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摘 要:一直以來我們高職教育都是以讓學生具備進入社會生存所需要的能力與資格為目的來培養學生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確保學生能夠在高職教育有限的時間內掌握 未來崗位上要求具備的,與之相應的實際技能和知識,為了能真切的完成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在現存的刻板化的教育方式上進行改革,我們可以將這一改革稱之為高職教育課程的項目化改革。本文以“網絡管理與維護”課程為例,說明基于《網絡管理與維護》高職課程項目化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高職;項目化改革;實踐研究
高職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不但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同時我們為了確保他們今后走向崗位后恩能夠后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也不可忽視對其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只有具備了這三樣的人才才是高職教育所真正要培養的人才,我國高等教育中最具潛力的組成部分便是高職教育,高職教育雖然在不斷的發展,但由于其產生的年限較短,限于缺乏發展中的經驗,使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中對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夠準確和教學模式創新不足已經成為問題的主要體現,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質量已深受其影響。
下面我將以《網絡管理與維護》課程為例,纖細的講述《網絡管理與維護》高職課程項目化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
1 課程定位
《網絡管理與維護》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在實際崗位中,網絡管理人員需要依據網絡運行標準,隨時對特定區域內的運行環境、服務器與終端以及相關設備進行監視或檢測。
2 課程整體開發思路
“以實現就業為輔,以能力培養為主”在根據這一過成中滿足職業能力的高度要求,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的要求,教育出具有滿足以上要求的人才,這就是課程項目化所能達到的結果。
3 項目化教學設計
項目化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為學生設計出一個個真實有實用的教學項目,要為學生營造出以個與項目相符合的教學環境,并引導學生完成該項目,并讓學生在項目中能夠真正的完成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下面從項目化教學的項目設計、項目化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論述基于《網絡管理與維護》高職課程項目化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
3.1 項目化教學設計
項目化教學是存在一定的模式的,其中教學的載體是項目,項目的設計必須來自于生產中的真實的案例,但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卻不能將這也真實的案例一成不變的轉移到教學當中,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使其具有教學上的特性,并能夠被學生所接受。為此使項目本身必須具有針對性、開放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完善這一過程是項目的教學化處理。在項目的教學化處理上這至關重要,是高效的開展教學的前提。基于以上特點,將《網絡管理與維護》課程劃分成三個主要項目:⑴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和維護⑵校園網絡的管理和維護⑶中小型企業網的管理和維護,其中每個項目分別有若干子項目支撐。
3.1 項目化教材的特點
項目化教材應具備以下兩個特點:⑴結構的特點:在項目化教學中,教材要具體項目分成各個不同的單元來編寫,項目中要能體現出理論聯系實際的功能,要讓專業技能能夠通過學習理論知識而真正的達到實施出來,為此,項目化教材部但要包含教的部分,同時也要包含做的部分,要有目的的去引導學生講理論知識應用的實際中,從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⑵系統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特點:教材部緊具備實用性的特點,同時它還具備系統性和實用相的特點,項目化教材就是要對兩者進行全方位的詮釋,在系統性的教育過程中將知識的實用性進行完美的闡述,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統一。
3.3 項目化教學考核方式
項目化教學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不能讓課程考核與平時的的任務或操作缺乏聯系,不能讓考核只是成為期末考試這種留于紙面上的形式,要想讓改革取得真正的實效,就絕對不能讓項目化教學流于形式。
4 項目化教學實施效果
《網絡管理與維護》課程中實施項目化教學后,在知識的處理上實現了⑴以任務為載體,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講述方法中以需求為契機,有針對性地引入知識(新的、接觸過的)。⑵利用教師講授和輔導、課堂討論、課后復習學習、理解知識。⑶在技術實踐中通過應用知識、教師強調加深理解。⑷課后教師在總結、講評中系統化重構知識體系。
在高職的課程項目化改造的過程中,高職教師缺乏的不是理論和思路,而是課程開發一門課程的實際能力。高職教育實施項目化課程改革既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還需要教師掌握大量工程案例,具備這些才能設計出實施改革的項目,因此,教師隊伍的自身實踐能力提高也是關鍵。另外,項目化的實施還需要依據實際的實踐教學條件,能夠達到教學場與時間場的統一化,才能使項目化教學開展的更加有效。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課程項目化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