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洋+朱韶紅
摘要:文章從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借助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結合高中化學教學的部分內容進行創設化學情境,構建活力課堂的實踐和總結,對創設化學教學情境進行了探索,希望能夠對高中化學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開展情境式教學積累經驗和提供借鑒。
關鍵詞:情境創設;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1-0056-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20
“美國最佳教師”雷夫曾經說過:你決定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要想,它對你的學生有沒有幫助。經過十幾年的教師生涯,我們認為這一點對所有教師都是受用的。那引申到我們的化學教學,究竟什么樣的化學教學才是對學生有幫助的,筆者認為應該取決于以下幾點:1. 化學教學能不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2. 化學教學能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3. 化學教學能不能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4. 化學教學能不能引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那么,如何才能達到以上的要求呢?我們認為,教給學生有真實意義的化學、有背景情境的化學、有趣好玩的化學、有實用價值的化學、有責任感的化學才應當是我們每位化學教師的責任。那么,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如何來創設化學情境,創設什么樣的情境才能讓課堂更加真實?
一、情境資源庫的建立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好的教學水平,好的想法,但是缺乏有用的、適合的資源也是不能實現一節好課的目標。首先,要做好平時的積累工作。相信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要上公開課或者評優課了,想在課堂中創設一些化學情境,能夠讓課堂更加精彩,學生更加活躍,但是苦于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情境,很著急,此時才想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已經為時已晚了,如果我們在平時就能注意積累,那么用到時就可以隨時拿出來了。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隨時用心去觀察、去捕獲有用信息。我們看報紙、看電視的時候或者在實際生活中親身經歷的與化學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及時地進行記錄、搜集,可以是筆記、拍照或者攝像。而且現今的手機功能非常強大,完全可以做到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比如,我們看到報紙上一則新聞:某日,一輛裝滿液氯的火車在公路上傾翻,發生氯氣泄漏,消防人員立即趕到對現場人員進行了緊急疏散,讓老百姓躲避到高處,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最后對現場進行了噴灑石灰的處理。像這樣的新聞就屬于我們的搜集范圍,我們就可以進行記錄或者拍照。
其次,要對平時搜集的資源進行整理、整合。因為平時只是對有用信息進行搜集,而如果到我們要用的時候采取一個一個找,這樣一定會很麻煩,浪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就要定期對資源進行整理。我們可以借助于電腦,將平時所搜集的資源按照資源的呈現形式(文字、照片、視頻)和對應的知識點進行分門別類,放到各個文件夾當中,這樣,我們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到對應的文件夾去尋找,大大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還要把情境資源和課堂教學進行銜接。資源就如同原料,在把他變成成品之前,還需要進行預加工。這里的預加工就是把情境資源和課堂教學的知識點進行銜接。我們可以利用平時的空閑挖掘每個情境資源所關聯的化學問題。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那則液氯泄漏的新聞,我們就可以從中挖掘出如下信息:氯氣易液化、氯氣的密度(與空氣比較)、氯氣溶于水的性質、氯氣與堿的反應等。然后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問題的設置。這樣,備課時就可以信手拈來,進行情境的創設了。
二、創設有效情境,構建活力課堂
一道菜,準備好原料后還需下鍋,才能制作出好菜。那么如何創設情境,創設什么樣的情境才能有效地構建活力課堂呢?活力課堂的標準是什么?筆者以為應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教師有激情、學生有興趣、師生互動勤、學生探究多。要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就必須創設有效的情境,來構建活力課堂。
1. 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想學
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又高于生活,但最后知識又要服務于生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聯系實際生產生活,要交給學生有真實意義的化學,有實用價值的化學,引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讓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的人,所以我們創設的情境要有生活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有用,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脫離實際的,這樣的知識學生學起來才更有主動性。比如:在《蛋白質的性質》一節中,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討論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消毒措施:游泳池用硫酸銅消毒、家里用煮沸消毒、醫院用紫外線消毒、自來水用高錳酸鉀或者氯氣消毒、標本浸泡在福爾馬林中、打針前用酒精棉球擦一下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所了解或接觸到的,所以一下子就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導到蛋白質變性的性質的講解中去了。
2. 創設趣味情境,讓學生樂學
高中的學生雖然在生理上已經基本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很多時候還存在著小孩子脾氣,經常會意氣用事,只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做事,學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能夠多考慮到趣味性,讓學生不覺得枯燥,在學習中能感受到快樂,學習的效率自然也要高得多,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比如:在《金屬鈉的性質和應用》這一節,可以先以一個小魔術“滴水點燈”來進行情境導入:事先在酒精燈燈芯中藏一小塊金屬鈉,首先進行一些鋪墊和渲染(水火不容),但是接下來告訴學生將是見證奇跡的時刻,用滴管向酒精燈上滴2-3滴水,酒精燈被點燃。這一刻學生們都很興奮,也一定非常好奇,于是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揭秘——金屬鈉的性質。有了這樣的一個開頭,學生的情緒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帶著趣味性、帶著神秘感、帶著好奇心,這樣的一節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3. 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善思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會問,有疑才會思。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巧設質疑與矛盾的問題來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去自主質疑,從情境中發現問題,大膽提問,仔細思考,合作探索,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究獲取知識。這樣學生往往在自主思索、探究中不但獲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2010年全國高中化學優質課觀摩評比中來自海南的李煒老師的《認識金屬鈉》這節課,李煒老師就是首先播放9月28日發生在重慶火災的視頻,引入金屬鈉,學生觀看后,順勢提出幾個問題:1. 火災中金屬鈉的出現為什么會令消防人員感到害怕?2. 鈉遇到水會有什么危險呢?3. 鈉遇到水為什么會發生爆炸?這3個問題逐步遞進,一環扣一環,不但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同時也一步一步推進問題的深入,最后就圍繞第3個問題進行探究,為什么會爆炸,學生經過理論分析后得出爆炸的原因:(1)反應放熱;(2)產生氣體,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實踐探索,最終歸納金屬鈉的性質。這樣一節課突破常規,沒有按照一般的元素化合物的講法,而是通過設置情境,引入問題,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去探究,通過圍繞一個問題、一個實驗將這節課推向高潮,將學生的自主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節課容易,但要上一節能讓學生真正得到幫助,既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新知,又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能力提升的課,構建一個新型的活力課堂,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總結,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教師的價值——“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參考文獻
[1] 李瑋. 情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2] 劉興盛. 分類創設化學情境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J]. 新課程導學,2012,(17):52
[3] 方婷. 化學教學情境創設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4] 張小菊,王祖浩. 化學課堂教學情境的評價研究——基于化學“優質課”教學情境的分析[J]. 化學教育,2013,(3):27-32
[5] 蔡淑田,王俊峰. 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探究[J].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2):107-109
[6] 汪國富. 化學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策略探討[J]. 數理化學習,2013,(6):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