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磊
事情能做多大,是由商業模式來決定的;事情能做多好,是由團隊來決定的。
“現在創業總是陷入到一個固化的模式:非常漂亮的履歷,大公司背景,知名投資人,大牌的VC,加上美國模式。這就是現在中國成功創業的范例。把東西都固化是不好的。應該來點新鮮的,才有意思。”不知是否可以把創業工場制作人、低調的“非主流投資人”麥剛的這種說法用來解釋他下決心天使投資青年菜君的原因。此前,他還天使投資了黃太吉。
青年菜君是三個80后在地鐵口開店賣半成品凈菜:上班族提前網上點菜,下班后地鐵口提菜。
好一個新鮮的,才有意思。這不,在麥剛數百萬的天使投資僅僅三個月之后,2014年8月,青年菜君又拿到來自梅花天使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與九合創投創始合伙人王嘯的千萬元人民幣的融資。
趕浪潮
這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融資使青年菜君頻頻曝光于媒體,甚至引來的了《新聞聯播》的報道。
那個微博簽名仍然為“我們都如那積雪上的灰塵,卑賤而真實的活著”的任牧不再因就讀社會學專業而自怨自艾。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鄭重表示,要把回龍觀的青年菜君店復制到京城15個地鐵口。
他自我調侃地說,人民大學社會學有創業的傳統,京東劉強東就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例子。去年,人大社會和人口學院2008級畢業生任牧、陳文、黃熾威操起了賣菜的行當,美其名曰青年菜君。
不過,只是賣法有所不同。青年菜君是什么?本地凈菜品牌+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其商業模式是線下在地鐵站外建立實體店面,線上建立電商平臺,線上訂購,線下自提。
有人質疑他們“名校畢業生賣菜浪費教育資源”,他們自己也曾被身邊的人認為“有病”,但任牧反駁到,自己并不是在做一件很low的事,而是用互聯網的方式改造傳統行業,且市場廣闊。
事實上,青年菜君并非孤例。近年來,畢業于名校,從互聯網巨頭公司離職創業下沉到社會評價度低的行業創業的比比皆是。比如說,西少爺肉夾饃的三個創始人都來自百度、騰訊;賣豬蹄的小蹄大作創始人李功福原本是中科院電子所做軍工方面研發的助理研究員。北大金融法碩士畢業的張天一開了一家付牛堂米粉店。它們均火到需要排隊購買。
任牧拿數據說話。2014創新中國·NEXT活動上,他強調,3月3號在回龍觀開第一家實體店,4月開了第二家,2個多月從微信到網站再到實際購買的用戶轉化率是17%,購買頻次是2-3次每周,菜單價是14-15元,客戶留存率超過50%,平均毛利率55%。也就是這次互動之后,成功低拿到了麥剛的天使投資。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3)》顯示,2013年阿里平臺上經營農產品的賣家數量為39.40萬個。2013年在淘寶網(含天貓)平臺上,農產品的包裹數量達到1.26億件,生鮮類產品的增長超過100%,是食品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
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也顯示,201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130億元,同比增長221%,冷鏈宅配規模39億元,預計未來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有7倍成長空間,帶動冷鏈宅配市場6倍成長空間。保守預計2014-2016年生鮮電商增速分別為100%、100%、75%,對應2014-2016年銷售額260億元、521億元、911億元。
青年菜君只要稍微那么占據一點點的市場份額,就是個不小的數目。
那么青年菜君能夠成功嗎?如果用這句話來問麥剛的話,他的回答也許還是同一個說法:事情能做多大,是由商業模式來決定的;事情能做多好,是由團隊來決定的。
求擴張
事實上,關于生鮮電商的優劣,業界已經討論許久。針對這種探討,任牧在微博上回應說,對于半成品菜,產品和渠道是決定需求真偽的關鍵,很難一概而論。
其實,早在一年前,在深圳的小農女團隊對半成品生鮮有過長達半年的探索,不過最后以失敗告終,項目只好停頓。不少人記得,小農女的海報做得噱頭十足:騰訊員工離職賣菜,放心菜、良心菜。
小農女的模式是用微信賣菜。用戶前一晚用微信預訂后,團隊次日早上采購菜品,并在下午完成對食材裝配,通過自建物流完成配送。而用戶這邊則可以在下班前收到送來辦公室(或家里)的新鮮菜品,到點回家就能做飯。
小農女負責人認為,這種模式存在明顯缺陷,半生鮮產品需求一定程度上是偽需求,目標客戶的客單價低(不到30元)、購買頻次低(一周少于2-3次)、配送成本高(還好,目前青年菜君的不用配送)、復制難度大(不同地理位置對營業額影響很大)。
他所指出的偽需求就是,想自己做飯吃,但實際上會有N條原因實施不了,比如買菜麻煩、懶得洗碗、上班太累、下班太晚、有聚會,而小農女當初只解決了一個買菜麻煩的問題。在他看來,如果只解決了一個環節,那基本上就等于沒解決問題。
無疑,青年菜君要進入千家萬戶,吸取上述教訓把用戶習慣培養起來,訂單頻率要有所保證,才能實現穩定的運營回報。其實一開始,為了吸引用戶,青年菜君曾在夏季露天炒菜,以期通過香味讓用戶駐足。
但是事實上,生鮮電商黏性高、重復購買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更是從業者不可忽略的。誰能夠先期留住消費者,形成良性循環,誰就能夠保證了盈利水平。
目前,青年菜君由于不涉及物流,可謂大大地省了不少力氣和煩惱。不過,任牧自有他的擔心之處,半成品菜沒有什么競爭力,可復制性強。拿了融資之后,他加大了招兵買馬的過程,引進物流、后廚專業人才,力圖將生鮮食品搬上互聯網,形成集合采購、封裝配貨和配送的全程服務系統,以期望盡快在北京15個地鐵口復制回龍觀的店面模式。
這意味著任牧讓更多的地鐵上班族也能享受與回龍觀居住者一樣的消費選擇性。但沒有一種招式可以包打天下,這注定青年菜君的拓展無法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
分析人士指出,生鮮電商最大的瓶頸在于時效要求較高的物流配送和較大的損耗帶來的成本困擾,一旦能在解決這兩大瓶頸方面有所突破,將有望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別的不說,僅僅生鮮配送很強的時效性這一條,就會讓很多創業者和物流公司頭疼。而且遇上促銷或節假日的話,物流難以應對過于集中的訂單爆倉局面,以致生鮮產品難以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甚至因為時間滯后導致生鮮產品腐敗變質。
物流供應鏈管理涉及到商品選擇、貨源品質、庫存管理、分類儲藏、冷鏈管理、配送、售后等多個鏈條的整體運營能力。理順這些,青春菜君可謂“青春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