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勒
摘 要: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積淀、文化的映像,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言教學必然要包含文化教學,學習語言的過程其實就是了解和掌握該語言文化知識的過程。英語的學習離不開文化教學,現已實行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把教學目標由原課程大綱中規定的語言技能加語言知識的兩大要素,擴充為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大組成部分。文化意識的培養成為綜合英語運用能力的五個目標之一,可見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國有意識、較為全面的文化教學尚處于起步階段。對此,本文在分析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面臨的文化障礙基礎上,提出改革和突破文化障礙的具體方法和措施,以期為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文化教學 必要性 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205-02
我國著名學者王佐良教授曾經說過:“不了解語言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掌握語言?!蔽幕且粋€涵義極其廣泛的概念。文化通常被分為兩個層次,即表層文化和深層文化。表層文化指那些服裝、街道、飲食、家具、建筑物等所暴露在人們眼前的文化;深層文化即指精神文化,其所包含的主要成分是觀念,包括傳統觀念和現代觀念,如婚姻觀、道德觀、法制觀、宗教觀等,而各種觀念的核心是價值體系,其是文化的深層內核,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質。從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角度而言,交際文化的重要程度要比知識文化所占的比重大。因此,教師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時,應把與文化背景相關的知識充分融入到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使他們了解不同文化所存在的差異性,拓寬自己的視野,以達到提高自身交際能力的目的。
1 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1.1 文化教學是語言教學的組成部分
英語教學不僅涉及語言技能的教授,文化意識的培養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為任何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載和傳播工具。語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只懂語言不懂文化,就很難完全理解和正確使用所學的語言。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語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規則。換言之,文化決定思維,決定語言的表達方式。語言滲透于文化的各個層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語言的教學離不開文化,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文化教學。
1.2 文化教學是實現語言交際的關鍵
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而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越來越多的人已達成共識,學習一種語言,不單單是學會其語音、詞匯與語法知識;必須同時學習有關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社會風俗習慣,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這種語言的精髓,才能保證正確理解和運用這種語言進行交際。
1.3 文化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需要
隨著高校外語教學的不斷發展,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成為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而人文教育卻逐漸被忽視,然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離不開人文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就是掌握一種新的交際技能,了解一種新的民族文化。學生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和分析,能夠較客觀、全面地認識英語文化的要素,同時以新的洞察力審視和認識本國文化,進而在國際交往中做到知己知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具備較強的國際理解力和競爭力,在經濟建設中起好橋梁溝通作用,積極有效地推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1.4 文化教學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需要
知曉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知識水平,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對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而言,這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語教師應該閱讀這一專題的專著和背景性的書籍。只有教師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否則,談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
1.5 文化教學是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只注重語言知識和語法形式,忽視了不同的文化對交際的影響。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已經把培養文化意識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之一。新課程教學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展開,英語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普遍意識到學習外語不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因此,文化教學是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2 提高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途徑
2.1 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文化知識
在我國,漢語是母語,英語是外語。因此,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有兩大特點:一是在漢語的環境下學習;二是在課堂上學習。在這種以漢語為母語的背景之下,學生主要依靠課本認識、了解、感受英語文化,而并不能像學漢語一樣,在學會漢語的同時就能了解、掌握漢語文化。因此,在課本中、在教師的教學內容中應反映英語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學習到有關的英語民族文化和社會習俗,而不是用英語談論中國,以英語學習漢語文化。此外,語言源于社會,表現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語言也在發展,英語每年都產生新的詞匯,也逐漸淘汰一些舊的詞匯。因此,教學內容應盡量貼近英語國家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所學的語言要跟實際生活相聯系,學生只有感到所學的內容和實際生活相互聯系的,是能夠在社會生活中使用過的,才會更加積極地學習。
2.2 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文學材料
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推薦大量優秀的英語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有的需要略讀,有的需要精讀,有的需要反復咀嚼吸收。學生在這些經典英文作品中可以大量汲取西方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知識,不僅很好的學習了英語這門語言,而且還可以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俗人情、文學教育等相關文化知識。除了閱讀這些經典名著,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
2.3 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
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輸入語言文化知識,還可以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英語詩歌朗誦、話劇表演、英語文化知識講座等,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感受西方的文化,使他們充分體會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異。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知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 結語
總之,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技巧和知識的教授固然不可缺少,但也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完全脫離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文化教學的重要性,端正對文化教學的態度,同時加強自身文化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文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最終達到預期的文化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曹文.英語文化教學的兩個層次.外語界,1998(3):12-16,82.
[2] 顧嘉祖,陸升.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 顧弘,張燕.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1):94-97.
[4] 鮑志坤.也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外語界,1997(1):7-10.
[5] 盧春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棗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3(6).
[6] 吳春明,李德超.論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內容和方法[J].韓山師范學學報,2000(3):112-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