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存勝 張壘
摘 要 文章從筆者多年學生管理的經驗出發,總結了班級管理工作,指明問題處理的方法,探討職業院校班級管理辦法,提高教育水平,助推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 班級管理 班主任工作 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民族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而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本文以職業院校為例,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學生管理經驗,闡述目前班主任工作過程中需注意的一些問題,探索更好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務于職業教育事業。
1 常規管理工作
班級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教育過程,它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的特點,不能急于求成,作為班主任,必須制定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和具體的管理目標。對于常規的學生管理,更要有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不能憑意氣辦事,要用制度束縛學生、管理學生,且要公平公正,以理服人。
1.1 早操和晩寢
早操和晚寢的檢查督促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頭戲,是規范學生行為,提高學生自我約束力的有力途徑,同時也是班主任工作有力、是否有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標,是評價班主任工作優劣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課堂學習
課堂學習通常有任課教師組織和完成,是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走入社會的重要保證,然隨著近幾年職業院校學生整體水平的逐年下滑,課堂授課質量也成為諸多教師感到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因此,為保證教學質量,班主任應協助任課老師組織管理學生,確保學生按時全勤到達上課或自我學習地點,隨時檢查和監管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圓滿完成學業,提高他們學習或自我學習水平。
1.3 突發事件處理
職業院校學生年齡大都處于14~23周歲之間,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生理和心理都尚未穩定,因此經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例如打架斗毆、群斗群毆之類的突發事件等等,為保證學生生命安全,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每天24小時全方位地管理和監督,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加強信息管理,確保他們尤其是“重點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將問題處理在萌芽之中。即便沒能及時防控,危險事件不幸發生,也必須保證班主任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有效制止和控制危險事件的進行,并根據事態的發展,采取相應的措施。危險程度較輕,涉及人員較少,影響面不大的事件,自己或協同其他老師當場解決;危險程度較重,涉及人員較多,影響面較大,當場不易分析清楚、無法當場處理的事件交付系部或學院其他學生管理部門,協助他們尋找原因,解決問題;危險程度嚴重,涉及人員很多,影響面極大,局面難以控制的事件,要及時報警并報告相關領導,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解決問題。
2 集體文化建設
一個班級是否有發展潛力,是否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集體,不是看他們的專業素質有多高,成績多優異,關鍵看他們有沒有積極向上的文化,有沒有敢于亮劍的精神,有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信心和決心。
2.1 班級文化的精心組織
為活躍學生生活,提高班級凝聚力,班主任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同時,必須重視班級文化建設。這里的文化建設,不單單將學生的學習場所、住宿條件乃至生活活動環境營造好,關鍵是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展示才藝、互相學習、團結和諧的人文環境。通過班主任的精心策劃和組織,引導學生參入一系列的活動,加強他們的彼此了解,提高其組織和協調能力,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2 學院文娛活動的積極配合
班主任應配合學院開展一系列活動,譬如每學期舉辦校園文化周,每逢重大節日舉辦豐富多彩的專題晚會,舉辦籃球、足球、拔河比賽等,為學生營造更好的育人環境,加強文化校園建設,加大學院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集體凝聚力,豐富學生文娛生活,增強他們的大局觀念和團結合作意識,釋放壓力、輕松高效地學習,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
2.3 文化智囊團建設
為保證舉辦的活動新穎而不落窠臼,就必須要求我們群策群力,建設一個文化智囊團,由班級里的主要學生干部、文藝骨干,以及各社團成員組成,要發揮集體的作用,共同學習、積極探討,不能搞一言堂,更不能拍腦袋下決定,要有一個科學的、健康的中、長期規劃,以保證制定的每一個節目都有新意,傳遞正能量。
3 精英人才的選拔和推薦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須擁有識別千里馬的一雙慧眼,要勇于發現和培養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選拔和推薦人才的標準是多元化的,要更新觀念,改變只以成績論成敗的思想;善于發現和培養學生的“長板”,不拘一格選拔和推薦人才。
3.1 專業技能人才的選拔
專業技能的評定主要看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但務必要考慮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既要看他們的專業理論水平,又要了解他們的專業技能水準。專業理論掌握的情況主要有學期考試、專業老師平時檢驗成績綜合評定,將綜合考核成績優異的學生定位學習標兵,使之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在班里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和提高,并及時給予精神和物資上的獎勵。專業技能水平的考核主要根據學院所提供的專業實習、實訓、企業定崗學習以及參加國家、省市各級專業技能大賽比賽情況而定,考核成績反映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能力,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重要內容,對此應給予大力表彰。這些學生可發展成為您的得力助手,他們可影響和幫助身邊一大批學生鼓舞斗志、奮發學習。
3.2 文藝達人的發掘
文藝達人就是指除學習外,在其他才藝方面有所“建樹”的同學,這里所謂的建樹是指在某一方面有特長,在班級或學院具有一定影響力。常言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您認真去挖掘,就一定會有一大批文藝達人匯聚于你的周圍,合理運用他們的長處,可以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加強班級的互助和團結,提高班級凝聚力。這些人員的任用,可以使之成為班級機構建設的潤滑劑,成為學生管理的助推劑,成為班級管理的左膀和右臂。
3.3 精英人才的推薦
班主任要樹立大局觀念,要拒絕本位主義思想的干擾,要有將班級精英學生 “送出去“的勇氣和決心。只要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不管是系部和學院組織的學生管理機構,或是學生組織的各種社團組織,都要積極鼓勵和推薦學生參加,其中表現優秀的,可推薦參加深造或加入黨組織學習,要成為他們人生成長的向導,不要成為他們成長的羈絆。
4 后進生轉化
后進生轉化問題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它關系著班主任管理水平高低的評定、薪俸工資多寡的獲得以及工作能否得到領導的認可等等,是班主任老師最為關心又最為頭疼的事情。然人能力都有高下之分,表現均有優劣之別,這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師,對待職業院校的后進生,不能動輒抱怨和懈怠工作,產生厭煩情緒,而應具有積極主動的心態,對后進生的特點逐一分析,制定科學的教育和管理措施。
(1)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是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學生對電腦很有興趣,他就能自覺主動地看許多計算機方面的書籍,因此應不斷尋找學生的興趣所在,加以引導、促其進步。
(2)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發揮其特長。“教育是根植于愛的。”班主任要時刻充滿愛心,用伯樂的眼光尋找學生的亮點。我們判斷成功的標準要與時俱進,職業院校培養學生首先是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判定學生優劣不能只盯著學生的成績,要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技能、業余愛好等綜合考慮,只要是無損于社會、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我們都應該支持,都應該為其創造條件,加以培養。
(3)多給后進生信任的眼光,培養起自信和勇氣。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認可,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多給予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給予他們的信任和鼓勵的眼光。問題處理得當,投以贊賞的目光、給予及時的表揚;問題處理欠妥時,幫其分析其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多鼓勵少批評。
(4)制定若干個短期規劃,逐步提高其能力水平。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不能急于求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將長期規劃細分為若干個中期或短期規劃,要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葡萄”,不斷取得進步,不斷體驗成功,“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最終達到成功轉化的目的。
(5)建立互助小組,發揚團體合作。同齡人之間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年輕人效仿能力強,只要有一個好的榜樣在身邊,就會產生希望變好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習興趣,這種榜樣的作用比一味的說教更有效。在課堂上有意將好生差生搭配起來,建立互助學習小組,互幫互助,自主學習,感受團體合作的快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進而達到后進生轉化的目的。
5 素質能力的培養
未來企業招募人才的標準,不再單看你的學歷多高,技能水平多強,學習什么樣的專業,關鍵是看你的素質能力能否符合企業的要求,因此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時,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水平。
(1)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今非昔比,這就需要我們不停地攝取新知識來豐富我們的大腦,作為班主任,尤其需要更新觀念,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勇往直前。
(2)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學生管理水平。隨著計算機等新興媒體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可勝數,獲得的知識量也大得驚人,在這知識大爆炸的年代,如何才能讓學生信服于你,勝任學生管理的重任,無他,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身駕馭能力,提高學生管理水平。
(3)改善學生學習方法,增強他們的社會競爭能力。學生學習知識的種類豐富多樣,學習方法也應靈活多變。要將所學知識分門別類。例如社會學知識,是提高一個人綜合能力,體現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更應該靈活運用學習方法,掌握知識的精髓,更好地服務于事業的發展。
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擁有充分的知識和智慧,富有愛心,用心去管理學生、教育學生,使其學有所成,學有所需,適應市場,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玲.班主任的知識結構與班級管理工作[J].林區教學,2006.
[2] 沈若冰.對中職班級管理的幾點體會[J].考試周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