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迪昌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供電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通過分析現階段供電企業安全用電管理和服務的現狀,提出了改進用戶安全用電管理和服務的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供電企業;安全用電;電力用戶;電氣設備
中圖分類號:TM92;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93-02
電能是保證生產、生活和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的關鍵因素。提高用戶的安全用電意識,進行科學的用電管理和改進相應的服務方法,對減少電氣事故、保護人民的財產安全和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1 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和服務現狀
1.1 電力設備老化嚴重
目前,電力系統的部分電力用戶存在僥幸心理,自認為不會出現電力安全事故,不重視安全投入。有些工業電力用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仍舊在使用老舊設備。老舊設備因運行時間較長,缺乏適當的維修、保養,且沒有經過定期的預防性試驗,導致其故障率極高。據統計,以南海區的電力用戶為例,該區多數電氣設備在預防性試驗中的超期率超過了60%.此外,還有一些電力用戶的配電室中依然在使用20世紀90年代生產的開關、斷路器等配電設備,加之其輸電線路老舊,且繼電保護裝置的靈敏度較低,無法滿足安全用電的要求。老舊設備只要能夠正常運行,部分電力用戶就不會考慮對其進行更新或淘汰,出現故障時也只采取維修的方式,這種情況很難滿足安全用電的要求。例如,佛山市某電機設備廠使用絕緣性較低的老舊電氣設備,導致高壓開關柜發生停電故障8 h,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1.2 電工的數量少、專業素養不足
電力用戶對用電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電氣設備的維修人員配置不足,且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普遍較低。2013年,佛山地區200多家企業共應配置電工1 050人,實際配置電工724人,電工的配置率為69.23%.其中,有專業進網工作許可證的人數為660人,持證率為62.46%.多數企業并沒有定期培訓電工,導致電工的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值班工作不到位和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不足。
1.3 安全隱患的整改不足
目前,很多電力用戶為了降低成本,并不注重治理安全隱患,加之缺乏政府管理,使電力用戶安全隱患的整改難以進行。隨著電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供電企業與電力用戶之間建立了以用電合同為基礎的對等關系,電力企業已經不具備相應的電力管理職能,只能向電力用戶提供服務。對于安全隱患,供電企業只能提供整改建議,不具備強制性的管理權,只能依靠相關安全監察部門督促電力用戶整改或電力用戶主動消除安全隱患。在對電力用戶進行監管時,相關政府部門很難將供、配電安全納入統一管理。很多電力用戶因成本和生產進度等因素,很少主動治理安全隱患,多數都等到事故發生后才開始整改。
2 改善措施
2.1 注重電力設備的檢查工作
應及時更換老舊設備,以避免發生用電事故。電力企業應制訂用電檢查計劃,定期巡檢設備,重點查驗預防性試驗、重載、過負荷、違約用電、竊電等方面,并檢查電力用戶電工的運維情況。用電檢查通知書應當面送電力用戶簽收,并及時生成用電檢查分析報告,還應對存在問題和隱患的電力用戶提出相應的整改建議。如果安全隱患是因設備老化而引起的,則應建議電力用戶及時更換設備。同時,供電企業應當將電力用戶的檢查和整改情況送報安全生產監管局等相關部門。
目前,供電企業對自身線路和設備的檢查、維護標準較高,工作較到位。因此,供電企業可考慮建立營配聯動機制,明確運維人員和電檢人員在高壓電力用戶戶內、戶外設備運行管理中的責任。在日常的巡視過程中,應輔助檢查用戶的戶外設備,并形成“內部溝通、協調處理”的機制,及時為電檢人員提供參考信息,強化電力用戶的設備管理。
2.2 提供安全用電服務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電力用戶普遍缺乏專業的電力設備維修人員。電力用戶對用電安全的管理意識不足,導致管理松散,相關的應急防范措施不完善,且缺乏足夠的設備維修經驗。因此,供電企業要對電力用戶進行全面的安全用電指導培訓,并提供相應的服務。供電企業可定期組織電力用戶學習相關的安全用電知識,召開安全用電管理座談會,交流規范用電的經驗,并通過用戶之間的溝通全面提高其安全用電意識。
此外,供電企業可考慮建立電力用戶電工的考核機制,使電工作業標準化。一方面,在日常的用電檢查中,應評價電力用戶電工的績效,監督電工做好設備的巡視和維護工作,以消除設備中的缺陷和隱患,鞏固用戶的安全用電基礎,降低設備的運行風險;另一方面,可將電力用戶電工的監管關口前移,在對新用戶送電前,對其電工開展現場實操和技術考核,并將電工是否具備運維資格作為送電條件之一,以確保電工對電氣設備的操作和維護達到標準要求。
2.3 加強治理安全隱患
只有將政府主導與供電企業配合、用戶實施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消除安全隱患。政府安全監察部門是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部門,電力用戶用電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應當由安全監察部門主管;供電企業是用電安全檢查的實施部門,應定期對電力用戶尤其是大型電力用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在節前、春運和特殊天氣時開展安全用電特檢,并全方位地深入檢查重要電力用戶的供電電源、自備應急電源、受電裝置、安全運行制度、應急預案、自備發電機組和電氣設備的閉鎖裝置等。對在安檢中發現的問題應立即開具隱患缺陷通知單,要求電力用戶簽收和明確整改的計劃、方案,并定期復查。
對在復查中仍不落實整改方案的電力用戶,應及時將此情況上報當地安全監察部門和經貿部門,由政府對拒不整改的電力用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消除缺陷和安全隱患。例如,南海區某供電所配合鎮政府的“清無行動”,制定了《清理無牌無證用電戶工作方案》,在政府安監部門的牽頭組織下,對全鎮非居民電力用戶進行了地毯式的安全用電檢查,責令無牌、無證的電力用戶分期、分批整改,進一步規范了用電秩序、維護了和用電安全。
此外,供電企業應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促請以政府名義制訂相關的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辦法,明確用電安全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電氣設備的管理辦法、用電業務的辦理流程、受電工程的驗收流程、用電檢查的規范流程、危害供用電安全和擾亂供用電秩序行為的處理辦法和電工的管理辦法等,以彌補此方面的管理空白。
2.4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供電企業要加強用電安全宣傳,對重要電力用戶采取座談會、上門走訪等溝通方式,向客戶介紹近年來發生的重要電力用戶安全用電事故,從已經發生的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以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達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的效果。通過典型案例的學習,可與電力用戶共同分析電力事故中可能引發的人身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加強電力用戶對安全用電的重視程度,從而推動電力用戶積極配合安全隱患的整改工作,提升供電企業安全用電服務的管理水平。
3 結束語
電力用戶安全用電管理是一項復雜、需要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在用電安全管理中,要堅持政府主導、供電企業服務和電力用戶實施的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董希,趙雪艷.切實加強電力用戶安全管理和服務[J].云南電力,2012(10).
[2]錢成軍,杜韶華.淺談高危及重要電力客戶供用電安全檢查及隱患治理[J].中國電力教育,2010(09):247-248.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