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張美華 徐清芳
作為婦科急癥, 宮外孕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該病的發生率逐年遞增, 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 對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1]。即在使患者病情獲得診治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本次研究特就血HCG在宮外孕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觀察和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25例宮外孕患者作為觀察組, 主要臨床癥狀為停經、不規則陰道出血, 患者平均年齡為(26.7±8.4)歲, 年齡范圍為22~39周歲, 停經時間平均值為(39.7±4.6)d, 停經時間為21~52 d, 將20例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 平均年齡為(27.4±7.2)歲, 年齡范圍為21~38周歲,孕周為6~10周, 罹患肝腎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并發癥的孕婦不納入本次研究中,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分別于孕婦入院就診第1天和第3天早上行外周靜脈血空腹抽取, 抽取量為4 ml, 對孕婦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進行檢測, 檢測系統為Beckm Access2免疫分析系統和配套試劑。
1.3 診斷標準 (48 h后β-HCG -初始β-HCG)/初始β-HCG×100%=β-HCG倍增率, 若患者診斷間隔48 h后血清β-HCG增長率低于50%則符合宮外孕要求。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血清β-HCG水平對比 對照組沒有孕婦血清β-HCG<1000 mIU/ml, 觀察組17例孕婦血清β-HCG<1000mIU/ml, 占68%,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3例孕婦血清β-HCG介于1000~3000 mIU/ml, 占15%, 觀察組4例孕婦, 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17例孕婦血清β-HCG>3000 mIU/ml, 占85%, 觀察組4例孕婦, 占16%,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情況見表1。
2.2 兩組孕婦間隔48 h后血清β-HCG增長率對比 觀察組孕婦增長率為(13.98±4.79), 對照組孕婦增長率為(102.13±10.51),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與就診第3日血清β-HCG水平變化對比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和就診第3日血清β-HCG水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血清β-HCG水平分布對比(n)
表2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與就診第3日血清β-HCG水平變化對比(±s, mIU/ml)

表2 兩組孕婦就診首日與就診第3日血清β-HCG水平變化對比(±s, mIU/ml)
分組 例數 第1天 第3天對照組 20 11848.6±1287.3 27875.5±1871.3觀察組 25 921.6±241.4 1014.7±410.3 t 41.6505 69.8892 P<0.05 <0.05
HCG為糖蛋白激素, 孕卵著床后, 會由合體滋養細胞分泌而得, 其中β亞基具有特異性結構, 可以對滋養細胞的存活情況以及受孕時間進行反映[2]。β-HCG能夠使類黃體生成激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促進卵巢黃體向妊娠黃體轉變防止著床胚胎受到排斥[3]。β-HCG半衰期通常持續36 h,而宮內妊娠倍增時間通常40~48 d。由于胚囊著床部位沒有正常的蛻膜組織, 因而異位妊娠患者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現象,導致絨毛發育不良, β-HCG的分泌量明顯少于正常孕婦[4]。對孕婦行β-HCG檢測, 若持續48 h內β-HCG出現下降、上升緩慢現象或者上升幅度不足50%的現象則孕婦出現異位妊娠的幾率較高, 需要及早采取有效的診治措施。
[1]王冬梅.經陰經腹超聲及其新技術結合血HCG對宮外孕臨床診斷的價值探討.河北醫藥, 2010, 32(21)2990-2992.
[2]韓曉宇.血HCG結合超聲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3, 22(10):126.
[3]高虹.宮外孕不同治療方式血HCG變化的臨床研究.中外醫療,2011, 30(21):64.
[4]陳淑芝, 周蜜.血HCG結合經陰經腹超聲對宮外孕臨床診斷的臨床價值.河南中醫, 2013, 33(B04):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