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莉娟
摘 要: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形成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學習方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語文;整合
信息技術是教學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化、藝術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又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實現教學科學的藝術化和教學藝術的科學化的完美融合。
一、高中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必然性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與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圍廣,實踐性很強,高中語文課程更是強調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基于這一目標,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語文教學發展的要求,也與社會發展相脫節。按新課程語文教學理念,語文課程重在實踐,要適應現實生活和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但傳統的教法: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少了主動性和自主性,學習學得被動,對語文學習缺乏創新精神。現在新的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是讓學生自己學、主動學,老師主要是“導”,以體現高中語文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實現素質教育,而語文課程的革新與現代化,必須要求相應的教學工具、教學途徑也現代化、科學化,信息技術作為最廣泛最先進的科技,它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必選無疑的。
因為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學生能更好地學語文,用語文,使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更貼近,更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如語文口語訓練,高中語文課本的每一單元都設有口語練習。就拿演講訓練來說吧,聽名人的演講,用傳統的工具,學生只能聽到演講者的聲音,是種遠聽而不可近視的感覺,不能引發學生較濃厚的興趣。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就不同了,學生除了聽到演講者的聲音外,還能看到演講者的動作、神態和表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受到感染,從而激發內心對演講的興趣和欲望,達到主動訓練的目的。所以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的整合是勢在必行的!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將給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時代的語文教師必須有更高的素質。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整合,其關鍵性、現實性在于教師,如果教師對信息技術一竅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學與信息技術就無從整合,所以,要優化語文教學過程,使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更新自我知識體系,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使自身知識與社會發展同步。將教學手段、教學觀念、教學策略都融進信息技術里,做一個有時代精神的教師,這也是優化語文教學過程的重點,因為一個新型的站在時代尖端的教師,更能吸引住學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質去熏陶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要使多媒體技術發揮正確的作用,必須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制作和使用課件,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好媒體內容呈現的時機
多媒體是一種教育技術,是一種傳播媒介,它是服務于教學活動的。教師能否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出優秀的課件,能否找準多媒體與學生感悟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恰當的時機呈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關鍵。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方進行課件展示,將媒體資源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2.正確處理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領域,是目前教學媒體的一個補充和發展,但它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取代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如果片面強調多媒體技術的作用,長期只憑借圖形、聲音等媒體的介入,大腦的語言中樞就得不到鍛煉,就會使語言越來越貧乏,閱讀和表達能力就會下降,就達不到我們進行語文教學的目的。例如朗讀,有道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不僅能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還能促進語言積累,增強語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它具有現代的多媒體技術所無法比擬的作用。再如用多媒體代替板書,雖然能節省大量時間,但是由于多媒體課件展示的動態性、即時性,有時重難點內容給學生感官刺激的時間短,特別是對中下等學生,很難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會出現“當時清楚、過后模糊”的現象。所以,板書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媒體,它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也是匆容置疑的,多媒體課件也不能代替板書。種種例子表明,只有正確處理好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的關系并加以科學合理地運用,才能使它們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3.正確處理表現形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有些語文課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過分強調課件的“美觀”,而忽視了語文課程自身的特點,淡化了教學內容,甚至偏離了學科內容。這種課從形式上看往往課堂氣氛很活躍,圖文、動畫并茂,使學生眼花繚亂。但經過冷靜的思考后,課文中主要的信息內容往往被掩蓋了、沖淡了,學生很難獲取主要信息,主體部分被喧賓奪主了。誠然,語文課件可以調動多種媒體,使其聲情并茂、形象可感,但同時也將其直觀化、固定化。這必將遏制學生通過抽象的文字進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老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時,不能過多倚重多媒體方式而忽視了語文科的自身特色;單純追求教學方式的現代性,忽視了語文學科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們提倡利用多媒體的視聽優勢進行語文教學,以彌補文字不能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的遺憾,恰到好處地演繹教學內容,上出語文課所應有的“語文味”來,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綜上所述,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傳情,才能為學生學習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優化語文教學過程,使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