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陳紅麗,李永玲,呂增旗
(1.北京物資學院 物流學院,北京 101149;2.中鐵二十四局集團安徽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21世紀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物流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物流管理行業進入了發展、完善和成熟的重要階段,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物流業正朝著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綜合體系化的方向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必將會按照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物流理念,早日進入國際市場。在這個競爭激烈、管理完善、服務理念提升的重要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部分或全部物流業務交由合作企業來完成,大大催生了能夠提供現代的、專業的、系統的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而企業質量管理指標是評價一個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水平的關鍵指標,因此,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尤為關鍵。所以,貫徹和實施國際通行和認可的ISO9001標準,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必將是第三方物流企業今后發展的趨勢之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獨立于供需雙方,為客戶提供專項或全面的物流系統設計或系統運營的物流服務供應商。第三方物流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物流過程中,它一般不擁有商品,只是為客戶提供物流服務。物流服務是為滿足客戶需求所實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動過程及其產生的結果,服務內容包括方案設計、信息服務、作業服務、風險與應急管理等。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式結構來看,大體可分為以下四種:第一種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它們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第二種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第三種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第四種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然而,我國現有的物流企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傳統的倉儲企業、運輸公司發展而來的,這些傳統的儲運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在內部管理上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觀念落后,質量意識不強。很多小型自建物流的生產企業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怕失去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失去額外利潤而自建物流,不向外尋求物流服務。還有很多企業長期受“重生產、輕流通”思想的影響,同時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著嚴重的家長制作風,沒有嚴格的決策程序。這些都導致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相對滯后。
(2)物流作業方式和物流服務水平低。大部分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等增值服務不多,且物流設施設備老化、機械化程度低,沒有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規則,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3)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二維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很好地共享信息資源,沒有形成相互依賴的合作伙伴關系,難以與現代工商企業的信息化要求同步,影響企業服務水平、業務量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
(4)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混亂。由于我國物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缺少規劃、資源分散,沒有建立起物流業務活動的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而且現代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匱乏,不能很好地整合企業資源,注入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使企業得到有效的管理。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必須意識到物流產業的服務性質。現代物流服務質量是形成物流企業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那么,第三方物流企業就需按照服務管理原則尋找適合物流業的服務品質標準,通過貫徹和實施ISO9000族標準來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推動我國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
ISO9000族標準是以顧客為中心,管理和控制與質量有關過程的一種管理體系。ISO9000族標準把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并持續改進企業的質量管理作為基本原則;它強調企業領導層的主導作用,同時也強調各級人員是企業之本;它運用“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以及“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等科學方法達到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它提倡與供方的互利關系,增強企業及其供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采用了各種版本的ISO9000族標準,使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企業之間的交流、貿易往來和技術合作在質量方面有共同的語言、統一的規范,按照此標準進行的質量體系認證國際互認工作已廣泛展開。到2012年為止,我國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務的企業已達到249 832個,越來越多的流通企業意識到要想把企業融入到世界經濟貿易一體化市場,必須按照ISO9000族標準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我國按等同采用的原則轉化為國家標準,其中GB/T19001—2008/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被作為質量認證中檢查評定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依據。ISO9001/GB/T19001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并將其視為對產品(過程、服務)要求的補充,用于證實企業或其他組織具有能力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過程、服務),目的在于增進顧客滿意。
通過貫徹實施ISO9001標準,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業規范服務流程,持續改進物流服務質量滿足客戶的需求與期望;采用過程方法提高企業運作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使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按照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盡早融入國際市場,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企業知名度,獲得通往一體化市場的通行證。
企業在貫徹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首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1)前期準備。在這一階段要針對組織內部所有員工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組織領導班子和建立工作班子兩級班子,接著確定貫徹ISO9001標準的目標和總體的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建立體系的計劃,還要為組織全體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培訓和導入培訓計劃。
(2)體系分析。在這一階段,按照ISO9001標準對企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包括相關法規資料的收集、現有文件和執行情況的調查、質量管理現狀以及服務實現過程的調查分析等,這是確保建立一個有組織特色、有效性強和效率高的質量體系的重要基礎保障。
(3)體系策劃。在這一階段需要建立組織的質量方針的質量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發動各部門用適宜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根據組織的規模、產品種類和組織結構分析和確定體系結構;在原有分工的基礎上,將體系標準的各項條款所規定的具體要求逐一分配到各管理者和職能部門;針對調查分析結果,對策劃結果進行評審。
(4)體系文件化。在這一階段,需要將體系分析和策劃的結果以書面形式確定下來,形成一套用于規范體系活動的文件。
(5)體系建立。這一階段是質量體系文件批準之后,質量體系全面投入運行之前的階段,需要完善工作計劃、工作指導文件,配備足以滿足組織目標和顧客需求的各種資源,制備工作記錄表格,發布正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開始試運行。
(6)體系實施與運行。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執行質量體系文件,實現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保持質量體系持續有效和不斷優化,一定要做好教育培訓,實施過程證據的記錄和保存,以持續改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
上述內容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在實施ISO9001標準時建立質量管理管理體系的步驟和流程。在我國,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認證的機構中最具權威性的認證機構之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專業認證機構,是開展質量認證工作最早、最大、最權威的認證機構,該機構根據ISO9001標準對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認證,具體的認證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實施ISO9001質量標準和認證工作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是一件要求高、難度大、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的內部質量改進過程,同時又是在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運轉的情況下進行的,其中會遇到很多矛盾、問題和困難。為了確保認證工作的順利進行,認證工作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具體貫徹和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企業要確定貫標目標和總體方針,制定計劃,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企業全體員工統一思想,提高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認識。
第二,加強領導,全員參與。企業的決策者和組織者,要充分發揮體系運行的導航作用,避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流于形式;要把企業宗旨、發展方向與內部環境統一起來,使員工充分參與體系的運行;要把質量管理體系真正納入企業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充分保證,為貫標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第三,統籌兼顧、注意方法。利用經濟的、市場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認真解決好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服務、督促、落實和有效監控問題。還要認真研究和揚棄原有的一系列質量管理范疇內的好經驗、好形式、好辦法,使之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主旨和要求達到統一,得到提升。
第四,建立長效機制。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為保證體系的實施效果,必須立足長遠,對企業內部的崗位設置、人員管理、效益分配和企業運作程序進行長期規劃,建立起長久、有效的實施機制和管理機制,以加強對體系實施過程的有效控制。
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貫徹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贏得市場競爭優勢,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舉措,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繁雜的系統工程,只有不斷探討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并加以應用,企業服務水平才能不斷提高,為企業博得更多的客戶與機會。
[1] 萬融.商品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06-109.
[2] 國家統計局.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3] 梁工謙,劉德智.質量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82-187.
[4] 李艷波,劉松先.現代物流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及其實證分析[J].標準科學,2009(3):73-77.
[5] 李俊軍.物流企業實施ISO9000標準和認證探析[J].物流科技,200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