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是知識上、智力上的影響,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響。如何做一名優秀合格的班主任?應從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出發。
關鍵詞:素質;寬容;奉獻
一、要有較高的道德人文素質
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班主任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不是靠說教產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
1.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馬卡連柯說過:教育是一塊巨大的磁石,能吸引學生努力學習,不懈奮斗。“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育應充滿人情味。要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新知識。
高中,是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抓住一切契機,用“精耕細作”式的方法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樹立學生崇高的理想,為學生能昂首自信地走向明天奠基。
2.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教師要有豁達的心境,要有容人之量,既能容人之長,又能容人之短。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是教師必備的一種涵養,一種氣質。如果沒有寬容,那么這個班級便不會有凝聚力。
寬容被法國大作家雨果認為是世上比海洋、比天空都要廣闊的事物。要教不厭,誨不倦,對待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要不嫌棄,工作要做細致,態度要溫和,還要有耐心和恒心。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由于年輕所不斷犯下的錯誤,并引導他們成長。真誠才能交換真誠,付出愛才能贏
來愛。
寬容才能和諧,和諧才能穩定,而穩定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和保障。在巨大的壓力和競爭面前,學生會變得很脆弱。我一直帶文科班,文科班女生多,更容易產生矛盾。我讓大家記住一句話:吃虧是福。我通過周記、談話等各種形式了解學生之間的動態,在學生中間培養互幫互助的好習慣。
3.班主任要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高中生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青少年,如初升的太陽。他們好奇心強,敢說敢做,班主任不能人為地扼殺學生的好奇心,應利用一切機會,如運動會、黑板報、班會課、活動課、文藝晚會、社會調查等,創建一個充滿活力、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打贏高考這一仗的關鍵。
4.班主任還得有奉獻精神
把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不僅看成是職業,更看成是自己奮斗的事業。要有陶行知先生的那種“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大氣與魄力。
我們的學生無論從學習上還是心理上或是人格上都是千差萬別的,我們的教育要針對每一個學生,不厭其煩,從他們的學習到生活,從晨讀到午休再到晚自習,從找學生談心到找家長交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果沒有奉獻精神,沒有精神動力,就會覺得很累。有位著名主持人寫過一本書《痛并快樂著》,而我認為,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甘于奉獻的班主任會“苦并充實著”。
二、班主任要有過硬的業務水平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否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而較好的業務素質會使學生更加敬佩、尊重班主任。
班主任事情多,但不能因為事情多就耽誤了自己的教學工作。做了班主任更得精心準備每一堂課。你的一切可能都在對你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包括你對待教學的態度。所以,在管理好班級的同時,要潛心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既要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又要生動活潑。
不僅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相關知識。有人說,一個人如果六年不學習就會落后,那么在這個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也許你一天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同時珍惜每一個聽課、進修等提高自己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競爭的主要方式都是人才的競爭。那么,作為培養人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合乎時代要求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張東偉.如何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質[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11).
作者簡介:聶東紅,女,1971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