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富財
摘 要:地籍測量是指運用科學合理的測繪技術計算土地面積、繪制地籍管理圖,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為各類土地的應用提供數據保障。傳統的測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漸復雜的地籍測量工作。GPS(全球定位系統)測量以其高效率、高精準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土地管理中。該文將根據現階段我國地籍測量的需要,簡要分析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 地籍測量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027-01
衛星導航(GPS)定位系統1994年在美國被全面建成[1],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土地管理中。利用GPS定位系統,能夠準確測量各個點的地理坐標,結合相應的數據處理,通過計算即可得出精確的地籍測量數據[2]。
1 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測量方法:RTK測量方法有兩種,分為“無投影/無轉換”法和“鍵入參數”法[3]。(1)“無投影/無轉換”法:此法是指利用接收機在基準站和流動站直接接收WGS-84坐標,之后根據特定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式將觀測到的已知點WGS-84坐標和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進行相互轉化。使用這種方法時,基準站可以不放置在已知的點上,但轉化時需要一定數量的已知點才能實現。(2)“鍵入參數”法:測量人員將靜態測量得出的WGS-84坐標和其他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鍵入到手簿中,然后進行數據轉換,當然也可以將靜態測量出的平差時進行參數轉換。這種方法基準站必須要放置在已知點上,但不需觀測其他的已知點即可實現測量工作。
GPS—RTK測量技術特點:(1)測量準確,高效快捷:RTK的平面精確度和高程精準度都能達到厘米級別,所得數據安全可信,無誤差累計;RTK一次性可測量區域內五千米半徑的范圍,一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測量速度快,勞動強度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2)操作簡單,自動集成:只需要在流動站和基準站進行簡單的處理和設置,就可以實時監測到數據,使用方便、簡單易學;RTK測量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將數據傳輸電腦,稍加處理即可算出結果,減少了很多人為上的誤差,為作業精度提供了可能。(3)影響因素小:只要電磁波信號能正常接收,RTK測量技術可以突破復雜地形、不良天氣以季節變換的制約,為人們提供精確的測量服務。
2 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實例
工程實例簡介:文章以某市開發區地籍測量為例,需要測量的總面積約為25 km2。所測區域位于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平坦寬闊。但開發區內有需要保護的建筑物,另外需建設幾個4S店和廠房。實際應用:(1)選擇測量技術:所測區域權屬關系比較復雜,若采用常規測量手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測量工作。經研究決定,采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本次宗地測量。選用Trimble 5700雙頻 GPS 接收機,其中RTK標稱精度為垂直:±(20 mm+1 ppm×基線長度):水平:±(10 mm+1ppm×基線長度),并選擇至少4個分布均勻四等GPS點作為公共點,利用WGS-84坐標系進行坐標轉化。(2)建立基本控制網點[4]:所測區域共有21個四等的GPS控制點,為了測試原有測量結果的準確度,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利用GPS—RTK技術檢驗測區內原有GPS點的高程以及坐標。(3)通過檢驗控制點實際精度:在RTK動態測量工作結束后,要利用全站儀對可以相互通視的點再一次進行實測檢查[5]。涉及到的點數達到93個,占控制點總數的24.8%。假設測量站的點坐標、高程和較長邊的方位角是已知的數據,通過測量邊長、高差和角度,重新對相鄰點的坐標和高程進行計算,求得相鄰點的點位中誤差、高程中誤差、最大比較差以及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4)實施測量:RTK測量技術可以不受天氣和通視等條件的影響,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要想使得測量數據精確縝密,就必須求出適宜所測區域的坐標系統轉化參數[6]。本次測量在基準站安排兩名測量人員,1個人在基準站上,另外1個人手持雙頻GPS接收機到各個界址點上立桿,并做好數據記錄工作。而流動站安排1名測量人員,不超過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各控制點位和圖根點的測量工作。測量高程誤差為0.010 m,點位誤差小于0.011 m,筆者選取幾個點位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反映出來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確定本次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的地籍測量工作完全滿足和符合要求。
3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對地籍進行測量,不僅可以滿足測量對精確度的要求,也可以提高地籍測量工作的效率。為相關部門土地規劃和設計提供了精確的基礎資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馬永健,張武.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
[2] 張敬東.GPS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大學,2011(8).
[3] 尤秋陽,詹長根,吳浩,等.GPS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2(5).
[4] 胡志剛,花向紅,韓紅超,等.GPS-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1(10).
[5] 黨星海,孔令杰,張秀霞,等.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會議,2012(3).
[6]張國慶.淺談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華北國土資源,2010(6).endprint
摘 要:地籍測量是指運用科學合理的測繪技術計算土地面積、繪制地籍管理圖,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為各類土地的應用提供數據保障。傳統的測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漸復雜的地籍測量工作。GPS(全球定位系統)測量以其高效率、高精準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土地管理中。該文將根據現階段我國地籍測量的需要,簡要分析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 地籍測量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027-01
衛星導航(GPS)定位系統1994年在美國被全面建成[1],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土地管理中。利用GPS定位系統,能夠準確測量各個點的地理坐標,結合相應的數據處理,通過計算即可得出精確的地籍測量數據[2]。
1 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測量方法:RTK測量方法有兩種,分為“無投影/無轉換”法和“鍵入參數”法[3]。(1)“無投影/無轉換”法:此法是指利用接收機在基準站和流動站直接接收WGS-84坐標,之后根據特定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式將觀測到的已知點WGS-84坐標和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進行相互轉化。使用這種方法時,基準站可以不放置在已知的點上,但轉化時需要一定數量的已知點才能實現。(2)“鍵入參數”法:測量人員將靜態測量得出的WGS-84坐標和其他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鍵入到手簿中,然后進行數據轉換,當然也可以將靜態測量出的平差時進行參數轉換。這種方法基準站必須要放置在已知點上,但不需觀測其他的已知點即可實現測量工作。
GPS—RTK測量技術特點:(1)測量準確,高效快捷:RTK的平面精確度和高程精準度都能達到厘米級別,所得數據安全可信,無誤差累計;RTK一次性可測量區域內五千米半徑的范圍,一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測量速度快,勞動強度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2)操作簡單,自動集成:只需要在流動站和基準站進行簡單的處理和設置,就可以實時監測到數據,使用方便、簡單易學;RTK測量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將數據傳輸電腦,稍加處理即可算出結果,減少了很多人為上的誤差,為作業精度提供了可能。(3)影響因素小:只要電磁波信號能正常接收,RTK測量技術可以突破復雜地形、不良天氣以季節變換的制約,為人們提供精確的測量服務。
2 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實例
工程實例簡介:文章以某市開發區地籍測量為例,需要測量的總面積約為25 km2。所測區域位于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平坦寬闊。但開發區內有需要保護的建筑物,另外需建設幾個4S店和廠房。實際應用:(1)選擇測量技術:所測區域權屬關系比較復雜,若采用常規測量手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測量工作。經研究決定,采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本次宗地測量。選用Trimble 5700雙頻 GPS 接收機,其中RTK標稱精度為垂直:±(20 mm+1 ppm×基線長度):水平:±(10 mm+1ppm×基線長度),并選擇至少4個分布均勻四等GPS點作為公共點,利用WGS-84坐標系進行坐標轉化。(2)建立基本控制網點[4]:所測區域共有21個四等的GPS控制點,為了測試原有測量結果的準確度,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利用GPS—RTK技術檢驗測區內原有GPS點的高程以及坐標。(3)通過檢驗控制點實際精度:在RTK動態測量工作結束后,要利用全站儀對可以相互通視的點再一次進行實測檢查[5]。涉及到的點數達到93個,占控制點總數的24.8%。假設測量站的點坐標、高程和較長邊的方位角是已知的數據,通過測量邊長、高差和角度,重新對相鄰點的坐標和高程進行計算,求得相鄰點的點位中誤差、高程中誤差、最大比較差以及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4)實施測量:RTK測量技術可以不受天氣和通視等條件的影響,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要想使得測量數據精確縝密,就必須求出適宜所測區域的坐標系統轉化參數[6]。本次測量在基準站安排兩名測量人員,1個人在基準站上,另外1個人手持雙頻GPS接收機到各個界址點上立桿,并做好數據記錄工作。而流動站安排1名測量人員,不超過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各控制點位和圖根點的測量工作。測量高程誤差為0.010 m,點位誤差小于0.011 m,筆者選取幾個點位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反映出來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確定本次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的地籍測量工作完全滿足和符合要求。
3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對地籍進行測量,不僅可以滿足測量對精確度的要求,也可以提高地籍測量工作的效率。為相關部門土地規劃和設計提供了精確的基礎資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馬永健,張武.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
[2] 張敬東.GPS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大學,2011(8).
[3] 尤秋陽,詹長根,吳浩,等.GPS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2(5).
[4] 胡志剛,花向紅,韓紅超,等.GPS-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1(10).
[5] 黨星海,孔令杰,張秀霞,等.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會議,2012(3).
[6]張國慶.淺談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華北國土資源,2010(6).endprint
摘 要:地籍測量是指運用科學合理的測繪技術計算土地面積、繪制地籍管理圖,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為各類土地的應用提供數據保障。傳統的測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日漸復雜的地籍測量工作。GPS(全球定位系統)測量以其高效率、高精準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土地管理中。該文將根據現階段我國地籍測量的需要,簡要分析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 地籍測量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027-01
衛星導航(GPS)定位系統1994年在美國被全面建成[1],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土地管理中。利用GPS定位系統,能夠準確測量各個點的地理坐標,結合相應的數據處理,通過計算即可得出精確的地籍測量數據[2]。
1 GPS測量技術
GPS—RTK技術測量方法:RTK測量方法有兩種,分為“無投影/無轉換”法和“鍵入參數”法[3]。(1)“無投影/無轉換”法:此法是指利用接收機在基準站和流動站直接接收WGS-84坐標,之后根據特定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式將觀測到的已知點WGS-84坐標和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進行相互轉化。使用這種方法時,基準站可以不放置在已知的點上,但轉化時需要一定數量的已知點才能實現。(2)“鍵入參數”法:測量人員將靜態測量得出的WGS-84坐標和其他相應點的地理坐標鍵入到手簿中,然后進行數據轉換,當然也可以將靜態測量出的平差時進行參數轉換。這種方法基準站必須要放置在已知點上,但不需觀測其他的已知點即可實現測量工作。
GPS—RTK測量技術特點:(1)測量準確,高效快捷:RTK的平面精確度和高程精準度都能達到厘米級別,所得數據安全可信,無誤差累計;RTK一次性可測量區域內五千米半徑的范圍,一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測量速度快,勞動強度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2)操作簡單,自動集成:只需要在流動站和基準站進行簡單的處理和設置,就可以實時監測到數據,使用方便、簡單易學;RTK測量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將數據傳輸電腦,稍加處理即可算出結果,減少了很多人為上的誤差,為作業精度提供了可能。(3)影響因素小:只要電磁波信號能正常接收,RTK測量技術可以突破復雜地形、不良天氣以季節變換的制約,為人們提供精確的測量服務。
2 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實例
工程實例簡介:文章以某市開發區地籍測量為例,需要測量的總面積約為25 km2。所測區域位于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平坦寬闊。但開發區內有需要保護的建筑物,另外需建設幾個4S店和廠房。實際應用:(1)選擇測量技術:所測區域權屬關系比較復雜,若采用常規測量手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測量工作。經研究決定,采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本次宗地測量。選用Trimble 5700雙頻 GPS 接收機,其中RTK標稱精度為垂直:±(20 mm+1 ppm×基線長度):水平:±(10 mm+1ppm×基線長度),并選擇至少4個分布均勻四等GPS點作為公共點,利用WGS-84坐標系進行坐標轉化。(2)建立基本控制網點[4]:所測區域共有21個四等的GPS控制點,為了測試原有測量結果的準確度,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利用GPS—RTK技術檢驗測區內原有GPS點的高程以及坐標。(3)通過檢驗控制點實際精度:在RTK動態測量工作結束后,要利用全站儀對可以相互通視的點再一次進行實測檢查[5]。涉及到的點數達到93個,占控制點總數的24.8%。假設測量站的點坐標、高程和較長邊的方位角是已知的數據,通過測量邊長、高差和角度,重新對相鄰點的坐標和高程進行計算,求得相鄰點的點位中誤差、高程中誤差、最大比較差以及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4)實施測量:RTK測量技術可以不受天氣和通視等條件的影響,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要想使得測量數據精確縝密,就必須求出適宜所測區域的坐標系統轉化參數[6]。本次測量在基準站安排兩名測量人員,1個人在基準站上,另外1個人手持雙頻GPS接收機到各個界址點上立桿,并做好數據記錄工作。而流動站安排1名測量人員,不超過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各控制點位和圖根點的測量工作。測量高程誤差為0.010 m,點位誤差小于0.011 m,筆者選取幾個點位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反映出來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確定本次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完成的地籍測量工作完全滿足和符合要求。
3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GPS—RTK測量技術對地籍進行測量,不僅可以滿足測量對精確度的要求,也可以提高地籍測量工作的效率。為相關部門土地規劃和設計提供了精確的基礎資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馬永健,張武.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
[2] 張敬東.GPS在城鎮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大學,2011(8).
[3] 尤秋陽,詹長根,吳浩,等.GPS 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2(5).
[4] 胡志剛,花向紅,韓紅超,等.GPS-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1(10).
[5] 黨星海,孔令杰,張秀霞,等.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會議,2012(3).
[6]張國慶.淺談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華北國土資源,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