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
[摘 要]新媒體時代,社會生產、大眾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圖書館則繼續向著數字化管理的方向前行。為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從容應對行業激烈的競爭,本文由圖書館數字化管理內在的新媒體價值展開研究,制定了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對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符合新媒體時代特征,實現持續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數字圖書管理;策略
1.新媒體下數字圖書管理價值
新媒體時代,各類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研究開發了較多高新技術產品,圖書館行業也形成了跨越式發展,數字圖書管理逐步變成該領域之中一項重要的全新系統。即在以往圖書館管理之上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對管理模式做完善以及加工。該過程中引入網絡系統可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避免疏漏與不足。可以看出,信息化網絡環境下,社會生活實現了全面變革,計算機、移動電話的普及應用,使人們的閱讀模式向著電子閱讀的方向發展,因而數字圖書館勢必需要引入網絡元素,通過數字化模式傳輸各類資訊、信息。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對圖書館擁有的各類資源實施數字化的加工,而后借助數字化工作體系進行管理存儲,形成一個更加系統化、更為龐大與全面的數據庫,完成下線管理并提供借閱服務。就我國當前數字圖書館管理發展來講,工作通常包含兩類模式,一類為純數字化管理系統,還有一類為傳統模式同數字系統相融合的產物。前一類系統全部是數字資源,并不包含實物資源,后一類系統則借助現代化產品進行圖書管理,例如可將擁有的各項圖書館資源、材料進行整合并錄入計算機之中,方便工作人員快速的查閱管理,還可使借閱讀者減少搜索書籍的時間,快速的找到所需的信息內容。
2.新媒體下數字圖書管理策略
2.1采用豐富多樣的現代化手段,創建完善的服務體系
新媒體下,對數字圖書館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考驗與挑戰,因此需要積極采用豐富多樣的現代化手段,全面圍繞媒體發展趨勢方向,開創人性化的圖書館新業態,提升服務水平,令大眾享受到便利、快捷的數字化服務。首先,應樹立一站式管理、個性化服務的目標,為讀者提供免費的檢索以及信息瀏覽等服務。另外,還可建立公眾微信平臺,宣傳館藏資源,介紹數字圖書,吸引更多的讀者到來到圖書館借閱、瀏覽與學習,體驗現代化的圖書館環境。實踐工作中,可依利用手機、平板電腦、各類特色化移動終端閱讀電子書籍,體現了人性化的數字管理功能。具有一定規模的圖書館可設置自助借還系統,讀者只要在服務點便可完成還書手續。
2.2共享數字信息,創建開放網絡
當前,我國較多數字圖書管理采用終端設施是電子閱讀裝置,為符合更多人的閱讀需要,應繼續向平板電腦以及移動通訊設備延伸,并全面共享各類數字內容。可創建移動式數字社區圖書館,形成開放、多元化的網絡體系,真正的將各類有價值的數字資源傳遞至千家萬戶。同傳統模式對比,數字圖書管理在規劃環節應全面衡量個性化特征。可在讀者閱讀區域配備舒適沙發、桌椅,讀者們則可休閑的選擇想要閱讀的內容。書架高度的設置應充滿人性化,使不同身高人員均能最便利的取得想要的圖書。還可據讀者需要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利用網絡,在不同地點不同區域搜索數字資源,使他們更加快速輕松的獲取到前沿信息,不會受到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
2.3明確讀者喜好,形成良性循環
近年來,分析讀者閱讀圖書的習慣不難看出,實際上書籍的種類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變化,而借閱百分比卻持續下降。探究原因則可明確,數字閱讀模式對紙質圖書形成了強烈的沖擊。當前,較多讀者采用數字閱讀的方式獲取信息,特別是閱讀網絡文學以及流行小說等。而對一些專業文獻、經典作品才會通過圖書館進行借閱。針對讀者當前的這一閱讀喜好與習慣,進行數字圖書館管理應有效的貼近融合,通過優質服務更廣泛的吸引讀者進行閱讀,這樣方能形成良性循環。另外,數字圖書管理在提供一些便利的基礎借閱服務外,還可根據讀者的喜好,建設多媒體視聽中心,劃分音頻、視頻欣賞區域,滿足不同讀者在館內觀看視頻、欣賞音樂的需求,創造寓教于樂的服務環境,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
2.4以傳統圖書館為依托,實施綜合性管理
提供優質服務,歸根結底在于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借助強大的科學后盾,確保數字圖書管理系統同快速發展的社會全面融合。當然,該過程中,應借鑒傳統工作經驗,合理的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產物,構建信息化的儲藏平臺。很明顯,為大眾提供優質、現代化、快速的信息服務為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內在區別。然而,受到經費、應用技術等條件的影響限制,數字圖書館發展建設仍舊存在局限性。排除一些發展后勁強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高等學府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組織相關建設之外,并沒能實現整體同步的推進以及全面的建設。為此,當前圖書館管理服務的重心工作仍舊需要傳統圖書館的配合參與方能開展。因而,在數字圖書館管理理念逐步形成的新媒體時代,主力探討數字圖書館同傳統圖書館的內在聯系仍舊十分重要。
3.結語
數字圖書管理利用數字信息體系,使處在分散狀態的各類載體,位于各個方位的資源、信息通過網絡化手段實現連接,可快速的滿足用戶應用需要,實現了各類資源的全面共享。雖然在圖書館領域的快速發展進程中,勢必會形成不一樣的聲音,一些人覺得引入網絡系統對傳統紙質材料的地位將形成沖擊,還會使蘊含悠久歷史的豐富紙質材料漸漸消失。事實上,人們對此擔憂并非無必要,由于紙質資料與數字圖書資源并不一定以對立的方式存在,因而引入網絡系統進行數字管理,恰恰將當前的技術手段同以往積累的管理經驗進行集成融合。該模式下,圖書管理方能形成嶄新的姿態,激發核心功能價值。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為提升數字圖書管理水平,我們只有借鑒傳統經驗,同傳統圖書館積極配合,贏得有力支持,方能大步向前,積極推動現代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掌上圖書館、手機圖書館與移動圖書館比較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2(1).江波覃燕梅
[2]陳紅秋,曾惠穎.圖書館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市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