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談威信縣歷史文化資源現狀與開發

2014-11-11 16:21:08吳仕鳳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7期
關鍵詞:資源開發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家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及重視,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成為了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核心問題。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威信縣,需著眼發展,有必要對威信縣歷史文化資源現狀進行了解,并對資源開發進行探討研究。本文藉此,希望對威信縣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威信縣;歷史文化;資源開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極大地豐富、滿足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解研究十分重要。

一、威信縣歷史背景及資源簡述

本文擬以歷史文化名城——威信縣為例,對其資源現狀和開發進行了解及探究。威信縣位于云南省東北部,地處云貴高原北緣和四川盆地南緣過渡地帶,南接鎮雄縣,西連彝良縣,北毗四川省筠連縣、珙縣、興文縣,東鄰四川省敘永縣并與貴州省畢節縣隔赤水河相望,縣境東南角的水田鎮素有“雞鳴三省”之稱[1]。全縣東西最大橫距57km,南北最大縱距36.6km,總面積1400平方公里,境內海拔480—1902米之間,世居漢、苗、彝、白、壯等民族,現有總人口43萬人。

威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早在遠古時代,威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考古工作者在境內先后發現新石器遺跡5處。出土石斧、石鑿,骨針等物。勤勞勇敢的古代先民,在威信境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無論是西漢銅洗還是魏晉銅鼓,都閃爍著歷史文化的光輝。扎西鎮石坎村邱家溝出土的恐龍化石、扎西原光明小區(現在的火電小區)出土的犀牛、劍齒象化石、長安鎮瓦石村“僰人懸棺”讓我們透過神秘的輕紗,看到了名城扎西渾厚的歷史資源。

1935年2月,中央工農紅軍長征途經昭通,中共中央在黨和紅軍面臨生死抉擇的重要時刻,在威信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扎西會議”,徹底擺脫了“左”傾“冒險主義”和“教條主義”對我黨我軍的嚴重束縛,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扎西因之而成為紅色的土地、光榮的土地。會議會址也成為了本地豐碩的旅游資源之一。除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外,還有天星國家級森林公園、大雪山原始森林、水田果哈峽、天臺山溶洞、觀斗山石雕群等系列自然景觀,無不構建起威信作為云南第一批風景名勝區旖旎風光的深厚內涵。作為滇東北的“綠色明珠”,森林覆蓋率達47%,有樹蕨、珙桐、禿杉等十多種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植物。

認清歷史文化名城扎西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現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合理開發利用,是當前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威信縣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分析

隨著普查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了及時的保護和管理。

迄今為止,全縣共發現歷史文化資源景點108處,其中“瓦石僰人懸棺”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西會議會址、水田寨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觀斗山石雕群、鐵爐紅軍標語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西紅軍烈士陵園被民政部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并于1996年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扎西會議會址被公布為“第二批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威信縣被公布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2004年,威信縣被納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規劃[2]。受省級以上保護的歷史文化資源占昭通市的36%。上規模、上檔次、有影響,是威信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特點。

威信縣歷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分布面廣。

1、革命紀念建筑

扎西會議會址。位于縣城扎西東北隅,原為江西會館。清咸豐六年建。1935年2月9日,中央工農紅軍長征途經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扎西會議”,為中國革命開啟了新的篇章。會址依山而建,木結構建筑,占地4686平方米。主房通面闊16米,通進深9.2米,高約9米,與右側總司令部駐地舊址呈直角。址前壩內豎一旗桿,距旗桿40米處為紅軍第四局路居舊址。

水田寨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在縣城東南40公里處,水田鄉水田村境內。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穿架式木結構建筑。門窗上雕飾花草,故名花房子。舊址坐南向北,面闊三間,通面闊13.8米,進深8米,高約6.6米,占地面積2660平方米。1935年2月5日,黨中央及軍委縱隊進駐水田寨,司令部駐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在花房子召開常委會議,由張聞天代替了博古黨內負總責,完成了遵義會議上未能解決的組織領導問題。

莊子上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在威信縣城東南20公里處,石坎鄉石坎村境內,坐南向北,背靠丘陵,面臨廠丈河。1935年2月6日至8日,中央紅軍集結于石坎子,司令部駐莊子上[3]。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莊子上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并制定了新的戰略方針。舊址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穿架式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540平方米。主房面闊三間,通面闊14.4米,進深10米,高6.6米,與左右兩廂組成三合院落。

鐵爐紅軍標語。在威信縣三桃鄉魚洞村,距縣城約50公里。標語保存于一民居建筑上,尚存52條。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成立后轉戰于川、滇、黔邊廣大地區,履行掩護主力紅軍北上的職責。4月,游擊隊進駐鐵爐,廣泛宣傳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在鐵爐書寫了大量標語。鐵爐紅軍標語歷經幾十年風雨,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扎西會議紀念館。位于扎西縣城東北角,從1977年落成開館起,扎西就拉開了紅色旅游閃亮登堂的序幕。30多年來,扎西會議紀念館利用其特有的紅色文物資源和“雞鳴三省”的地理優勢,開展了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工作,使教育面覆蓋全縣,并輻射川滇黔地區,進而影響全國各地。接待了來自中央到地方的老紅軍、老干部、各級領導干部及來自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的廣大觀眾游客,并接待了來自日本、瑞士、英國、德國、新加坡、保加利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國際友人及港澳同胞、海外華僑等共計達300多萬人次。2009年,為進一步打造以扎西會議紀念館為龍頭的紅色旅游品牌,充分發揮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獨特優勢,在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縣委、縣政府多方籌措資金近2000萬元,將扎西會議紀念館在原址拆除重建。重新正式對外開放的扎西會議紀念館,外部裝飾充分體現大氣和簡略的原則,內部充分運用聲、光、電及相關現代科技手段,高標準、高質量呈現當年中央紅軍長征過扎西并在此召開著名的扎西會議以及發展的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和云南游擊縱隊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殊死斗爭的情景陳列布展,其建筑面積達3520平方米,各種功能設施齊全,是威信縣紅色旅游的最大亮點。此外,尚有扎西紅軍烈士陵園、殷祿才故居等革命紀念建筑十余處。

2、古遺跡

全縣計有古遺跡11處,其中化石遺跡6處,新石器遺跡5處。

石坎邱家溝。19世紀70年代,貴州地質隊在對石坎邱家溝的地質勘測中發現恐龍化石,發掘出完整恐龍骨架,分裝20余箱;扎西兩合巖。威信縣縣考古工作者在兩合巖溶洞發現熊貓、馬鹿牙齒化石及新石器時代的骨針,現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館。

扎西穿山洞。1981年,在山洞左側石壁下出土犀牛、熊貓、劍齒象、乳齒象等動物化石。

扎西原光明小區(現火電小區)。1999年6月,在小區施工現場出土大量劍齒象化石,縣文物管理所及時征集下頜1件、頭骨1件、上臼齒牙床3件、脊椎12件、腿骨2件和象牙2件入庫。

扎西工商小區。1977年建魚池時,出土鹿角化石;1980年,修建冷凍庫施工現場出土劍齒象大骨3根、牙齒40枚。

扎西營盤山。1982年當地居民修房炸石,在石縫中發現犀牛、劍齒象化石10余件。

羅布郭家墳。1984年出土石鑿1件,重85kg,長15cm,寬1.7cm,厚1.2cm,鑒定為三級文物。鑿石質,為灰綠色灰巖,堅硬,通體磨光,刃部極為鋒利。

上述遺跡除光明小區(現火電小區)、工商小區因施工被毀外,其余未受破壞。

此外,在舊城沙壩、馬鞍和扎西兩合巖、龍洞坡分別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各1件,入藏編號為威D1-威D4。

3、古墓葬

威信古墓葬分布極廣,清至明代見多。除舊城鎮境內現存大量西漢墓群外,長安瓦石、舊城舊洞的懸棺葬引起了省內外考古工作者的極大關注。

大茶樹漢墓群。1982年,威信文物工作者對古墓群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較明顯的墓葬20余座。墓均建于土坎上,排列密集,分布范圍南北長46m,東西寬31m,總面積約1400m2。當地農民在耕作工程中先后挖出銅釜,銅洗、銅鼓等物。漢墓群被公布為縣級保護單位,得到了合理保護。

蓮花山“仙人”墓。墓八座,六座被流土覆蓋,幸存二座,空墓。建于明代。墓壁上雕刻花草、云龍紋、麒麟、蝙蝠等精美圖案。傳說是能“日行千里、肩挑千斤”的名叫趙八斤的“仙人”為自己所建。

瓦石懸棺。分布于長安鄉瓦石村白虎崖和棺木巖巖壁上。白虎崖懸棺已全部墜落,僅存置棺木的木樁27根。棺木巖原存7具,1946年墜落2具,1957年人為破壞2具。1988年,縣文物管理所復制4具。2000年9月,由奧地利ARCH文化保護基金會出資,香港中國探險學會、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省考古所、昆明民族文化與自然保護中心組成考察隊進行實地考察、保護、搶救性清理。經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碳14測定,瓦石懸棺年代屬唐代中期,為五溪蠻葬,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洞懸棺。分布于舊城鎮舊洞一筆直陡峭山崖上,尚存2具。崖上存多處天然洞穴,棺木放置于洞穴內。經初步考證,時代為明代,為僰人所葬。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2003年3月對懸棺進行調查清理。2013年9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郭將軍墓。在羅布鄉郭家墳境內。保存完好。建于明代。墓碑頂上部橫書“御葬”二字,中下部書“萬歷已未年季冬月吉旦(一行)皇明敕封明德朗始祖郭公字明耀號昆山諱朝陽八十翁祖之墓(二行)咸豐八年戊午十月中浣日復建(三行)”。明神宗朱翊鈞派大將郭明耀征剿少數民族叛亂,在今鎮雄縣將軍坡兵敗被俘,被五牛分尸。有“腳葬水欄桿(宜賓)、頭葬將軍坡(鎮雄),身葬郭家墳(威信)”之說。

除上述古墓葬外,威信境內還存許多烈士墓,如曹德欽(紅軍三軍團六師師長)烈士墓、徐策(紅軍三軍團五師政委)烈士墓等。

4、古建筑及宗教活動場所

威信現存古建筑為數不多,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永平橋。在林鳳鄉林鳳村。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現保存完好。橋為石拱橋,橋身用青砂石,橋面呈弧形。橋拱額前后貫穿雕刻一巨型飛龍,順河流方向奔騰而出。橋拱正中懸掛一把鐵制“斬龍刀”。橋面寬4.4m,拱高9.6m,總長29.1m。

羊梯巖古道。地處羅布鄉簸火與花椒壩間,地勢險絕。古道為光緒二十七年用人工在崖間開鑿而成,現存遺跡80余米。古道沿崖壁筆直向上延伸,頂端如入天庭。

天寶寨城門。天寶寨,即舊城鎮古名。城門建于明代,高3.2m,寬2.6m,為石拱門,用打制精細的青砂石堆砌,保存完好。城門右上側有一棵黃桷樹,樹齡約600-700年,古樹枝繁葉茂,根部盡露,盤繞于城門頂上,有如懷中攬月,為舊城古鎮一大奇觀。

舊城觀音寺。始建于明代,歷經多次維修。寺由觀音殿、大雄寶殿及左右兩廂組成四合院落。占地750㎡。觀音殿為單檐廡殿頂,穿架式木結構建筑。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筑。寺內現存清代石雕造像39尊,雕刻技藝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扎西文閣。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1984年,威信縣人民政府撥款維修。閣為寶頂式三重檐歇山頂,穿架式木結構建筑,通面闊16.5m,通進深14.3m,高約17m,占地面積近400㎡。

同登山廟。位于羅布鄉新莊村與三桃鄉新芬村交界處。清道光二十四年,建三皇殿。同治年間,進行大規模擴建,新建九重寶殿。民國年間,數次維修,擴建為十二個殿堂,并在山門前建成寫字亭。殿堂自下而上,依山勢而造,上下綿延相連,氣勢磅礴。現保存完整。

高田白水廟。始建于明代,清乾隆38年進行大規模維修。廟由主殿和兩配殿組成。主殿為三重檐歇山頂寶頂,穿架式木結構建筑,在明間正中屋面上起重檐歇山式寶頂。白水廟是紅軍川南游擊隊曾經駐宿的地方,尚存游擊隊標語18條。廟已被公布為市級保護單位,得到妥善的保護和管理。

舊城觀音寺、扎西文閣、同登山廟、高田白水廟等古建筑是威信重要的旅游資源,同時,也是重要的合法宗教活動場所。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四座寺廟每年接待游人墨客、善男信女達萬余人次,即發展了旅游業,促進地方經濟騰飛,又加強了統一戰線,落實了民族宗教政策。

5、傳統建筑

威信農村傳統民居除少數草房外,大多數為瓦房。民居多為單檐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兩山面及后檐墻用竹夾壁。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傳統民居建筑逐步被鋼混建筑所代替。但我縣許多傳統村落還保存著原有的建筑風格。如我縣水田鎮灣子苗寨陶氏老祖房、雙河苗族彝族鄉后房苗寨雕花四合院等。

威信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歷史文化名城扎西的重要標志。歷屆縣委、政府把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納入了議事日程,保護經費得到了落實,資源所處的外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目前,一支20余人的文博干部隊伍戰斗在資源保護第一線,在對縣境內資源進行補查的基礎上,深入實地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對資源進行搶救性維護,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6、碑刻及石雕

威信現存碑刻多屬清至民國時期的產物,數量達數百塊,但具有一定史料價值的為數不多。

會銜告示碑。在舊城小學大門外左側一古榕樹下。中部自上而下開裂。此碑為清代鎮雄州、尋甸州聯合刻立的告示碑,高1.4m,寬0.72m,青砂石質,碑文從上自下書寫,16行,行9-43字不等,537字,記述了當地民眾對官府衙門腐敗強烈不滿,聯名向上稟呈諸多問題,引起州府重視,決定整頓吏治,特別是司法腐敗,并要求在各處要道刻石公告于眾,便于民眾監督檢舉。

通曉喻事碑。在舊城鎮舊城辦事處園田一土坎上。保存尚好。碑高1.7m,寬0.67m。碑文自上而下書寫,13行,行14-39字不等,共436字。碑文指出清代光緒年間,“滇省夫馬最為民害”,于是云南總督告示各地將夫馬局一律撤除,禁止各級衙門強行苛派,違者定嚴辦治罪。此碑反映了光緒時期部分歷史背景,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

觀斗山石雕群。在威信縣高田鄉新華村,距縣城44公里。時代為明末清初。曾建有九個殿堂廟寺,數次被焚。民國13年,川滇民眾籌資復建寺廟,恢復殿堂。文革期間,廟被折毀。1988年,威信縣文物管理所對幸存石雕進行清理,計有石雕造像63尊,碑刻12塊,井口石柱8根,柱礎40個,香爐5個,石獸24個。縣文物部門對石雕群進行了有效的保護和管理。

7、傳統節日

威信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花山節、端午節和吃新節(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

春節是威信人的重要節日。春節來臨,老區人民張燈結彩,殺豬宰羊,呈現出熱鬧、興旺、幸福、富足景象。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縣文體廣電旅游部門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龍燈、獅燈、花燈相繼出場,走街串巷,辭舊迎新;大型文藝晚會現場,人頭攢動,掌聲如潮。處處鶯歌燕舞,家家歡聲笑語。

花山節是威信縣苗族同胞一年中最為盛大隆重的節日,又稱“耍花山”和“踩花山”。花山節的時間與春節同步,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苗族同胞身著節日盛裝三五成群,攜老帶幼聚集到花山上,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姑娘小伙跳起歡快的蘆笙舞,歡聲笑語響徹山村,昔日寂寞的山村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五月初五,威信人民都要包粽子,稱肉打酒,備辦豐盛的筵席。席間要飲雄黃酒,據說可消毒和防止蚊蟲叮咬。一旦到了端午節,年輕婦女一般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送些糖、酒之類的禮物,俗稱“送節”。

吃新節又稱“七月半”,時間為農歷七月十三。據說吃新節為“陰節”。“七月半,鬼亂串”所以家家戶戶等到七月十三日,都得備辦酒席,供祭祀之用,同時燒錢納紙,表達對已逝之人的哀思。

三、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探討

歷史文化資源是古代先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它具有長期使用或不斷重復使用的價值,開發不當或開發后管理不善將會導致被破壞和毀滅。因此,在資源開發工作中,必須堅持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以保護為前提,開發要注重保護。只有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才能更好地開發利用,造福子孫后代。

1、立足陣地,廣泛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威信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歷史條件。目前,一個以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會址為中心,覆蓋全縣城鄉的愛國主義教育網絡已經形成。為加強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我縣文體工作者發揚紅軍艱苦奮斗的精神,頂風雨、冒烈日,足跡遍布全縣各地。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管理規劃。對瀕臨毀滅的資源景點,采取多種渠道籌集資金,進行搶救性維護。全縣年均投入資源維護費達40余萬元。在搞好保護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合理對資源進行利用。各資源景點充分發揮陣地優勢,吸引成千上萬的中外觀眾前來參觀。全縣歷史文化資源景點每年接待觀眾達20萬余人次。觀眾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對歷史文化資源景點進行認真了解,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無疑,接受了生動、直觀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正是這些珍貴資源的潛移默化作用,才有了無數中外人士徒步重走長征路的壯舉。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參觀歷史文化資源景點的觀眾中,青少年占30%。資源景點是他們樹立遠大理想,陶冶美好情操的生動課堂。每逢節慶日,他們成群結隊前往各地,自覺接受教育。資源保護管理人員不失時機地走進課堂,利用圖片、文字材料對學生進行了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文化資源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2、發揮優勢,促進旅游業向前發展

在云南省建設文化旅游經濟強省的背景下,各地州縣紛紛采取政策與措施加大旅游開發力度和加強旅游市場營銷。威信作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經濟結構單一,嚴重阻礙了社會的全面發展。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制定了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興縣的宏偉目標。但是,由于威信旅游起步晚,在旅游市場上知名度不高,成規模的旅游景點尚未形成,加之交通條件落后,在旅游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發展旅游業,必須依靠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嚴格按照“原址、原貌”原則搞好資源保護管理的同時,加強配套景點建設,逐步形成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的旅游網絡。在追求旅游經濟指標增長的同時,不能不考慮對自然環境和民族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強調和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傳統的保護,對威信旅游業發展建設也是一種壓力和挑戰,必須非常慎重地科學地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只有依托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資源,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保護,讓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風景旅游景點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威信旅游成為朝陽產業。

抓住機遇,知難而上,開發歷史文化資源,促進名城經濟騰飛,把威信建設成為滇東北一座風光秀麗、民族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的旅游名城,真正享有“紅色圣地、綠色家園”的美譽,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黃訓華等.威信縣經濟社會發展與土地利用關系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5.

[2]林云龍等.威信縣名木古樹保護管理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10.1.

[3]周道才.偉大轉折之后的新起點——論扎西會議[J].云南檔案,2004.5.

作者簡介:吳仕鳳,女,1977年2月7日生,云南威信人,畢業于云南省委黨,校(函授)本科法律專業,現在威信縣文物管理所工作。

猜你喜歡
資源開發
離心運動低成本趣味實驗資源開發
“關鍵時刻”理念下的微課設計與制作
論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36:31
淺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11:01
民族傳統體育觀光化開發模式構想
武術研究(2016年7期)2016-12-15 09:26:50
贛儺藝術文化資源開發與當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10:25
利用鄉土資源有效開展鄉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些思考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分析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2:25:06
數字媒體技術介入地方性博物館資源開發討論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23:43
徐州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50: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天堂av免费|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国产在线97|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第一页亚洲|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二区| 欧美a在线看|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va|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色综合成人|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欧美日韩18|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自拍另类|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色图另类|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国产理论精品|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91啦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午夜日b视频| 精品国产网|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久黄色片|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97狠狠操|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swag国产精品| 91亚洲国产视频| 久久福利网|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欧美国产视频|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本精品视频|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