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
摘 要:中小科技出版社在制定選題規劃時,一般都存在規劃不明確、不嚴謹、執行不力和實際脫節等問題。從出版的目的、規劃的依據、規劃的實施和調整、資源的整合等方面,指出了制定規劃的途徑、方法。
關鍵詞:專業出版 選題規劃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217-02
選題規劃時出版單位一段時期內出版業務發展的藍圖,是出版單位進行選題策劃的工作方針和方向,是提高出版水平、構建圖書品牌,贏得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選題規劃一般分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習慣上,將一年以內的選題規劃稱為選題計劃,而將3~5年的選題規劃稱為中期規劃,5年以上的稱為長期規劃。
選題規劃由文字說明和項目列表組成。文字部分主要闡述出版社的宗旨、圖書定位及依據、選題原則及方法、選題方向和目標、選題實施的重點和措施等。列表部分主要闡述在手選題和計劃開發選題項目的類別、品種和方向等。
該文試圖就出版單位構建選題規劃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初步探討,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規劃的依據和目的
《出版管理條例》中對出版單位的職責要求是:傳播和積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質、有益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黨的17屆5中全會公報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因此,在構建選題規劃整體思路的時候,不能忽視基礎政治理論讀物的出版,不能忽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讀物的出版,不能忽視先進科學技術著作及其普及讀物的出版,不能忽視大眾社會科學文化著作的出版。這就是出版單位的社會責任和其存在價值的具體體現。因此這不是出版社做不做的問題,而是怎么做好、如何做好的問題。
這樣一來,出版社的選題構想,要以推動出版社大發展大繁榮為唯一目標。目前出版社的轉企改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面對當前黨中央大力發展文化支柱產業的歷史機遇,只有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才能在以后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如果我們的選題規劃仍然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小鼻子小眼睛地自我欣賞,缺少魄力與膽識,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出版單位很可能陷入不思進取的慢性自殺境地。
由于歷史原因,科技出版單位一般都依托與某一部委,某一個或者若干個行業。因此,科技出版單位在確定自身選題整體規劃時,戰略選擇上要分三步走:首先要樹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發展思路,深挖內部潛力,把內部資源做透做扎實;其次,要在挖掘整合內部資源的基礎上,積極借助內力向外發展,整合外部資源;第三,建立有自身特點的面向讀者的大眾出版服務體系。
無論是在資源整合過程還是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科技出版單位都要牢牢把握傳播知識和服務作者及讀者這兩個基本點,發揮自己的作品選擇和橋梁傳媒作用,為自身發展積累資源。
2 選題規劃的寬度和深度
由于歷史原因,科技專業出版社的行業背景差異很大:有些出版社依靠的行業基礎規模很大,如機械、石油、化工等幾乎囊括了所有技術專業門類;有些依靠的行業規模居中,如輕工、紡織、建筑等;有些行業基礎規模則相對較小,如航空、航天、核工業、兵器工業等。這些先天性因素或多或少地決定了相應出版社的選題規劃的寬度和深度。
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義上說,科技出版社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好。首先要建立面向本行業各專業的編輯團隊,這樣的專業編輯團隊能夠覆蓋本行業的所有專業門類,先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都撒上種子,解決選題規劃的寬度問題。比如,航天工業領域的技術門類包括:總體技術、推進技術、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與通信技術、遙感技術、材料與制造技術、環境工程、測試技術、空氣動力學以及其他航天技術。出版單位可按照航天工程技術的這種分類特點,制定出版規劃。
其次,在每一個專業團隊里邊,要按照成員的專業、溝通、組織能力等特點分配合適的角色,在選題深度上下功夫。比如:專業技術過硬的,可以多安排策劃選題;溝通能力強的,可以主外,向作者或者機構推銷策劃方案;組織能力強的,可安排某一較大項目的負責人。這樣通過打造科技精品、做好服務、讓作者滿意、讓讀者滿意,進而培養鐵桿作者,以點帶面,將選題規劃向縱深推進。要將每個項選題都看做是自己土地上的一粒種子,出版單位的責任就是要讓這粒種子更好地落地、生根、發芽、成長、開花、結果。
在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后,出版單位不應固步自封,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市場經濟的鐵律就是“不進則退”。此時要想擴大規模,就得整合內外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建立合作共贏的業務渠道。具體來講主要有兩點:一是利用所處行業優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積極與外界相關領域建立互惠合作關系,充分挖掘內部和外部資源的以引力效應,為選題規劃服務。再就是利用自身優勢和民營出版合作,取長補短,合作共贏。
大眾出版的市場廣、節奏快,注重實用性,要求出版社能夠把握當前或者未來一段時期的社會熱點和人們的心理預期(如金融危機、戰爭等熱點以及健康、教育、價值取向等預期)。或者能夠快節奏地滿足當前部分讀者的現實需求,如考試、三農圖書、銷售技巧、旅游指南等。多數科技出版單位在這一領域的優勢不明顯,因此,在發展自身大眾出版力量的同時,和民營書商合作出版不失為一條捷徑。在這方面鳳凰出版傳媒就做的很好。他們不僅將民營書商請進來,而且還派人到民營書商哪里學習鍛煉,這種低姿態的發展思路體現了他們對市場經濟的充分理解和把握。
3 選題規劃的實施和調整endprint
再好的選題規劃也只是出版單位一個方向性的、綱領性的行動路線圖。要產生理想的效果,還得把路線圖和行業現實背景結合起來,讓路線圖落地生根。在此過程中,出版單位要牢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即傳播和服務。比如,可以按照行業的技術類別分類策劃選題項目、按照行業人才崗位配置策劃選題項目,在此基礎上,跟蹤本行業內的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和重大技術工程項目。以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為本,將他們的先進思想、技術成就及時傳播到相關讀者群中。
比如金盾出版社,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經歷了3個規劃發展階段。建社初期,他們的選題規劃主要集中在實用性科技圖書,讀者對象定位在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村和部隊基層讀者。這種規劃思路,契合了金盾出版社所依靠的解放軍總后勤部所覆蓋的汽車、養豬、蔬菜種植、食品加工等部隊后勤保障業務,將部隊的實用技術轉化傳播到民用領域,尤其是農村的廣大市場。
在打好出版基礎的條件下,金盾出版社開始了第二階段的選題規劃,即依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建立獨具特色的專業品牌優勢。總后的后勤保障工作面寬、軍地通用技術性強、軍地兩用專業人才多,涉及衛生、交通、農業種植、養殖、營房建筑、食譜烹飪等多個專業領域。相應的選題規劃覆蓋了生活、醫療保健、種植養殖、家電使用及維修、汽車維修等。
內部資源深度挖掘后,金盾出版社沒有停留在已取得的成績上,而是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出版總體規劃的內涵。他們緊跟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步伐,在總結前期出版經驗的基礎上,研究讀者需求的變化,提出了“上品種、上規模、上檔次、上新領域”的新的出版規劃。這樣的發展思路,不僅鞏固了已有的出版領域,還擴充了少兒、法律市場規模,贏得了市場的尊重。
4 資源的積累、整合和轉型
出版單位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存在規模和效益的矛盾。在某一領域內的市場容量一定的情況下,擴大規模就意味著單品種銷量的下滑,從而導致相對生產成本的上升。這時候就需要在本單位已經積累的出版資源上下功夫。在利用積累的資源方面,國內出版社目前還沒有一家能與藍登書屋相比,藍登書屋的掌門人曾經這樣評價自己:“藍登書屋的可供書目是如此的強大,以至于今后20年內哪怕是關門大吉,藍登所賺到的錢肯定比現在還多,就像在人行道上彎腰撿金子那樣容易”。
中國宇航出版有限責任公司的《導彈與航天叢書》共155冊,由一百多位本行業學術帶頭人歷經十余年編撰完成。但是由于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書中有些素材和技術手段已經過時,比如電子管電路、部分晶體管電路等已被當今的集成電路所取代。但是,大部分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還在時間當中得到應用,因此,在征得原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對這套叢書進行了修訂再版,最大限度利用了社內資源,縮小了出版周期,獲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出版業歷史發展的經驗表明,出版單位之間的差異并不取決于對出版資源的占有,而是取決于對出版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
比如,中信出版社,善于利用、挖掘、整合社會資源,并不斷創新資源整合思路,成功地打造了財經類圖書品牌,并以此帶動了其他類圖書的出版和銷售。
再如,21世紀出版社,雖然地處內陸省份,但在全國同類出版社的排名中也進入了前2名。與發達地區的同類出版社相比,該社并無資源優勢。但是,該社在整合資源上下功夫,從經營作品轉向經營作家,將經營目標瞄準了全國一流的作家。用富有創造性的思路挖掘作品的內在價值,并把文本與活動結合起來,在精心制作文本的同時,組織開展有影響的活動,未圖書銷售培育和營造市場。著名作家鄭淵潔的“皮皮魯”系列,在某出版社呆了了10年,出版了十多個品種,總銷售不到30萬冊。該書被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拿到版權后,經過思路創新、資源整合,形成了8大系列、70個品種,總銷量達1700萬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