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斌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而城市環境的污染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了,其中,水污染問題就是暴露出的最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突發的水污染事件,因此,城鎮居民對日常飲用水的水質標準也更加的關注了,同時對優質的飲用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就對城市給水的工藝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真正的保證城市給水工程的建設質量,并且提高給水設計的技術水平,我們就應進一步的優化城市給水工藝設計工作,并且大力的創新其設計工藝技術,保證城市給水系統的有序運行。該文便對城市給水工藝設計工作面對的主要問題以及城市給水工藝設計的創新技術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詳細的討論了我國城市給水系統的工藝設計和運行工作。
關鍵詞:城市給水系統 工藝設計 創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9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017-02
1 城市給水工藝設計工作面對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環境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水污染就是其中的重要問題,所以,城鎮居民對飲用水的水質標準也更加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對優質飲用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在我國對城鎮居民所反映出的各類用水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居民所反映的問題都是飲用水中有氯味等臭味的問題,而他們對城市日常飲用水水質的關注程度也集中在多個指標中,如結垢、顏色、口感、生物安全性以及渾濁的程度等。而現階段在對城市給水工藝進行設計工作時,占有主導地位的技術仍是傳統的工藝設計技術,在現階段的水源和水質標準下,如果仍大量的沿用傳統的工藝設計技術,是很難滿足城鎮居民對飲用水水質標準的需求的,并且傳統的工藝技術對突發性的水源污染問題的抵御能力也較差,同時對于有機物和藻類等因水污染問題而導致的物質超標問題,傳統的工藝設計技術也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法。因此,在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工作中,我們應在保證城市給水系統順利運行的基礎上,大膽的創新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技術,同時也應進一步的強化常規的處理工藝,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城鎮居民飲用水的水體質量。
2 城市給水工藝設計的創新技術
2.1 預處理工藝
在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和運行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可以就是怎樣才能夠合理的解決因水源污染而導致的有機物和藻類等物質的超標問題,而預處理工藝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其能夠快速的去除水體中的各類有機物,從而調節原水的水質。(1)生物預處理技術。通常情況下,在處理微污染的水源時,我們建議采用生物預處理技術,通過采用有針對性的微生物對原水的水體質量進行調節,調節完成后再添加定量的混和劑,并且經過一系列的如過濾、消毒和控制等環節的操作,保證處理完成后的水源時符合城市飲用水的水質標準的,這種預處理工藝的具體流程為:原水——生物處理——混合——絮凝沉淀——消水池——二級泵房——用戶。(2)粉墨活性炭吸附技術。作為廣大城鎮居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城市飲用水中的嗅味問題在進行城市給水工藝設計時也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在處理有機物的超標問題時,粉墨活性炭技術是有著顯著的優勢的,作為一類高效的凈水劑,活性炭能夠非常快速的除去水源中的殺蟲劑、濁度以及除草劑等污染物,從而有效的解決飲用水中的嗅味問題。(3)預氧化技術。進行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工作時,應用預氧化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其能夠很好的除去因氯化消毒而產生的副產物,從而起到凈化水體的目的。采用預氧化技術時,不建議應用預氯化,而選擇代替的物質建議為預臭氧或是高錳酸鉀。
2.2 膜處理工藝
進行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工作時,膜處理工藝就是指在處理水源時采用滲析、納濾以及超濾等膜分離技術,在實踐的過程中,分離膜應作為載體,從而實現水源中水分子與溶質或是雜志的分離,從而達到優化水質,提升水體質量的目的。膜處理工藝技術主要具有操作方便、成本較低、工藝簡單、節能效果好以及水處理的質量較高等優點。在我國各大城市的水廠進行水處理工作的過程中,在規模較小的水廠中通常都是會采用膜處理工藝的,特別是當水處理量不超過2萬 m3/d時,通常都是建議膜處理工藝的,這主要是由于與其他類型的處理工藝相比,采用這種處理工藝能夠節省大量的水處理成本,同時還能獲得較好的水處理效果。
2.3 深度處理工藝
在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和運行階段,要想有效的運用深度處理工藝,那么其前提條件就是應先對水源進行安全的殺菌和消毒工作,通常我們所采用的殺菌劑為氯和它的相應化合物。舉例來說,我們在對水源進行殺菌和消毒的操作時,如果采用“UV+氯胺”或是游離氯轉氯胺作為殺菌劑,前者在進行殺菌消毒的操作時,能夠迅速的消除水中的隱孢子蟲和耐氯菌,并且還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消毒副產物和降低遺傳毒性,從而取得優異的殺菌消毒的效果;而后者則能保證氯和氯胺具備較好的協同作用,在殺菌和消毒的過程中,能夠大大的提升微生物的滅活率,同時也能夠大幅度的降低三鹵甲烷和HAAs的含量。可見,當采用深度處理工藝時,能夠迅速的消除水源中的微量有機物,近些年來,臭氧活性炭技術以及超濾技術等深度處理工作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并且我國也逐步加大了對深度處理工藝的投入和建設力度,總體規模已經超過了650萬 t/d,在我國城市給水的新增供水量中占比已經接近15%。
2.4 強化常規處理工藝
在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過程中,如果采用了常規的處理工藝,那么則主要包括過濾、混合、絮凝以及沉淀等幾個環節的操作,這種工藝技術在除去城市飲用水的濁度方面是非常有效果的。然而,當飲用水的濁度越來越低時,那么膠體顆粒中的有機物含量也會越來越少,同樣的各類微生物和病毒也會隨之減少,這是一種超低濁度的處理工藝,其與原本的降低水源濁度的目的是不相符的。所以,在采用常規的處理工藝時,就應強化過濾和混凝等工藝,比如說,在進行混凝的工藝時,我們所采用的強化措施就是添加適量的高效絮凝劑或是助凝劑,從而提升絮凝的效果。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對于混合環節的操作也應足夠的重視,準確的掌握加藥點的位置,合理的確定混凝劑的投放量和類型,而確定混凝劑的投加量時,建議采用流動電流投藥控制系統,從而保證絮凝控制的精確性,而我國大部分水廠所采用的絮凝劑主要有硫酸亞鐵、三氯化鐵或是堿式氯化鋁。另外,還應準確的控制其PH值,加藥時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測,從而獲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在選擇過濾的材料時,應綜合的考慮過濾材料的級配和種類等因素,并且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反沖洗系統和配水系統,進一步的提升過濾環節的質量。
3 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城市給水工藝設計工作面對的主要問題以及城市給水工藝設計的創新技術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環境也暴露出了諸多的污染問題,其中水污染問題就是困擾著廣大城鎮居民的重大問題,而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和運行情況對于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的,所以,我國各大城市的水廠應充分的了解城市給水工藝設計工作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大力的創新城市給水工藝的設計技術,充分的保證城市供水的水源質量,從而提高城鎮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志.淺談城市給水規劃和設計中的一些問題[J].科技資訊,2007(8).
[2] 郝華興.城市道路給水支管設計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2(3).
[3] 趙寶鳳.有關城市給水規劃和設計中的問題探討[J].科技資訊,200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