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創始人郭思樂教授說,“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仆人。”“生本教育”理論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課堂中把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而教師的作用和價值應體現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在“生本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筆者在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立足生本,趣味活動體現特色
(一)背景說明
英語口語教學是我校的辦學特色之一,對我們的英語教學學校提出了“地地道道學英語,純純正正說英語”的高要求。因此,結合新課標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等建議,我們在上學期初就將圣誕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列入了教研計劃和校本教學計劃中。
近年來,西方節日悄然傳入中國,每年的圣誕節尤其受歡迎。圣誕節前夕,各大商場都會用圣誕老人、圣誕樹等制造圣誕氛圍,店員扮成圣誕老人派發圣誕小禮物;一些媒體也在大肆渲染,積極營造節日氣氛。我認為,這是一個利用圣誕節進行實踐活動的好時機。
(二)活動介紹
本次活動是結合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特色,在六年級學生中開展的以小組為單位的研究性學習,通過體驗圣誕節活動來了解圣誕節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歡樂,從而進一步體驗了英語學習的樂趣,激發了英語學習的熱情。
二、自主研究,精心策劃挖掘潛能
(一)活動策劃組
1.精心布置會場 營造圣誕氣氛。
2.制作圣誕賀卡,贈送圣誕祝福。
賀卡搖身變邀請卡,孩子們興奮地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一句“Merry Christmas,teacher!”讓老師們頓時覺得——圣誕在向他們走來。
(二)節目演藝組
圣誕歌曲拉開序幕 話劇朗誦演繹精彩。
伴著圣誕歌曲“Jingle bells”拉開了圣誕party的序幕,伴著歡快的旋律由主持人介紹圣誕節的由來和節日里人們的活動。
1.第一篇章 圣誕文化
主持人向大家介紹圣誕節的文化知識背景
2.第二篇章 圣誕狂歡
(1)英語童話劇《白雪公主》
(2)男生英文小合唱組合
(3)英文詩朗誦:《再別康橋》
(4)英語小游戲:Game1:heart in heart Game2:one by one
3.第三篇章:圣誕祝福
隨著“We wish you are merry Christmas”的歌聲,由兩位同學扮演的圣誕老人向大家派發禮物。同學、老師、家長也都互贈了禮物,大家都high到了極點,整個現場飄逸著濃濃的圣誕節的歡樂氣氛。
(三)技術保障組
課件演示展精彩 新聞報道顯特色
三、全員參與,放手嘗試凸顯成功
本次以“圣誕節”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在一、兩課時內完成的,而是通過一個階段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在這整個流程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導者的角色,所有的資料搜集、錄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學生自己來主導完成的,這也是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詮釋和實踐探索,應該說他們成功地跨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從中我也意識到,平時我們對于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作為教師的我們總是有這樣的思維定式,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讓學生一試,認為給學生的太多自主空間,就是對他們的放任,其最終結果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然而,當我真正放開手,才發現學生的潛能是如此之大,只不過這其中的一大部分還未被我們發掘出來罷了。由此,我聯想到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多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來講,似乎會有更大的好處。通過總結和反思,我覺得這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盡量把英語學習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體驗英語,運用英語,創造自己的成果。
(二)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課程與社會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構建方式。課堂教學應回歸生活世界,打破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界限。
(三)倡導全體參與,主動體驗
通過“做”中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
“騰出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往前走;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自己去鍛煉;創造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把握;設立一個沖突,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選擇一個主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生本教育,定會展現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引領學生踏上精彩人生的重要歷程。
作者簡介:李娟,女,1982年8月出生,江蘇省鎮江市人,鎮江科技新城實驗學校教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和管理工作。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