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硼
【摘 要】 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都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蕪地,許多學生對作文毫無興趣甚至厭惡之極。本文根據當前作文教學現狀,分析原因,認為要解決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的實際問題,就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生生活,指導學生積累素材,讓學生的筆觸回歸生活,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積累、自主發現、自主體驗,自由表達,培養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 快樂作文 引導學生 積累素材 體驗生活 感悟生活 自由表達 作文評價
一、沉著思考,查找農村作文教學癥結
筆者是長期扎根贛東北的一線語文教師,和廣大農村語文教師同仁們一樣,對農村小學師生對作文的態度深有感觸。農村,大部分學生懼怕作文,一聽到“寫作文”,便愁眉苦臉;連部分語文老師對作文也是束手無策。于是,學生拿到教師既定的作文題,有的草率應付,有的甚至去抄襲。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學生這樣呢?筆者認為主要是農村小學生接觸面窄,老師命題又不切實際,作文引導又往往難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作文課上得枯燥無味等,到考試期間,甚至有老師為應付考試強行讓學生背作文、抄作文。
這樣怎么能讓學生愛上作文?
《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如果我們要解決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無病呻吟的實際問題,就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校、家庭、社會,指導學生積累日常寫作素材,將生活的樂趣引入課堂,拓展作文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的筆觸回歸生活,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積累、自主發現、自主體驗,自由表達。把觀察、思維與口頭與書面表達融為一體,
二、潛移默化,奠定快樂作文基礎
根據當前農村作文教學的現狀,筆者針對學生怕作文的最顯著的共性特征,對這個共同的難題和困惑作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親歷實踐,體驗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教學更重要的是教師應注意讓學生體驗生活,讓學生通過所見所聞、經歷感悟來獲得具體的素材和豐富的生活體驗。
1.豐富校園生活。
豐富常規性活動,如開學典禮;每周的升旗儀式;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如背誦古詩文比賽、廣播操比賽、普通話大賽;結合重大紀念日、時令開展活動。如慶“五一”、迎“六一”、迎元旦、才藝表演。
2.享受家庭生活。
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引領他們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觀察和思考,進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 “為情而作”,使他們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愛心去感受家庭生活。
3.體驗社會生活.
社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要精選學生熟悉的方面,如周邊的發展,生態環境的變化……范圍廣泛,內容豐富。
(二)閱讀交流,感悟生活
農村小學生的生活接觸面比較狹窄,知識面和情感要靠讀書和交流來提升。讀書是培養語文素質的主渠道,是作文教學的堅強后盾。
農村小學生課外書比較少,家長也很少給學生買課外書。這樣,老師就必須想方設法給學生搜尋適合他們讀的書籍,要求學生在讀書時做好讀書筆記,從而感悟生活,提高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立足生活,多元練筆
采用多種形式來練筆,提高寫作水平,如隨文練筆,隨事練筆。學生身邊的事只要引導得法,常會以小見大,寫出有意義的內容來。
(四)研究“說”在快樂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農村小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時候,往往是老師說干口水,學生悶不張嘴,有的學生羞于開口,有的對話題無從說起。所以要先商定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訓練,暢所欲言,自由表達。這樣,每次學生都有話可說,并且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效果自然就高了不少。對學生的“說”不要要求過高,應多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自主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引導學生把所說的內容轉化成文字。
三、多措并舉,提高學生作文興趣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習作評價方式,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營造激勵競爭的氛圍和機制,讓每個學生得到成功的機會和體驗。
(一)豐富批改方式
師批生改,這是想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必須采用的形式。但隨著學生修改能力的提高,逐漸減少教師批改的數量,把批改的任務盡量留給學生自己。他批自改,由于學生在批改作文時,對于自己的不足很難發現,而別人的缺陷他們能夠找到,并且找得很準。所以,在訓練學生進行自己批閱和修改作文時,先從“他批自改”做起,為學生以后的自我批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自批自改,這是批改的最高境界。要想寫好作文,學會寫作,就一定要丟開“教師批改”這根拐杖。這樣,作文教學達到這一階段后,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教是為了不教”。
(二)組織本班級、年級、學校的作文大賽,激勵成功的意識
在實踐中,經常組織這樣的作文競賽活動,通過這樣的競賽活動,對每一次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及時公示表彰,給予學生巨大的精神激勵,使學生體驗到極大的成就感,激發出更大的寫作熱情。
組織學生編寫班級手抄報之類的刊物,向班刊、校刊或廣播室投稿。根據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編輯、寫作、排版,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也全面鍛煉了學生互助合作的探究能力。
另外,對有些優秀的習作,多推薦發表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得到巨大的精神鼓舞。此舉重在盡量給學生創造平臺,盡享作品被欣賞的快樂。
農村作文教學,是一塊很難啃的“骨頭”,對這個廣泛存在的難題,不回避,下定決心克服,教學中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多學習,只要態度端正,一定能讓農村中小學生也能快樂作文,愛上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