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欽云
摘 要:在義務教育階段,學困生也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薄弱的農村中學,語文學困生特多。如何幫助學困生提高語文素養?筆者認為:從夯實基礎、培養習慣、指導學法、拓寬資源等四個方面來幫助學困生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關鍵詞:學困生;基礎;習慣;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13-01
我校是一所地處農村的完中校,七至九年級的生源都來自周邊的五個自然村的小學,他們升入七年級,不少學生語文基礎非常薄弱,不僅一些詞語、成語從未聽過,甚至連很多常用字都不會寫;背誦也只是死記硬背,不懂得理解消化。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不好,具體表現在:課前不重視預習;課堂上不記筆記,不愛動腦思考;課后不及時復習;作業馬虎、潦草,甚至偷工減料。基于此,本人在施教過程中,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夯實基礎
1、加強朗讀,落實字音
課堂上做到每課必讀,一般采取中等偏下的學生個別朗讀,學生正音,讀錯即停的原則。要求他們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時采用教師領讀、學生集體讀、分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激發學生們的朗讀興趣,讓他們在朗讀中愛上語文。七年級學困生的基礎知識非常薄弱,有的甚至連聲調都不會標,讀錯字音、誤讀詞語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筆者注意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要求他們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或讀錯的字詞都必須查工具書解決,并且要把它們謄寫在錯字本里。
2、掌握字形,規范書寫
寫字和朗讀一樣,都是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七年級語文學困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常識,筆順筆畫搞不清楚,以致在書寫中錯字、別字較多,隨意涂改,字跡潦草。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學期初就把七年級語文課本上冊(語文版)附錄中的《漢字造字法》向學生講解,讓學生感知漢字的形體美、點線美、結構美和意象美。另外,在寫字課上組織學生欣賞名家書法作品,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對學生的語文作業(練習冊、作文以及考試),在寫字方面更是要求嚴格,規范他們的寫字。
3、重視積累,夯實基礎
語文學習,只有重視積累,基礎才會越來越牢固。在施教過程中,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努力,培養學生積累的意識。一是語言積累。要求摘抄字詞、成語、格言警句以及古詩詞名句、優美語段等。通過摘抄,不僅識記了字音、字形、字義,而且練了字。此外鼓勵學生多閱讀。二是文化積累。要求學生根據中國的傳統節日,搜集當地過節日的習俗,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
二、培養習慣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要想讓學困生學好語文,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更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無聲的老師,學生要想讀通讀懂課文,就必須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教師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學困生在養成習慣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2、培養讀書必動筆的習慣
讀書不能走馬觀花,對學困生來說,教師更要培養他們動筆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在書本的字里行間圈點勾畫,在文旁、文后或筆記本上寫下自己感想或體會。并教給他們一系列圈點勾畫的符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困生的閱讀效率大大提高。
3、培養課堂積極提問的習慣
善于發問的學生往往思維敏捷,思考問題深刻,在閱讀中處于主動地位。為此,筆者想方設法鼓勵學困生自己提出問題(哪怕是簡單的問題),然后試著去分析問題,最后嘗試著解決問題,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這些學困生在老師和優等生的幫助下,越來越會提問。
4、培養堅持寫日記的習慣
寫日記可以提高學困生的寫作水平。對他們沒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他們可以自由發揮,自由書寫。多則一篇一段,少則三五兩句。每周檢查一次。培養了學困生他們寫日記的習慣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培養快速記錄的習慣
有些學困生寫字速度慢,不擅于邊聽邊記,經常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筆者教給他們速記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重要的詞語來提高記錄速度。很快,學生就學會了有選擇地記錄。
三、指導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要學困生掌握了學習方法,那就不怕他們學不好語文。在施教過程中,筆者主要教給學困生他們預習和復習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詩詞記誦的方法、現代文課外閱讀的方法、作文審題的方法、仿寫片段的方法等
四、拓寬資源
課堂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教師要根據學困生的學習狀況,透徹地研究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適當的取舍并合理的開發教學資源。
1、相似題材或主題的拓展語文教學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只要是與教學相關,且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都可以成為語文課堂的學習資源。特別是學困生,他們知識面窄,所以相似題材或主題的擴展閱讀對他們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2、開辟第二課堂在加強課內教學的同時,也很有必要對學困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書法比賽、成語接龍、猜迷語、朗讀、課本劇表演、我和名著相約等鮮活的方式,激發學困生熱愛語文的興趣,同時通過活動來提高學困生的語文素養。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轉化學困生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艱巨的任務,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尋求適合學困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