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如何構建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的課堂,成為當前中職教育發展中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之一。比如說大學生暴力傾向嚴重、自殘現象嚴重、漠視生命現象嚴重等。這些現象的頻頻發生反映出了目前我國中職院校學生對自我和他人生命淡漠的現象。就此,該文著重針對這一系列情況進行分析,并針對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期能從總體上強化學生的學習理念,從根本上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 思想政治 教育 生命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c)-0143-02
眾所周知,中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專業人才從而達到促進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的目的。并且,伴隨著最近幾年來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完善,導致我國中職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中職學生在畢業之后迅速的進入到了社會,并成為了社會中最為主要的一大組成部分。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中職學生在社會中的發展情況并不十分理想,少部分存在人自殘、暴力傾向嚴重的情況。就此,該文根據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著重針對這些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以期為中職學生更好的發展提供舞臺。
1 生命化教育的內涵
教育的三個階段被分成為傳授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點化。每一種教育理念都會圍繞著生命教育化進行。并且,在我國已經進入到了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當中。對于生命化教育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很多人在針對生命化概念理解過程中將其理解為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并且是在具體教育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它不僅超越了理念,并且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很好的體現出來。那么,對于生命化內涵的理解是什么樣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生命化教育其代表每個生命的個體存在更健全的可能性。其主要就是培育人對生命的珍愛程度,強化人對生活的認識增強人更美好的生活欲望。
第二,生命化教育是伴隨著著生命自然的教育。將人所存在的個性化力量培育出來,強化人生命中所潛在的能力。堅信每個人心中都存在善念,讓人將美好的特質發揮出來,將人從自然狀態中引導到應然狀態當中。
第三,生命化教育是個性教育的一種體現,其在每個人的身上都能尋找到最佳的突破點。并且,在強調個性的同時意味著教育需要面對不同的特征尊重。
第四,生命化教育是人心靈覺悟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其主要是心靈的覺悟,要求學生能領悟人生的意義。
第五,生命化教育是一種范本教育。其強調要求學生能直面生活,勇于面對考驗和經典,從根本上強化和鍛煉學生的整體感知意識。
2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是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思想政治功能研究的關鍵和重點,是從理論研究到實踐研究的重點環節。其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說明,第一點就是說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受到哪些客觀因素的制約?第二點就是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途徑有哪些,就此,筆者將從以下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
2.1 制約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因素
針對制約生活化教育理念下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因素,筆者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和總結。
首先,從學校角度進行分析。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出了學校道德教育必須要從學生的生命格局當中走出來,回歸于學生本來的生活當中,應該密切關注于學生的生命、個人生命經歷、感受和體驗。教育相關部門過于重視學生的升學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并且,從我國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生命化教育起步比較晚,同時,被提及到教育理念上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導致其隸屬于一個新鮮事物,在學校教育中并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接受。
其次,從家庭角度進行分析。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啟蒙時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在我國,由于父母自己長時期內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自身教育素質融入到了應試教育當中。當我們的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往往會將自身的教育機制融入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進行一種功利性的教育,將孩子的學習成績逐漸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這一教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對生命化教育的接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最后,從社會的角度進行分析。德育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德育教育雖然并不能改變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方向,不能成為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動力,但是它卻在一定程度上對教育效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總的來說,無論從學校、家庭、社會這三個方面的哪一方面都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有利于幫助我們尋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途徑。
2.2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策略
第一,學校教育堅持生命化教育理念。強化教師和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堅持生命化教育理念是實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通過相關載體強化其教育理念和教學根本,傳送生命化教育理念,改變其知識結構進而達到改變學生行為的目的。
第二,構建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是實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保障。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化教育兩支隊伍在教育過程中相互配合和協調一致。雖然說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中滲透了關于生命化教育的內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備生命化的專業知識,不能更好的擔當起生命化系統的教師。教育人員對學生教育,以及管理人員自身由于受到教育背景的限制,所以說,在進行生命化教育過程中,只能夠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才能達到所想要的效果。因此,為了能真正的將生命化教育理念得以落實,筆者認為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課老師這一兼職資源的同時,應該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的生命化教育,從而構建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為實現政治教育功能實現提供保障。endprint
第三,家庭教育。堅持生命化教育理念,這是實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職思想政治功能的主要途徑。相關的教育學家曾表明,學生的任何問題都能夠在家庭中折射出來。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孩子顯得異常重要。筆者認為,在實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家庭教育。就此,筆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的說明。首先,父母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而應該改變將成績作為重視孩子優劣評價的標準。并且,還應該逐漸學會重視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關心孩子內心的需求,將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學習當中,從根本上提高孩子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和認識,避免出現教育失真的情況。
第四,整合社會資源實現生命化教育理念。這是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的途徑之一。任何一種教育都是在一定社會資源的綜合運用中進行的,生命化教育也不例外,它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如果想要實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須要整合社會資源為其提供有利的補充。所謂的整合社會資源就是發揮出學校、社會、家庭在生命化教育中的作用,為生命化教育提供有力的大環境。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的課堂中,實施生命化教育,是一種有益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生命化教育的實施過程中,不斷的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可以積極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不斷的促進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為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在本論文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相關教育單位能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效果,從而達到實現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蔡碧玉.生命化教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9(7).
[2] 郭新法.實施生命化教育.繪制學校新藍圖——鄭州市惠濟一中實施生命化教育特別報道(一)[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1(11).
[3] 胡冬生.政治課堂教學實施生命化教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2(2).
[4] 金仲明.開展主題活動培育優質生命[C]//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2007.
[5] 謝育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課程改革構思[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 2013(1).
[6] 王穎莉.生命化教學理念下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