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井噴式增長的同時,平臺跑路及壞賬風險也開始集中顯現。但隨著監管細則出臺的臨近,以及國資系、金融機構系的加入,期望獲得長期發展的P2P平臺拉開了行業自律的序幕。
曾有人戲言:“只要有5000塊錢和一個服務器,就可以創立一家P2P公司。”2013年,隨著余額寶的爆發,互聯網金融開始發威,P2P平臺也如草遇春風,蔓延開來。硬件門檻低,加之市場需求旺盛,監管滯后,用“野蠻生長”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2014年,P2P市場依然保持加速成長態勢,但“無門檻”、“無標準”、“無統一數據”的狀態依然未有改變。另一方面,伴隨行業的井噴式增長,平臺跑路及壞賬風險也開始集中顯現。綜合分析過去一年跑路的P2P平臺,多數具有運營時間短、高收益秒標多等特征,涉嫌詐騙、建資金池等非法行為,少數平臺則是因經營不善而遭市場淘汰。而紅嶺創投遭遇1億元壞賬,創下P2P有史以來之最,也令壞賬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各方開始積極探討P2P平臺是否適合涉足大標項目。
不過,濾出種種刺耳的不和諧音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感受行業發展的主旋律:P2P行業正進入淘汰整合期,即將邁入有序發展的新篇章。
大資本進駐
創業“草根”氣息淡化、大資本進入,成為2014年P2P平臺行業的典型特征之一。公開信息顯示,目前銀行系P2P平臺數量已達7家,其中,國開行在江蘇、陜西兩省參與發起開鑫貸、金開貸兩家平臺。此外,2014年以來,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已有十多個國資P2P平臺上線(附表)。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國內至少有近19家P2P平臺獲得了融資,融資金額基本都在1000萬元以上。9月12日,深陷巨額壞賬門的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其官網論壇中發帖表示,將進行8億元融資,這是其創辦5年來首次計劃引入風險投資。
由此,P2P平臺形成了互聯網巨頭系、金融機構系、跨界上市公司系、國資系、風投系等幾大陣營。
另一廂,起步較早的“草根系”平臺也急于尋找可傍的大樹,8月,愛投資和人人聚財先后被“投資方”撇清關系而陷入“羅生門”。愛投資稱與民政部下屬的中援應急投資有限公司合作,人人聚財則高調宣布獲得博時資本注資,后均被對方否認??磥恚瑥姶蟮谋尘叭允荘2P平臺獲取民眾信任的最佳途徑。
收益率下降
隨著監管細則出臺的臨近,以及國資系、金融機構系的加入,期望獲得長期發展的P2P平臺開始了行業自律。
9月,百度(BIDU.NSDQ)著手清理不良平臺,要求P2P綜合利息不得高于年化18%,并符合國家關于民間借貸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其要求的最后整改日期為9月12日,否則給予推廣下線。
受多方影響,P2P網貸平臺的綜合收益率一路走跌。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行業收益率在2014年2月達到22%的高點后,連續6個月下滑。8月,監測的1357家平臺綜合收益率下跌至17.46%,預計年底會跌破17%。
從目前運營較為穩健的平臺來看,收益率普遍不高,其中,銀行系背景平臺綜合收益率最低,僅略高于銀行理財產品,在5.7%-7.5%之間;其次是國資系;上市公司背景平臺相對較高,在12%-14%左右,但仍低于行業平均綜合收益率。
“高風險、高收益”這一亙古不變的投資真理,在互聯網時代依然有效。隨著風險的逐步暴露,投資者會尋找更安全的平臺,P2P投資集中度將會走高,行業進入優勝劣汰的整合時代。
政策日趨明朗
如果說2013年P2P平臺們還有被叫停的擔心,2014年則迎來了政策暖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表態明確了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立場。
2014年4月,國務院決定由銀監會牽頭承擔對P2P行業的監管和研究,P2P監管歸口問題得以確認。9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江蘇調研時指出,P2P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關鍵部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規范民間借貸。P2P行業的發展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銀監會經過多次企業調研后,提出P2P網貸平臺的監管思路,明確了合理設定業務邊界的四條紅線:一是要明確平臺的中介性;二是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且在實現行業規范之后,銀監會與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或將開展資金托管業務。
8月,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在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圓桌會議上,進一步細化了P2P監管的五條導向。首先,要“明定位”,P2P機構是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自身不承擔信用轉換、期限轉換、流動性轉換的職能,P2P公司應當“不碰錢”。第二,P2P機構應與客戶資金嚴格隔離,實行獨立第三方托管。第三,“有門檻”,P2P機構應具備一定的從業門檻。第四,“重透明”,面向出借人的充分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第五,“強自律”,鼓勵行業自律規定,及時推廣行業最佳實踐。
行業領頭軍有望擔重任
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事物,各國對其監管都處在摸索中。這其中英國的做法更值得借鑒。英國三家最大的P2P公司聯合成立了行業協會,在年利率、標準化違約率的計算口徑與合理披露等諸多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此基礎上,行業協會設計了一套合理的監管框架,并將其提交給英國政府,要求政府對行業進行監管。對三家企業來說,政府監管會為他們設計的這套體系增加公信力。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對這一提案進行評議后,將其上升為議案交給大眾評判,最終于2014年4月簽署生效。
中國的金融生態與法律體系雖與歐美不同,但在互聯網金融這一創新領域的監管上,政府表現出鼓勵創新的態度。“還是支持鼓勵創新,同時要求大家注意防范風險,監管上應該保持靈活度和容忍度,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穆懷朋表示,對這種新型的業務形態,監管機構需要一定的觀察期、積累一定的數據。
早在2013年12月,由央行下屬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牽頭,與75家機構共同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這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最高級別的行業自律機構。75家機構中就包括了翼龍貸、宜信、拍拍貸和陸金所等10家P2P平臺。當時就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該專業委員會將對這10家平臺的模式和發展進行跟蹤觀察、研究,并以其作為藍本,探討制定P2P行業相關標準。另據報道,北京市正在籌建網貸行業協會,期望以行業自律的形式給P2P平臺的發展設置標準。
騰訊財經透露,2014年9月1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持召開了互聯網金融閉門會,就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創新監管聽取了各方意見。綜合各方消息,監管政策即將落地,而監管標準很可能來自目前行業內企業的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