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燕
摘 要:財務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好壞,不僅影響學生工作后的專業發展,而且對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整個社會的誠信問題都會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該研究首先分析了中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詳細分析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及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 職業道德 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147-01
近幾年,偷稅漏稅、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的現象屢屢發生,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日益突出。通過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會計人員的公信力、誠信度成為會計行業教育的重點。會計職業道德是為會計職業活動所制定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它體現的是會計職業特征,用以調節、規范會計職業關系,具體包括:誠實守信、客觀公正、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強化服務等方面。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提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在會計的教育學習中,應加強對職業道德的教育,改進教育方法,增強職業道德教育。
1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教材的缺乏
在目前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中,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教材較少,存在過多的案例內容。學習者對于會計行業的案例了解較多,但對于系統的職業道德知識卻缺少了解,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于缺乏系統的會計職業道德教材而造成的。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習,學生注重的是各種會計證的考取,教師的教育業偏向于考試。這就造成學校較多的注重對有關會計專業知識、公共德育的教育,對于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缺乏,這方面的教材也就偏少。多數情況下,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也將存在某種程度的違法行為,這些都是職業道德知識缺乏,法律知識欠缺的表現。
1.2 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方式落后
在當前的會計專業的學生教育中,對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的認識不全面,所采用的教學內容多數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職業道德模式和思想道德教育,將應試教育作為重點,忽視對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職業修養。在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簡單、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在教學內容方面,大部分職業道德教育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考試大綱為理論依據,以考試為導向,對于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道德問題涉及較少。在教學模式方面,缺少專業的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以傳統的知識灌輸為教學方式,局限于對職業道德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的理解不全面,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思考不充分。
1.3 缺乏對學生實踐的培養
現在的中職教育中,普遍的缺少實踐環節。在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中,實踐環節的缺少導致課堂教授的知識不形象生動,對于學生而言,所學的會計職業道德知識與實際生活偏離較大,不能使學生直接、深刻的理解、思考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職業道德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幾節課堂、幾本教材的學習就能養成的,對其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學中,學生缺乏會計實踐,對會計行業的現狀不了解,對于違背職業道德的危害的認知不足,不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會計行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及財產安全等。
2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途徑的改善
2.1 強化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對于會計工作者而言,誠信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品質,在專業教育中要將職業道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增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意識。在教學中,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要注重將案例與職業道德相聯系,對于專業知識的講解,結合會計行業的實際情況,對于行業的發展狀況,人員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分析,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同時,榜樣在道德的培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便是學生的榜樣,因此,教師應注重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學校可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會計職業道德交流活動,通過交流學習提升對會計行業的認識。還可組織教師、學生聽會計專業人員的典型誠信案例講解,增強師生對會計職業道德重要性德認識。
2.2 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結構
由于當前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單一、內容簡單,職業道德的課程主要是《會計法規》及一些會計考試所規定的法規課程,且這些課程的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教學的目的也是以考試為主,教師學生只注重對知識的介紹、背誦等。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就需要對課程的改革,需要在教學中確立職業道德課程的地位,以提高教師、學生對其的重視。應將部分職業道德課程設為必修課程,加大講解的內容,還應增加有關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教材,以職業道德的提升為教學目標,合理的開展課程,調節課程結構。
2.3 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活動
會計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學生具有專業的判斷能力和業務能力。對于初入會計行業的人員而言,往往會因為業務能力不強、判斷能力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現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因此,中職學校對于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要結合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參加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提升其職業判斷能力。例如,學校可安排學生去銀行進行實習,熟悉結算方法,了解有銀行業務的辦理程序,對銀行的出納等工作職責進行學習。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稅務局學習,讓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解有關納稅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偷稅”“避稅”的危害。在學校內,可組織開展會計職業道德的知識競賽等,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3 結語
會計行業中職業道德的缺失將影響會計行業的財務運行,影響國家的資金流通等,會計人員的違規違紀、觸犯法律的事件也將不斷增加,對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迫不及待。目前我國正致力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嚴格的法制經濟干預,同時也需要道德經濟的力量支持。只有人們普遍確立了市場經濟道德規范,法律規范才能得到自覺的實施。上述針對會計職業道德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內容等問題,應進一步加大對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通過課程的完善、活動的開展,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學習,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為學生以后的會計工作奠定基礎,從而提升會計行業的整體職業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 經霞.淺議中職財會專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J].新課程·下旬,2013(5):101-102.
[2] 周紅,林學明.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失及其教育途徑[J].商場現代化,2007(36):79-80.
[3] 楊建芳.論中職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途徑[J].職業,2012(5):124-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