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
[摘要] 目的 探討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 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給予甘露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布林佐胺治療,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等。 結果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 結論 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可用于臨床治療機械性眼外傷。
[關鍵詞] 甘露醇;布林佐胺;機械性眼外傷
[中圖分類號] R779.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059-03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機械性眼外傷屬于較為常見的眼科多發病[1]。從相關臨床實踐經驗上分析[2],針對機械性眼外傷患者如果不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導致其發生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其視力健康,甚至可導致失明。鑒于此,為了進一步研究和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可靠方法,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本研究對本院近年來治療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相關經驗進行了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均為單眼損傷患者,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患眼脹痛,患側頭痛,鼻根酸脹,結膜充血,眼內壓升高等。其中男性90例,女性66例,年齡12~56歲,平均(33.45±5.32)歲。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常規半臥位,包扎雙眼,鎮靜止血,安靜休息[3]。對照組同時給予20%甘露醇按7~10 ml/kg體重計算給藥量,靜脈滴注,2次/d,5 d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基礎上加用0.1%布林佐胺滴眼液2~3滴/次,滴入下方結膜囊內,用手指壓迫淚囊,時間3 min,2次/d,兩組均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組中有1例出現視覺模糊,2例出現灼燒感,3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對照組中有6例出現視覺模糊,4例出現灼燒感,6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51%,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表2)。
3 討論
從臨床病例報道和本院治療實踐經驗上分析[4],目前導致機械性眼外傷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包含銳器傷和鈍器傷兩種。對于銳器傷患者來說,其所遭受的創傷過程較為迅速,多為開放性損傷,但損傷程度往往較輕,僅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影響,往往預后較好,其臨床并發癥也較好控制;對于鈍器傷患者來說,多為閉合性損傷、眼球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這種損傷不僅會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傷害,其機械性鈍力還可以通過眼內和眼球向內進行傳遞,從而導致患者眼內相關組織受傷,進而出現嚴重閉合性損傷、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等較為嚴重的后果,嚴重威脅患者的視力健康[5]。
本研究所入選的研究病例均屬于受傷程度相對較輕的情況,相關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前房和玻璃體少量積血為主,因此,臨床處理措施以保守治療為主,同時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措施。
既往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6-9],甘露醇可有效降低眼壓,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充血癥狀。甘露醇屬于靜脈用滲透性利尿劑中的一種,不易透過血液-房水屏障,可顯著降低眼壓。患者眼壓降低后,眼部相關組織的水腫可被促進吸收,有效控制角膜感染和視神經損傷,因此可顯著改善相關臨床癥狀。布林佐胺屬于碳酸酐酶抑制劑中的一種,作用底物是碳酸酐酶,碳酸酐酶存在于包括眼組織在內的人體很多個組織內。碳酸酐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HCO3生成的化學反應的酶。布林佐胺對碳酸酐酶的活性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導致眼內碳酸酐酶的活性被大大降低,HCO3生成被阻止,房水內滲透壓降低,房水生成變少,從而降低眼壓,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兩者聯合使用,可顯著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10-12]。
本研究證實了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實踐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214),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的同類研究結果[13-14]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是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 毛春潔,顏華.機械性眼外傷臨床特征及眼外傷評分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 2012,48(5):432-435.
[2] 祁穎,萬光明,朱豫,等.眼外傷評分對開放性眼外傷視力預測作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3,35(4):247-250.
[3] 陳永東,吳強,宋蓓雯,等.開放性眼外傷82例臨床特征及影響視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2,34(4):262-265.
[4] 張志明,王燕,張定義.CT檢查在眼外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6):417-420.
[5] 任慧,江睿,徐格致,等.眼內鏡下玻璃體切除術治療伴角膜混濁的嚴重眼外傷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3):194-196.
[6] 鐘文賢,易敬林,白永泉,等.機械性眼外傷并發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主要細胞因子表達的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7):2099-2101.
[7] 劉彬,于教國,瞿正旭,等.百草枯致化學性眼外傷一例[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0,28(1):77-78.
[8] 馬志中,胡運韜.關于開放性眼外傷救治的幾個重要問題[J].中華眼科雜志, 2013,49(8):673-675.
[9] 張凌,劉勇,陳少軍,等.開放性眼外傷不同時機玻璃體手術的對比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2):121-125.
[10] 訾盼盼,李秋明.兒童嚴重眼外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效果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3):179-182.
[11] 于濱,董曉光,王金艷.復雜眼外傷伴睫狀體離斷的手術療效[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6):517-520.
[12] 馬志中.我國眼外傷近五年研究進展[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0):911-914.
[13] 何發堅,韋曉星,張鵬.眼外傷合并前房積血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3):68-69.
[14] 黎宗漢.煙花爆竹致眼外傷臨床探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124-125.
(收稿日期:2014-07-08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 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給予甘露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布林佐胺治療,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等。 結果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 結論 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可用于臨床治療機械性眼外傷。
[關鍵詞] 甘露醇;布林佐胺;機械性眼外傷
[中圖分類號] R779.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059-03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機械性眼外傷屬于較為常見的眼科多發病[1]。從相關臨床實踐經驗上分析[2],針對機械性眼外傷患者如果不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導致其發生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其視力健康,甚至可導致失明。鑒于此,為了進一步研究和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可靠方法,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本研究對本院近年來治療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相關經驗進行了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均為單眼損傷患者,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患眼脹痛,患側頭痛,鼻根酸脹,結膜充血,眼內壓升高等。其中男性90例,女性66例,年齡12~56歲,平均(33.45±5.32)歲。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常規半臥位,包扎雙眼,鎮靜止血,安靜休息[3]。對照組同時給予20%甘露醇按7~10 ml/kg體重計算給藥量,靜脈滴注,2次/d,5 d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基礎上加用0.1%布林佐胺滴眼液2~3滴/次,滴入下方結膜囊內,用手指壓迫淚囊,時間3 min,2次/d,兩組均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組中有1例出現視覺模糊,2例出現灼燒感,3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對照組中有6例出現視覺模糊,4例出現灼燒感,6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51%,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表2)。
3 討論
從臨床病例報道和本院治療實踐經驗上分析[4],目前導致機械性眼外傷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包含銳器傷和鈍器傷兩種。對于銳器傷患者來說,其所遭受的創傷過程較為迅速,多為開放性損傷,但損傷程度往往較輕,僅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影響,往往預后較好,其臨床并發癥也較好控制;對于鈍器傷患者來說,多為閉合性損傷、眼球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這種損傷不僅會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傷害,其機械性鈍力還可以通過眼內和眼球向內進行傳遞,從而導致患者眼內相關組織受傷,進而出現嚴重閉合性損傷、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等較為嚴重的后果,嚴重威脅患者的視力健康[5]。
本研究所入選的研究病例均屬于受傷程度相對較輕的情況,相關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前房和玻璃體少量積血為主,因此,臨床處理措施以保守治療為主,同時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措施。
既往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6-9],甘露醇可有效降低眼壓,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充血癥狀。甘露醇屬于靜脈用滲透性利尿劑中的一種,不易透過血液-房水屏障,可顯著降低眼壓。患者眼壓降低后,眼部相關組織的水腫可被促進吸收,有效控制角膜感染和視神經損傷,因此可顯著改善相關臨床癥狀。布林佐胺屬于碳酸酐酶抑制劑中的一種,作用底物是碳酸酐酶,碳酸酐酶存在于包括眼組織在內的人體很多個組織內。碳酸酐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HCO3生成的化學反應的酶。布林佐胺對碳酸酐酶的活性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導致眼內碳酸酐酶的活性被大大降低,HCO3生成被阻止,房水內滲透壓降低,房水生成變少,從而降低眼壓,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兩者聯合使用,可顯著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10-12]。
本研究證實了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實踐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214),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的同類研究結果[13-14]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是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 毛春潔,顏華.機械性眼外傷臨床特征及眼外傷評分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 2012,48(5):432-435.
[2] 祁穎,萬光明,朱豫,等.眼外傷評分對開放性眼外傷視力預測作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3,35(4):247-250.
[3] 陳永東,吳強,宋蓓雯,等.開放性眼外傷82例臨床特征及影響視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2,34(4):262-265.
[4] 張志明,王燕,張定義.CT檢查在眼外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6):417-420.
[5] 任慧,江睿,徐格致,等.眼內鏡下玻璃體切除術治療伴角膜混濁的嚴重眼外傷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3):194-196.
[6] 鐘文賢,易敬林,白永泉,等.機械性眼外傷并發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主要細胞因子表達的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7):2099-2101.
[7] 劉彬,于教國,瞿正旭,等.百草枯致化學性眼外傷一例[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0,28(1):77-78.
[8] 馬志中,胡運韜.關于開放性眼外傷救治的幾個重要問題[J].中華眼科雜志, 2013,49(8):673-675.
[9] 張凌,劉勇,陳少軍,等.開放性眼外傷不同時機玻璃體手術的對比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2):121-125.
[10] 訾盼盼,李秋明.兒童嚴重眼外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效果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3):179-182.
[11] 于濱,董曉光,王金艷.復雜眼外傷伴睫狀體離斷的手術療效[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6):517-520.
[12] 馬志中.我國眼外傷近五年研究進展[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0):911-914.
[13] 何發堅,韋曉星,張鵬.眼外傷合并前房積血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3):68-69.
[14] 黎宗漢.煙花爆竹致眼外傷臨床探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124-125.
(收稿日期:2014-07-08 本文編輯:許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討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 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對照組給予甘露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布林佐胺治療,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等。 結果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 結論 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可用于臨床治療機械性眼外傷。
[關鍵詞] 甘露醇;布林佐胺;機械性眼外傷
[中圖分類號] R779.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0(a)-0059-03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機械性眼外傷屬于較為常見的眼科多發病[1]。從相關臨床實踐經驗上分析[2],針對機械性眼外傷患者如果不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導致其發生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其視力健康,甚至可導致失明。鑒于此,為了進一步研究和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可靠方法,為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依據,本研究對本院近年來治療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相關經驗進行了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156例,均為單眼損傷患者,患者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患眼脹痛,患側頭痛,鼻根酸脹,結膜充血,眼內壓升高等。其中男性90例,女性66例,年齡12~56歲,平均(33.45±5.32)歲。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常規半臥位,包扎雙眼,鎮靜止血,安靜休息[3]。對照組同時給予20%甘露醇按7~10 ml/kg體重計算給藥量,靜脈滴注,2次/d,5 d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基礎上加用0.1%布林佐胺滴眼液2~3滴/次,滴入下方結膜囊內,用手指壓迫淚囊,時間3 min,2次/d,兩組均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治療組中有1例出現視覺模糊,2例出現灼燒感,3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對照組中有6例出現視覺模糊,4例出現灼燒感,6例出現分泌物增多,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51%,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2917,P=0.0214)(表2)。
3 討論
從臨床病例報道和本院治療實踐經驗上分析[4],目前導致機械性眼外傷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包含銳器傷和鈍器傷兩種。對于銳器傷患者來說,其所遭受的創傷過程較為迅速,多為開放性損傷,但損傷程度往往較輕,僅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影響,往往預后較好,其臨床并發癥也較好控制;對于鈍器傷患者來說,多為閉合性損傷、眼球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這種損傷不僅會對患者的眼表產生傷害,其機械性鈍力還可以通過眼內和眼球向內進行傳遞,從而導致患者眼內相關組織受傷,進而出現嚴重閉合性損傷、破裂傷和視神經挫傷等較為嚴重的后果,嚴重威脅患者的視力健康[5]。
本研究所入選的研究病例均屬于受傷程度相對較輕的情況,相關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前房和玻璃體少量積血為主,因此,臨床處理措施以保守治療為主,同時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措施。
既往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6-9],甘露醇可有效降低眼壓,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充血癥狀。甘露醇屬于靜脈用滲透性利尿劑中的一種,不易透過血液-房水屏障,可顯著降低眼壓。患者眼壓降低后,眼部相關組織的水腫可被促進吸收,有效控制角膜感染和視神經損傷,因此可顯著改善相關臨床癥狀。布林佐胺屬于碳酸酐酶抑制劑中的一種,作用底物是碳酸酐酶,碳酸酐酶存在于包括眼組織在內的人體很多個組織內。碳酸酐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HCO3生成的化學反應的酶。布林佐胺對碳酸酐酶的活性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導致眼內碳酸酐酶的活性被大大降低,HCO3生成被阻止,房水內滲透壓降低,房水生成變少,從而降低眼壓,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兩者聯合使用,可顯著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機械性眼外傷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10-12]。
本研究證實了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實踐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血腫消失時間、眼壓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214),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的同類研究結果[13-14]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甘露醇聯合布林佐胺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更佳,是治療機械性眼外傷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 毛春潔,顏華.機械性眼外傷臨床特征及眼外傷評分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 2012,48(5):432-435.
[2] 祁穎,萬光明,朱豫,等.眼外傷評分對開放性眼外傷視力預測作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3,35(4):247-250.
[3] 陳永東,吳強,宋蓓雯,等.開放性眼外傷82例臨床特征及影響視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2,34(4):262-265.
[4] 張志明,王燕,張定義.CT檢查在眼外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6):417-420.
[5] 任慧,江睿,徐格致,等.眼內鏡下玻璃體切除術治療伴角膜混濁的嚴重眼外傷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3):194-196.
[6] 鐘文賢,易敬林,白永泉,等.機械性眼外傷并發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中主要細胞因子表達的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7):2099-2101.
[7] 劉彬,于教國,瞿正旭,等.百草枯致化學性眼外傷一例[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0,28(1):77-78.
[8] 馬志中,胡運韜.關于開放性眼外傷救治的幾個重要問題[J].中華眼科雜志, 2013,49(8):673-675.
[9] 張凌,劉勇,陳少軍,等.開放性眼外傷不同時機玻璃體手術的對比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4,50(2):121-125.
[10] 訾盼盼,李秋明.兒童嚴重眼外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效果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3):179-182.
[11] 于濱,董曉光,王金艷.復雜眼外傷伴睫狀體離斷的手術療效[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6):517-520.
[12] 馬志中.我國眼外傷近五年研究進展[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0):911-914.
[13] 何發堅,韋曉星,張鵬.眼外傷合并前房積血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3):68-69.
[14] 黎宗漢.煙花爆竹致眼外傷臨床探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124-125.
(收稿日期:2014-07-08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