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走向社區(qū)服務、走向獨立探究等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現(xiàn)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學生的“成長”為歸宿。但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小學生生本教育實施過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原因何在?應該采取什么對策解決?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現(xiàn)狀
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被當做可有可無的副科,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實踐活動課形同虛設。
筆者走訪了本縣相關學校,發(fā)現(xiàn)一些學校只開設信息技術課、勞動技術課。這兩個模塊都有專職教師,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只有課表的安排,卻沒有專職教師。這節(jié)課,有的學校是學生自習,有的學校安排語數(shù)英老師上課,美其名曰:語數(shù)英的研究性學習時間。甚至有的學校信息技術、勞動技術也沒有抓好,常常被主科老師撿去上。這樣,整個綜合實踐活動課形同虛設。
2.綜合實踐活動課被學科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性質是“綜合”與“實踐”,它和學科課程的知識化學習有本質區(qū)別。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獨立的教材要求,探究的內容可以來自學生,因此,這樣的課程應該是真正體現(xiàn)生本要求的。但某些老師在教學中偏偏把它們當做學科內容一樣講解,這其實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性質理解不到位的體現(xiàn)。
3.綜合實踐活動課各自為政。
專業(yè)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缺乏,導致某些學校把信息技術、勞動技術外的綜合實踐課分配給其他學科教師。由于學校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方案,有的老師很受學生歡迎,但他的教學內容沒有得到積極的推廣;有的老師一到綜合實踐課就不知所措,干脆占用來補主科課程,也沒有受到學校管理的限制。這樣教師授課的隨意性很大,教育效果差別也很大。
4.綜合實踐活動課評價空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含的內容太多太雜,相關評價方案沒有確立,某些學校沒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某些學校甚至沒有相應的主管綜合實踐活動的機構。
二、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不被學校領導和老師重視,大家在實踐中感到茫然,這是有原因的。
1.長期以來形成的應試教育思想。
新課程改革以來,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老師們在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成長,追求教育教學中的過程體驗。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基礎教育長期以來形成的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們的教育實踐中,某些學校把升學率放在首位。與應試關系不大,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被不少領導、老師忽視。
2.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缺乏目標指引。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過程中,某些學校把春游、體育藝術節(jié)、少先隊活動等當做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雖然這些活動都在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但總的說來學校缺乏對綜合實踐課程活動課的目標引領。某些學校甚至沒有設置教研室這樣一個引導老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校本教研機構,缺乏目標指引,導致缺乏實踐熱情。
3.綜合實踐活動課師資培訓欠缺。
相比其他學科的師資培訓,綜合實踐課程的培訓機會幾乎沒有。某些老師憑自己的感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可避免受到課程本位主義的影響,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帶有濃厚的學科色彩。
4.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其實在這個知識爆炸時代,我們不缺知識、不缺資源,缺的是整合資源的能力,缺的是把學習的知識和現(xiàn)有資源發(fā)揮到極致的能力。從這一點來看,綜合實踐課程應該成為學校最重要、最受重視的一門課程才對。
5.綜合實踐活動課管理不到位,實施有難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要怎樣評價管理,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實現(xiàn)什么目標,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在什么時間實施,學校大多對這些缺乏統(tǒng)一的認識,也沒有一套成熟的實施方案。
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幾點對策
1.領導要首先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開發(fā)。
校長是學校辦學的靈魂,校長的觀念決定一個學校的辦學方向。很難想象,一個學校校長不重視的課程可以教好或者學好。因此,要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有成效,校長首先要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并把它統(tǒng)籌規(guī)劃到學校的各項計劃、各項制度中。要從整體上進行頂層設計,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成為學生素質提高的有效措施。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發(fā)工作當做最重要的教研工作,設立專門的教研室,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真正抓好抓實。教研室要在校長的領導下做好常規(guī)工作的檢查與督促,這是使綜合實踐活動課從無序走向有序、從茫然走向清晰的機制保障。
2.要通過學校制度管理創(chuàng)新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
學校管理千頭萬緒,很多工作都是枯燥乏味的。但學校制度可以創(chuàng)新,學校管理也一樣需要創(chuàng)新。只有堅持管理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應對教學實踐中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如有的學校把信息技術、勞動技術作為常規(guī)課程,綜合實踐課程作為每個老師的一項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每個老師至少上好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這樣由于任務分解,每個老師都感覺很輕松,而且認真準備,既利用了其他學科的資源,又使綜合實踐課群策群力,把每個老師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可以使綜合實踐課成為最優(yōu)化的學習資源,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最佳手段。
3.要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實施。
今天,各種各樣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潮層出不窮,但有效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應該是可以實現(xiàn)少教多學的生本教育。先進的教育理念總是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互動。學生應該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體,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問題的提出者、探索者、解決者。如一位數(shù)學老師把“三八二十四點”作為綜合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在這里學習研究性學習經(jīng)驗。一位學生通過探索找到一種解決較難問題的方法:算5、5、5、1時,他先得到5×5=1;然后再提取5,得到5×(5-1÷5),很快就掌握這種方法,迫不及待地要與別的學生分享。很多學生在他的帶動下,又發(fā)現(xiàn)3、3、7、7與4、4、7、7的算法。還有一個學生會解3、3、8、8。他是這樣想的:3×8=24,3×3-8=1,然后把這兩個等式相除,再約去3,就有8÷(3-8÷3)。他把這種方法發(fā)揮到了極致,這其實是研究性學習在綜合實踐課中的應用,充分體現(xiàn)了其自主探究精神。
4.把課程開發(fā)與教師、學生的成長相結合。
教育是成全人的事業(yè),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接近完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是這樣,沒有完美的預設,沒有固定的教材,有的是師生共同營造的動態(tài)課程。因此,以這個動態(tài)課程為平臺,師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都可以有建設性設想,可以有創(chuàng)造性突破。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每個人都可以收獲自己的成長。學生是一種可能性,這種潛在的可能性只有借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樣一個平臺才能真正發(fā)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生命體。因此,我們一定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師生的成長結合起來。
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呢?如何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學生的成長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呢?如何實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破冰之旅呢?這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我們探究的東西,我們要不畏艱難、勇于擔當,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勇于改變自我,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