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的中專計算機教學中,非常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較為忽視,這樣就導致中專計算機畢業生在進入社會以后,沒有足夠的競爭力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所以,怎樣通過中專計算機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計算機;提高;能力水平
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激烈,中專畢業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畢業后很多中專畢業生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經過調查,主要原因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過分地注重理論課程的教育,對社會實踐方面挖掘不足,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較低,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創新意識的源泉就是對事物的好奇心,如果學生對知識有好奇心,就會不斷激發他們進行探索。好奇心能夠讓他們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思維不斷地進行運轉。好奇心讓他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一個活躍的思維,大腦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要采用一些積極的激勵措施,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計算機的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置的時候,應盡量設置一些基礎課程,最好要和當前的技術進行結合,適當地給學生介紹一些基礎性前沿技術,可以通過演講座談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式的學習,這樣可以在向學生揭示計算機神秘性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計算機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所以,在中學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好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引入一些實用性較強的課程。比如,網頁制作、動畫設計、軟件開發等相關課程,特別是進行軟件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對當前計算機領域里的知名軟件公司進行介紹,還可以對當前計算機的形式作出分析,這樣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無論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生自學能力的發揮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計算機是一個操作性較強的科目,我們需要學生用更大的空間去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比如,我們在進行程序設計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對程序設計的一些基本課程進行講授后,在課堂上就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給學生設計相關的設計任務,學生在最開始對這種枯燥的編程可能興趣不大,但是我們可以把作業設計得充滿趣味,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個簡單的計算器,因為,實用型的價值更能讓學生接受,所以,學生就會翻查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學生就會自己想辦法來完成這個任務。在沒有深入了解的時候,學生總是感覺自己是做不好的,但是,當他們對知識進行透徹的分析以及研究后,就能夠靈活地進行應用,發現這些項目沒有想象中艱難,這也能增強他們在學生方面的自信心,同時能更進一步刺激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自學能力是學生的軟性競爭力,知識的學習可以說是無限的,但是掌握了學習的能力就能夠對無限的知識進行學習以及涉獵,進行無限的知識挖掘。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也是非常快的,學生有了自學能力就能夠不斷地隨著技術革新來對自己進行填充。
我們要通過課堂的正確引導讓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老師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從學生角度來設置問題,學生更容易接受,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立霞.淺談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15):3-5
[2]列潮劍.自主學習策略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導刊,2013(07):10-11
[3]高波.淺談新課改下計算機的教學方法[J].計算機光盤軟件應用,2012(21):11-12
作者簡介:趙永平,男,1956年1月出生,專科,就職于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研究方向:中專計算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