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
摘 要:對于中國的外語學習者來說,文字資料最為豐富,因而閱讀成了英語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在高職教育中,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高職學生英語功底薄弱,目前英語閱讀能力低下仍是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閱讀策略培訓能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閱讀成績。本文綜合概括閱讀理論和閱讀策略。
關鍵詞:學習策略;閱讀策略;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15-01
英語文字方面的資料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是最為豐富的。因而閱讀就成為學習英語主要的輸入方式也是學習新的英語語言知識的最主要的渠道。提高閱讀能力是每個中國英語學習者必須要達到的目標(文秋芳)。在我們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幾乎所有的新語言知識都是從書本中獲得的。在各種各樣的英語考試中,占考試內容的比例最大的就是閱讀理解。可以說,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成績。
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實現自主的終身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學生可以通過長期的自主性閱讀練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掌握積極有效的閱讀策略。可是,在閱讀教學時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仍很普遍。只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和基本的語法知識,一般情況下,就可以閱讀一些英語文章。但在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學生不能高效準確地閱讀。較為明顯的結果就是在英語測試中,閱讀成為學生失分最多的項目。其原因有兩點,一方面與片面、盲目的閱讀觀念有關,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習者未能掌握和使用適當的閱讀策略有關(程曉堂、鄭敏 2002)。
一、英語閱讀理論
對于閱讀的認識,隨著對其深入的調查研究而不斷發生變化。中外學者各有不同看法。
在西方,他們把閱讀看成是把書本被動的輸出形式轉化為主動的輸入的過程。心理學家Goodman認為“閱讀是心理語言的猜測游戲”;吉布森和利文堅信,閱讀是從課文中提取意義的過程;史密斯則認為閱讀是“向課文提出問題,閱讀理解是使你的問題得到回答”。
在我國,學者們對于閱讀的理解更趨向于主觀作用的擴大化。胡春洞指出“閱讀理解不是讀者感知文字的意義,而是讀者賦予文字以意義”、“讀者之所以理解了文字,是因為他有知識體驗”;胡鑒明則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在讀者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進行猜想、推理、分析、歸納、溶解的綜合思維過程”。
二、英語閱讀的模式
在過去五十年間,學者們普遍肯定的閱讀模式主要有三種: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自下而上模式來源于人們對閱讀過程最初的理解:閱讀從字母和單詞開始。在“自下而上”模式下,教師一般都從語言形式入手,以詞匯和語法為中心,精講閱讀材料。這種模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程曉堂、鄭敏 2002):
1. 學生容易形成逐字逐句的閱讀習慣。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訓練,很多學生對模糊語義的容忍度較小,見到生詞就查詞典,閱讀效率較低。
2. 注意力集中在字句的細節上,容易忽略對文章的總體把握。表面上似乎看懂了,但對于作者的意圖和傾向、文章的組織結構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并不能準確把握。
3. 四平八穩的閱讀速度必然導致有限的閱讀量。不能保證大量的閱讀,視覺、思維的敏捷性就得不到開發。
自上而下模式認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是一個主動地參與者,他根據自己已有的句法、語法和語義知識,并運用自己的有關背景知識對閱讀材料進行預測,并在閱讀過程中加以證實和修正。根據這一模式,閱讀活動實際上是一種語言知識的實踐或實現(束定芳、莊智象,1996)。
最新的“相互作用”模式則提出,閱讀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多種語言知識,包括文字、詞匯、句法和語義等知識的復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任何單一的語言知識都不能促進對閱讀材料的真正理解(束定芳、莊智象,1996)。
三、學習策略
當前,語言學研究者們認為閱讀認知策略、閱讀元認知策略和閱讀情感策略是英語閱讀的主要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是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用于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操作方式。元認知策略指用于監控認知策略及其他策略技能的行為方式。
四、在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校的學生具有其獨特性。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英語的興趣參差不齊,而且學生的性格普遍較為獨特。因此,即使閱讀策略的培養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知識傳授法可能更適合他們。
什么是閱讀策略訓練?是指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習者針對其需要有效地運用策略的活動。即使學習者沒有接受過學習策略訓練,在其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成功學習者和不太成功學習者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同的只不過是其使用的學習策略的類別和使用頻率。
根據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閱讀學習策略基本缺失的特點,知識傳授法更適合他們學習使用。知識傳授法主要是教師直接或間接傳授學習理論的有關知識。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滲透策略知識及進行策略訓練,也就是間接傳授學習理論更適合。教師可以傳授如閱讀認知策略中的覽讀、跳讀、詞義猜測等。
磨刀不誤砍柴工。閱讀策略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該教學方法的遷移性較強,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的提高的同時,學生在學習的方法性和總結性等維度上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鄭敏.編著.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 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之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