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英
[摘 要]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會已然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也因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模式和功能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已經逐漸開始提供綜合性的信息服務。而在讀者對圖書館的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各高校圖書館為了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要求,其閱覽空間的設計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轉變。因而如何做好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的設計是設計人員需要關注的問題。本文也就此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設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我國高校在教學模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成為了教學的重點。而圖書館作為高校信息資源的主要儲存地是學生獲取有效信息資源的方式。圖書館閱覽空間則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關鍵的功能空間,還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信息時代的到來勢必會影響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其閱覽空間的設計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信息時代對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設計的影響
(一)閱覽介質的多元化
在信息時代到來之前,在很長的時間里圖書都是通過紙質的形式進行保存和傳播,大多數圖書館中的書籍也是只以紙的形式存在。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也逐漸成熟,同時在各行各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些技術的發展也改變了圖書的儲存和傳播方式,例如磁介質、光介質等都成為了圖書信息的儲存方式。在很多圖書館中也逐漸出現了視聽文獻、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等多種類型的文獻儲存方式,由此閱覽介質的多元化逐漸形成。經過不斷的發展,電子文獻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閱讀介質的多元化促使圖書館閱覽方式的多樣化,這樣也對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信息資源共享的網絡化
現階段世界各國的科技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圖書館中的文獻以及相關資料已經逐漸實現數字化的儲存方式。同時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的情況下,信息資源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實現共享,并且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化的優勢是傳統高校圖書館所不具備的。而作為高校圖書館為學生創造良好舒適的閱讀環境則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式之一,同時由傳統的封閉式發展為開放的形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為了適應信息資源共享網路化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的變化,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創造合適的閱覽空間則是高校圖書館在閱覽空間設計中需要注意的。[1]
(三)管理和服務方式的改變
首次從管理方式的改變來說,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的功能是較為單一的,主要就是圖書的收藏和節約,這種封閉式的管理方式對閱覽空間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但是隨著信息資源數量的增加,圖書館管理方式也進行相應的改革,而傳統的閱覽空間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新的管理方式的要求,勢必會影響到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的平面布局和垂直方向的設計。從服務方式的改變來說,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的主要服務就是圖書的借閱,但是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圖書館的服務肯定會發生影響的拓展和延伸,而這種轉變不僅需要拓寬閱覽空間的布局,同時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服務,更為重要的是保證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的靈活性。
二、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設計的主要要求
(一)開放性的要求
一般來說,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影響著閱覽空間的設計,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國高校圖書館普遍采用的是開架式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的變化使得高校圖書館的閱覽空間設計也需要實現開放式的轉變。通過相關的調查發現,讀者希望自己獲取以及借閱圖書的時候能夠更加迅速、更加直接和更加簡便。現代化的圖書館的閱覽空間需要開放空間布局,這樣才能適應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滿足讀者對查詢資料簡便性的要求。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的開放式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靈活性,除此之外,閱覽空間的開放性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動態性的要求
信息時代的到來同樣也影響著人們對空間設計的要求,對高校圖書館而言,讀者也逐漸開始重視閱覽空間的功能設計。隨著高校圖書館功能的不斷完善和創新,需要實現圖書館閱覽空間的動態性設計。首先從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讀者來說,其讀者主要包括不同階段的學生以及學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可以說這些讀者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性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相同點,也就是查閱的階段性、借閱的集中性、閱覽的定期性,因而閱覽空間的設計需要根據這些特點進行相應的轉化才能使得圖書館的閱覽空間得到充分的使用。其次就是高校圖書館傳統和現代化并存的運行模式,從實質上來說就是計算機和手工操作的結合,這種組合要求對閱覽空間進行分區設計才能更好的發揮圖書館的各項功能。
(三)復合性的要求
信息化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通過實際的情況來看,信息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實現使得某個空間的功能能夠相互的融合,從而提高各個功能的適應性。同樣空間的復合性也是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閱覽空間的復合性主要強調的是空間在同一時間內功能的相互融合,這樣才能滿足更多的閱覽活動。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在閱覽室的活動主要包括自習、普通閱覽和借書、個人研究、多媒體閱覽,但是還有更多的讀者在閱覽室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因而對閱覽室的功能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隨著讀者要求的不斷增加,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在設計的時候需要滿足復合性的要求,為讀者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服務。[2]
三、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設計的方法
(一)開放式閱覽空間的設計
(1)開放式閱覽空間的基本介紹
開放式的閱覽空間就是在布局設計上不僅僅是建立空間和物質之間的理想型構圖,而是需要建立合理的秩序,在保證使用者自由空間的同時還能滿足不同使用者對閱覽環境的要求,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選擇。開放式的閱覽空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布局的靈活性,對于開放式的閱覽空間來說,其空間布局的可變性是比較大的,可以根據信息化發展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其次就是空間的通透性,這里主要強調的是視覺的連續性,例如在設計中采用玻璃等進行間隔,讀者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感受閱覽室的書架排列,是對自身視覺的一種擴展。最后就是界限的模糊性,也就是閱覽空間中的界限沒有明確的設定,形成了閱覽空間中不同功能的綜合。
(2)閱覽層的設計
為讀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資源已經成為各高校建設現代化圖書館的主要目標,其本質就是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在圖書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閱覽空間的作用逐漸凸顯出來,而現代化圖書館閱覽空間的設計主要是豎直分層疊合的開敞空間。這種現代化的閱覽空間設計不僅增加了數字化的閱覽空間,同時還取消了內部隔墻,由此形成的閱覽空間稱之為閱覽層。由傳統閱覽空間到閱覽層的轉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完成:首先是將分散的條狀形體轉變為集中的塊狀形體,這樣就可以保證閱覽層的簡潔;其次就是將分隔固定的小空間轉變為開敞的大空間,這樣就保證了閱覽層的靈活性;最后就是將小開間轉變為大開間,有助于提高閱覽空間的適應性。
(二)多義性閱覽空間的設計
(1)多義性閱覽空間的基本介紹
在傳統的圖書館閱覽空間中,固定的閱覽空間功能使其難以發生很大的變化。而多義性的閱覽空間就在這方面實現了突破,多義性的閱覽空間設計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高閱覽空間的兼容性,從而使得圖書館閱覽空間的功能更加完備。多義性閱覽空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其一是其適應性,適應性主要是能夠通過調節自身的構成來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在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外界的變化是必然存在的,多義性閱覽空間給圖書館的變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二就是其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是根據讀者的高要求來設計的,主要表現在功能多樣化、閱覽空間樣式的多樣化等。[3]
(2)閱覽空間的動態設計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閱覽空間是不具備動態性設計的,這也使得閱覽空間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現代化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閱覽空間的動態性設計是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圖書館的發展需要實現閱覽空間的動態化。閱覽空間的動態性設計主要包括中立的閱覽空間和均質的閱覽空間,其中中立的閱覽空間就是滿足多重功能的共同需要,均質的閱覽空間就是使得各項功能存在呼喚的功能性。
(3)閱覽空間的復合性設計
閱覽空間的復合性設計則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其一是實現圖書館閱覽空間結構的集中,也就是將分散的空間集中起來;其二就是在空間設定上來滿足多項活動共同實現的可能,這就可以采用空間的曲折收放來實現;其三就是設置人性化的公共設置,例如可以休息的桌椅、自助服務設施等,這都將提高圖書館功能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潘成;某圖書館中庭空間煙控系統設計初探[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08):37-38
[2]楊嵐;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5(1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