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燁
[摘 要]魯沙爾鎮昂藏村毗鄰佛教圣地——塔爾寺,是一個以藏族為主要民族成分的村落。近年來,以塔爾寺為主打品牌的旅游業如火如荼地發展,各種外來異質文化沖擊著這個僻遠封閉的村落,促使著昂藏村藏民在社會文化產生劇烈的變遷。本文以旅游開發背景下的昂藏村藏民文化為研究對象,采取將文獻資料研究與田野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獲得對昂藏村藏族民俗文化的認知,描繪昂藏村藏族民族文化的演變。
[關鍵詞]昂藏村藏民;民族文化;變遷
一、佛教圣域籠罩下的古老藏族村落
塔爾寺所位于的魯沙爾鎮為西寧市所轄湟中縣的縣城所在地,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魯沙爾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之地,在藏、蒙、土等信仰黃教的各民族中具有神圣的地位。魯沙爾鎮以塔爾寺蜚聲海內外,并被罩上“圣域”的光環。昂藏村是魯沙爾鎮16個自然村落之一,是唯一的藏族民族成分占9成以上的村落。其位于塔爾寺所處的蓮花山山腳下,村民原為塔爾寺的屬民,史稱“塔爾寺六族”或“湟中六族”之一,是塔爾寺的主要創建者,也是塔爾寺主要僧源與經濟來源的支撐者。
二、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與昂藏村毗鄰的塔爾寺,2001年成為首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04年,青海省政府決定打造塔爾寺這個旅游品牌,耗資7300萬元,開始修建塔爾寺廣場和中國旅游文化商業第五街——塔爾寺步行街,魯沙爾鎮旅游業在2004年后開始迅猛發展。2012年成功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從此塔爾寺的旅游業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邁入了發展的新階段。
來自現代化地區的游客大量、持續的涌入原本封閉的昂藏村,不免對當地藏人淳樸自然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沖擊,傳統的民族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互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產生變遷。
三、旅游開發背景下的昂藏村民族文化現狀
1、新食品的引進
在旅游業的開發過程中,旅游開發商為照顧國內外旅游者的飲食口味,引進各種飲食種類,這必然使得昂藏村藏族人民的飲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做法簡單的藏餐,在口味上追求的是原汁原味,極少使用調味品。但隨著旅游的開發,他們飲食深受漢族特別是川菜飲食的影響,昂藏村藏族人民口味轉向濃重,樂于接受用味精、醬油、辣椒等調味品調兌的味道復雜的漢餐。在對藏族飲食的調查問卷中,大多數人都說除了藏餐都喜歡吃川菜和火鍋。
2、時尚美觀的服飾
藏胞是昂藏村藏族人民以往的日常穿著,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一如漢族所著的現代服飾也為藏族人民接受,特別是近年來旅游業大力開發后,大大加快了人們脫去傳統藏袍的速度。大量游客的到來,他們時尚簡便的穿著裝扮也對當地人形成了一種不自覺的示范效應,村民受此效應的影響,亦開始不自覺的模仿游客的著裝打扮。筆者發現在離旅游景區較遠的藏族村落里,穿著傳統藏袍的人們要明顯多于景區附近的村落,這應該是由于受外來游客影響少的緣故。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昂藏村藏族的對服飾的審美觀也發生了變化,上了年紀的昂藏村藏族民眾,并不像年輕人那么直接脫去藏袍,穿上T恤牛仔褲,而是對傳統的藏袍進行款式的改變,拋棄了傳統的復雜,轉向符合現代審美的輕便時尚。原來的藏袍那齊膝的大襟上衣和大檔長褲無論從審美角度,抑或以日常使用的角度來看,顯得累贅而不便捷。隨著和外界游客交往的日趨頻繁,傳統藏袍的款式和色調也變向現代服飾那般,擁有簡潔輕便的式樣、明快艷麗的色彩。他們的對服飾要求也從過去的單純強調耐穿耐用進而向追求時尚、美觀、大方等方面發展。
3、雙語交際的出現
雖然昂藏村各民族中小學實行的雙語教學,至今已有30余年,但在旅游開發前封閉的環境中,當地藏族民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很少使用漢語。旅游發展之后,隨著一批又一批內地、境外游客的持續到來,使昂藏村的語言環境朝著多樣復雜化甚至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魯沙爾鎮各景區的藏族民眾為了接待游客,順暢地和內地游客交往,開始學習普通話,部分人由此掌握了流利的漢語。此外,隨著來昂藏村觀光旅游的國外游客群體規模的日益擴大,年輕藏族姑娘小伙也學習起一些日常英語用語。
4、商品意識的增強
昂藏村雖毗鄰塔爾寺,自古以來前來朝圣的信眾往來不絕,宗教氛圍濃厚,但商品經濟發展落后。在交通不便、封閉原始的環境中,重義輕利是昂藏村藏族人民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原則,幾百年來代代相傳、根深蒂固。他們好善樂施、熱情好客、善良誠懇、彪悍卻淳樸,又由于受藏傳佛教的影響,視經商為不義、視金錢為糞土。只有極少部分拿去西寧等地交換,換取鹽巴、化肥等生活生產基本必需品,經濟活動大多局限在很小的時空范圍內,只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商品交換,這是典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
隨著旅游的發展,游客的涌入,外界先進的生活理念和舒適、便捷的生活方式也接踵而來。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類的一切社會互動都是為了謀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當地的藏族居民只要能夠從中獲取合理的報酬收益,都會支持旅游業的發展。而旅游業的發展使得藏族傳統文化轉化為資源和商品,改變了淳樸的金錢觀、義利觀,增強了商品意識,煥發起當地少數民族逐利的欲望。
四、小結
昂藏村藏族民眾在外界“強勢”文化的影響下,在游客們潛移默化的“示范”下,主動或是被動地將游客從外界帶入的行為方式、思想意識、價值判斷吸收進自身的文化里。首當其沖的是表層顯性文化的模仿,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加快了向外界靠攏的步伐;其次是深層隱性文化的趨同,在商品意識等方面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參考文獻:
[1]周宵.人類學視野——論旅游的本質及其社會文化影響.[J]湖北大學學報.2003第5期
[2]林錦屏,納西東巴民族文化傳統傳承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以云南麗江二元村鄉村旅游開發為例[J].人文地理,2005年5期
[3]竇開龍,旅游開發中內部邊疆民族文化變遷與保護的人類學透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