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萍
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醫療水平有了很好的改善和提高, 產科中產婦剖宮產率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然而剖宮產術后疼痛是常見的不良反應, 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影響產婦術后康復[1,2]。本科近年來對剖宮產術后患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鎮痛泵(PCEA)鎮痛, 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科收治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剖宮產患者159例, 年齡20~39歲, 孕周在37~42周。術前無妊娠特有疾病和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等, 無藥物成癮史。術中均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 術式均為經剖腹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1.2 鎮痛方法 遵循患者自愿原則, 采用江蘇省華業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輸注泵, 持續給藥型, 泵容積120 ml。具體的配藥方法如下:嗎啡4 mg, 羅哌卡因5 mg,氟哌利多5 mg, 加生理鹽水至100 ml, 背景劑量為2 ml/h, 自控量1 ml, 鎖定時間為20 min, 48 h拔硬膜外導管。術后采用硬膜外連接自控鎮痛泵, 連接后耐心的教導患者正確使用方法, 當患者疼痛明顯時輕按一下泵上面的投藥按鈕, 裝置就可以自動進行追加投藥, 從而實現鎮痛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1.3.1 鎮痛效果的觀察指標[3]根據疼痛的分級標準, 將疼痛的等級分為4個等級。0級是最高等級, 也是疼痛效果最不明顯的一級, 患者處于較為自然狀態, 無疼痛感覺;Ⅰ級:患者有疼痛的感覺, 但是這種疼痛并不影響患者的正常休息, 患者可以忍受;這個等級的疼痛也說明鎮痛的效果是有效的;Ⅱ級:患者可以明顯感受到疼痛, 疼痛明顯較重,不能忍受, 嚴重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睡眠, 還需要采取一定的鎮痛手段對于疼痛進行緩解;Ⅲ級:疼痛明顯加劇,患者難以忍受, 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必須要采取鎮痛手段。0級表示鎮痛效果顯著, Ⅰ級疼痛表明鎮痛有效,Ⅱ~Ⅲ級表明鎮痛無效。總有效率=(0級+Ⅰ級)/總例數×100%。
1.3.2 不良反應的觀察 除了觀察患者的鎮痛效果外, 還觀察和記錄了患者術后出現的低血壓、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脹、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
2.1 鎮痛效果統計 159例患者中鎮痛的總有效率高達93.71%, 其中64例患者的鎮痛效果為0級, 85例患者的鎮痛效果為Ⅰ級, 7例患者的鎮痛效果為Ⅱ級, 3例患者的鎮痛效果為Ⅲ級, 見表1。
2.2 患者不良反應統計 共37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其中10例患者低血壓, 8例患者惡心嘔吐, 7例患者頭痛頭暈, 7例患者腹脹, 5例患者皮膚瘙癢, 見表2。

表1 鎮痛效果統計結果(n, %)

表2 患者不良反應統計結果(n, %)
剖宮產后24 h切口疼痛最為劇烈, 術后急性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由機體產生的心理及生理的應激反應, 這是手術對身體組織造成損傷后的現象。若手術后鎮痛效果不佳, 疼痛會使一些患者引發制動, 造成并發癥和一些不良反應的產生,影響術后恢復。
3.1 術前心理護理 每一個需要進行剖宮產術的患者進行一定的術前心理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通過一些圖片、資料或是一些影像資料使得患者對于一般的妊娠過程、分娩過程進行進一步的認識, 同時也要鼓勵她們對嬰兒進行母乳喂養, 宣傳母乳喂養對于嬰兒的好處[4]。另外還要對患者做一些心理的調節, 緩解她們對于手術后疼痛的緊張感以及畏懼心理, 讓她們充分感受到自控鎮痛泵對于減少病痛的重要作用, 對于自控鎮痛泵的使用方法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要進行必要的解釋和告知。作為護理人員還要注意護理方法, 搞好和患者的關系, 方便日后對于患者的治療以及提高自控鎮痛泵的鎮痛效果。
3.2 術后生命體征監測 一般情況下, 劇烈的鎮痛以及在進行剖宮產術后使用相關的鎮痛藥對于普通患者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比如低血壓、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脹、皮膚瘙癢等, 嚴重時對于患者的神經以及精神狀況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在對于患者進行自控鎮痛泵鎮痛治療的過程中,要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脈搏、呼吸、心電圖等進行密切的檢測和記錄, 術后要對于患者的低血壓、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脹、皮膚瘙癢等狀況進行詢問并做好記錄和統計, 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上報給值班醫師進行實時處理[5]。
3.3 鎮痛泵護理 鎮痛泵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硅膠儲液囊的彈性回縮力作為驅使鎮痛液通過硬外導管進入椎管而達到鎮痛[6]。在對患者進行鎮痛泵鎮痛治療的時候, 有必要對鎮痛泵的工作狀態以及鎮痛的效果進行準時準點的監測。一般情況中, 鎮痛泵都是懸掛在患者的床頭, 所以要注重鎮痛泵的懸掛位置, 避免擠壓或墜落。在鎮痛泵使用過程中, 要對鎮痛泵的連接管道進行密切觀察, 檢查有無漏水滲液現象, 觀察進藥管有無打折或阻塞, 否則將引起鎮痛不全。注意硬膜外穿刺點的無菌保護, 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感染, 發現穿刺點敷料浸濕, 及時更換。
3.4 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
3.4.1 惡心嘔吐護理 惡心嘔吐現象是常見一種術后反應,當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時候, 要指導她們進行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加強身體養氣的流通, 對于惡心嘔吐可以進行有效的緩解。另外護理人員要照顧好患者, 多和患者進行溝通, 緩解患者精神壓力, 嚴重時候還是要遵醫囑。
3.4.2 腹脹 腹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身體血液流通不暢或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因此發生腹脹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多下床走動, 患者早期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恢復, 減輕腹脹的的癥狀, 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防止便秘。
3.4.3 皮膚瘙癢 在對患者進行鎮痛泵鎮痛治療或是使用部分的鎮痛藥物之后, 藥物中的嗎啡很容易導致組織胺釋放和血管擴張, 從而引起皮膚瘙癢, 但是這種皮膚瘙癢在停藥1~2 d后會自動消失, 但是也有例外情況, 有時候患者不經意的搔抓就會引起過敏感染, 必要時給予抗組胺類藥物對癥處理。
綜上所述, 與肌內注射相比, 硬膜外自控鎮痛泵操作便捷且鎮痛效果好, 用藥靈活, 避免了血藥濃度的不穩定, 有效減輕了產婦的疼痛, 有助于傷口愈合、促進產婦產后早日恢復。術后間斷肌內注射哌替啶等鎮痛藥物進行鎮痛, 這種方法不能及時有效地防止術后疼痛和應激反應, 鎮痛時間短,效果不理想, 副作用大。硬膜外麻醉自控泵鎮痛效果優于傳統的肌內注射鹽酸哌替啶止痛, 持續給藥可使血藥濃度維持在最低有效鎮痛狀態, 用藥量小, 避免了惡心、嘔吐、血壓降低、眩暈等不良反應[7]。
產婦由于切口疼痛和宮縮痛, 睡眠質量下降, 情緒波動較大, 引發交感神經的興奮, 血漿中的兒茶酚胺含量升高,使催乳素減少分泌, 降低泌乳量。鎮痛泵的鎮痛治療目前在術后急性疼痛治療以及分娩期間及剖宮產術后鎮痛中得到了很好的鎮痛效果。通過對于剖宮產術后患者應用自控鎮痛泵的觀察和護理的過程進行觀察以及結果進行分析, 159例患者的鎮痛的總有效率高達93.71%, 盡管PCEA應用于剖宮產術后患者鎮痛效果確切但仍有一定的不良反應, 但是只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降低并發癥發生還是可行的。這些臨床效果的分析與調查為日后本院對剖宮產術后患者的治療奠定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1]劉春, 張莉, 翁鋼, 等.靜脈自控鎮痛泵在剖宮產術后的臨床應用與護理.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1, 28(02):130-131.
[2]王靜, 于建萍.膽道手術后應用自控鎮痛泵對病人胃腸功能的影響.全科護理, 2011, 9(25):2288.
[3]鄒朝瓊, 楊紅.腹部手術后應用自控鎮痛泵的護理體會.黔南民族醫專學報, 2011, 24(02):131.
[4]陳曉燕, 陳海濤, 張蘭鳳.自控鎮痛泵在胸科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02):54-55.
[5]溫春平, 溫日芳.靜脈自控鎮痛泵在斷指再植患者術后應用的療效觀察和護理.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2, 5(02):161-163.
[6]邢燕, 徐菁莉, 李莉.開胸術后應用自控鎮痛泵鎮痛的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 32(21):3586-3587.
[7]許金芳.術后自控鎮痛泵使用的觀察與護理.中國傷殘醫學,2011, 19(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