6).
[2] 董彥.談談如何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J].遼寧師專學報,2007(4).
[3] 嚴光宇.淺談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J].科技信息,2009(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