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
摘 要:技校生基礎差,底子薄,在學習理論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興趣是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及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產生接近這種事物的傾向,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
關鍵詞:技校生 興趣 積極性 實驗 新穎的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244-01
技校生文化基礎差,底子薄,在學習基礎理論課的過程中,會遇到極大地困難和障礙,一旦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最終導致放棄這門理論課的學習。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及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產生接近這種事物的傾向,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提高技校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
1 踢好頭三腳,引發興趣,培養思維的積極性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尤其技校生文化基礎薄底子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習慣不好,一遇到困難,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如何在他們剛剛開始學習化學時,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之轉化成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緒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想上好緒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把教學難點定位在激發學生興趣和保持長效學習動力上,為此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大致設置為懸疑情景——討論—引發興趣—實驗—辨析—收獲—期待。實踐中緒言課一開始向學生展示化學魔術實驗,用玻璃棒沾滿濃鹽酸,靠近充滿氨氣的玻璃燒杯,就會產生煙霧,學生看了會感到很神奇,這時老 師引導學生討論,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如果想知道這其中的奧妙,我們就要學習化學知識。于是,他們就會產生好奇心,然后將緒言課上的幾個實驗給學生演示,邊演示邊引導,從而得出化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式,尤其提到化學研究以實驗為前提,以后他們能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好奇將轉化成對于今后化學課的期待,慢慢將這種期待變成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激發。
2 加強實驗教學,參與操作,引導興趣,培養思維的主動性
化學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前提,同時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尤為突出,技校生文化基礎薄,但動手能力強,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對于事物,如果沒有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事實勝于雄辯,能夠讓學生直觀看到化學變化的現象,有助于理解枯燥的理論知識,同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長此以往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提高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如何操作呢?
2.1 利用實驗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例如:做電解水的實驗,在演示此實驗時提出下列問題:(1)水的導電性怎么樣?溶液導體是什么?能不能增強水的導電性?(2)實驗過程中,兩極會出現什么變化?(3)兩極產生的氣體比是多少?(4)兩極產生的氣體分別是什么?如何檢驗?前三個問題學生可從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答案,而第(4)個問題,學生不一定馬上得出結論。這時老師應加以引導,空氣中主要成分,什么能使氣球飛上天,從而判斷可能是氧氣和氫氣,是不是呢?如何檢驗?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注意集中,老師通過實驗證明這兩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通過圍繞實驗層層設疑,讓學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將知識灌輸給他們的教學過程,能抓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變過去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實驗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化學實驗基礎之上的,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性的實驗,探究他們未知的世界,這比直接知道答案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得出的化學概念記憶牢固,化學知識理解和鞏固更加容易,學生學習的阻力小了,學習的興趣就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增強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關于蠟燭燃燒的探究實驗(1)預設問題:①燃燒前蠟燭的物理狀態(形狀、硬度、顏色)②燃燒蠟燭的探究(火焰哪層溫度最高?蠟燭燃燒后生成什么物質?)③檢驗生成物時可用一只干燥冷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先把燒杯口罩著外焰,然后把燒杯慢慢向下移,觀察火焰在哪個位置燒杯內壁出現明顯的現象?點④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可多做幾次,探究出點燃哪個位置的白煙蠟燭最容易重燃?(2)讓學生先猜想答案,但必須符合邏輯,同時必須考慮到是否可以檢驗;(3)通過實驗檢驗:在實驗時,求同存異,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聲音和看法,探究實驗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參與性和積極性,這種實驗教學方法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技校生來說沒有比讓他們動手更能吸引注意了的方法。
3 創設情境,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穩定學習興趣
在化學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情境,用情景引導教學,讓參與教學過程,直觀看到所講的理論,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又不存在什么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收獲的知識。事實證明,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效果非常顯著。比如在氨水的教學過程引入視頻,采用層層設疑遞進的方式教學,讓學生看到實際中存在的化學應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題1:氨水在實際當中的應用引出它的物理性質
視頻播放:糧食的豐收→氮肥的使用→氨水的使用和物理性質
師:從視頻中我們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氮肥(如氨水)的使用,提高了糧食產量,使我們的生活更富足。
生2:氨水是一種有刺激味的液體……
這樣設計的目的,旨在把枯燥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動態直觀的視頻結合書上的理論更加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只有在真實情景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應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針對技校生這個群體,在實際教學中尤其基礎理論教學,如何讓這些學生深入其中,直觀理解理論基礎知識,是我們每位老師要研究的課題,多媒體視頻教學只是其中一種,我們希望改變過去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的接受這種學習方式和習慣,就必須讓學生參與進來,引導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興趣能保持其長效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更進一步說如何增強技校生學習化學基礎理論學科的學習值得每一位技校教師深思。
參考文獻
[1] 許雅周,李玉芬.基礎化學(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課十一五規劃教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 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