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賢
【摘 要】黨的十八大作出了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這是新時期踐行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期盼。目前,全黨各類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并提出了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各種有效載體,國有企業將標桿管理活動作為切入口深入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完全符合國有企業的性質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要求,是推進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新舉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關鍵詞】國有企業;標桿管理;服務型黨組織;緊密結合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和“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使服務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在強化服務中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黨的執政基礎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思路,明確了措施。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二級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為廣東基礎)是擁有5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有大型建筑施工企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國有企業通過創新黨建方式,使黨組織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促進企業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因此,筆者嘗試以廣東基礎為具體案例,以標桿管理模式為著力點,以“提升對標管理,服務企業發展”為主線,積極探索推進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新舉措。
一、標桿管理模式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的重要性
標桿管理(benchmarking)發軔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企業施樂公司的標桿管理法,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并稱21世紀三大管理方法。它體現了現代管理中追求競爭優勢的特性,是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關鍵環節,選取企業內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作為標桿進行借鑒與學習,不斷改善自身不足,從而提高競爭力、不斷追趕或超越標桿的一種良性循環的管理辦法。
服務型黨組織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要發展服務型黨組織,并且要可持續。從2009年年初開始,貴州遵義市便探索構建以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共同服務群眾、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工作體系。遵義經驗取得的巨大成效,得到了中央組織部的充分肯定,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熱潮在全國上下迅速鋪開。201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分析黨目前面臨的考驗和存在的危險,明確黨的執政使命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型”黨組織建設的要求。至此服務型黨組織正式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目標之一。通俗地講,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體現黨性、連接民心的平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隨后,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新一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高潮。黨組織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力量,在把關定向、動員組織、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促進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國企首先是企業,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就是黨建的中心,要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始終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這也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著力點。標桿管理恰好是迅速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有用的一個管理工具。因此,標桿管理模式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將有利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科學發展優勢。
二、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平臺,以標桿管理為載體,實現標桿管理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有機統一
2013年開始,廣東省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確定了“提升對標管理,服務企業發展”的書記項目,以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為主線,進一步創新基層黨的組織活動,對標學習先進,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為進一步促進企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廣東基礎將標桿管理有效融入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把標桿管理作為公司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獨特做法和優勢,實現創新和突破的重要抓手,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同時成為解決問題和取得進步的有效機制,使企業在嚴峻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贏得主動。
(一)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廣東基礎結合企業發展實際,由公司黨委主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制方案,建組織,選標桿,定措施,搞活動,虛實結合,將標桿管理和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密切結合起來,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效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1.黨委、行政
圍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等課題與廣東華隧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等企業進行對標,通過發展思想的碰撞,成功經驗的學習,解決了企業發展的諸多瓶頸問題。譬如,通過與省內外房建建筑施工領域的勁旅和排頭兵——廣東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對標學習,重點解決“房建”和“聯營”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房建項目現場各班組人員的規范管理、安全知識教育、技術規范教育的方法及措施,以及提高現場管理水平的經驗、做法。二是聯營項目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架構如何搭建;財務賬務處理方法,資金支付程序等資金管控方式;如何解決財稅審計違法分包的問題;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管控程序怎樣,有哪些具體的措施或制度;如何規避合作項目的債務風險等聯營合作管理。
2.工會
圍繞促進駐外機構工會健康發展和加快屬地化管理進程等課題與南寧市總工會進行對標,探討南寧分公司雙重領導參與屬地活動的方式加入了南寧市工會,通過打造平臺,引領企業向外擴張發展。
3.團委
針對共青團“青”字號品牌工程的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文明號、青年志愿者服務等課題與廣東省源天工程公司進行對標,發揮團青工作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二)公司-分公司-項目部或公司-直屬項目部“上下聯動”
廣東基礎采用“公司-分公司-項目部”三級和“公司-直屬項目部”二級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在公司與下級分公司或項目部之間建立起有效的目標責任管理考核制度。各級黨組織發揮服務企業中心工作的組織核心作用,通過開展上下聯動的對標活動,充分調動起企業各級管理機構干事創業、務實發展的積極性,以及啟迪拓展經營、優化管理的新思路,確保年終績效考核目標更好更快地實現。圍繞著黨支部工作、經營工作、生產工作、工會工作、團支部工作等對標課題,廣東基礎屬下特種工程分公司、路橋工程分公司、建筑機械施工分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建安工程分公司和新世紀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分支單位組織了多次相互對標活動。譬如,特種工程分公司與機施工程分公司的對標活動分為以黨務、團務、工會方面為主的黨群組和以經營、生產、管理方面為主的行政組,重點交流學習了黨政工作配合、“三型”黨組織建設、債權債務工作、承接工程、合作經營、駐外項目管理、人才培養、部門績效考核、成本考核和項目的業務招待費管理等課題,為各自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公司整體的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新的能量。
(三)專項對標“對癥下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企業的第一競爭力。廣東基礎作為具有專業特色的總承包企業,要立足科技創新,才能使企業在新一輪科技創新競爭中牢牢把握主動權。圍繞著科研工作的開展及組織形式、激勵措施、產學研的合作及科研成果對經營生產品牌的推動辦法等課題與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技術專項對標,探索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的途徑。廣東基礎決定在未來五年做大做強混凝土板塊,力爭成為公司一業為主,多元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元。針對混凝土生產經營管理的對標課題廣東基礎新世紀混凝土有限與廣東省建筑工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五沙攪拌站進行混凝土專項對標,推進企業進一步堅持品牌經營,發展高端客戶,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三、進一步推進標桿管理模式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的若干思考
把標桿管理模式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于企業經營管理和黨的基層組織的實際工作中,既能夠豐富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內涵,更能夠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不懈動力,是扎實有效地開展國有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需要。因此,進一步推進標桿管理模式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有利于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的改革發展浪潮中引領行業發展前沿。
(一)必須實現標桿管理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領導上的緊密結合
標桿管理與服務型黨組織雖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是對標管理側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則偏重于黨的建設工作,在具體實踐中,兩者的工作分工也比較明確。因此,我們必須以黨委為組織核心,堅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則,進行統一領導、部署、籌劃、推進,避免多頭指揮。
(二)必須實現標桿管理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內容上的緊密結合
我們要把標桿管理的各項具體要求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標準,將服務型黨組織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中,賦予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之“血肉”;要把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標桿管理工作的有效活動平臺,運用先進的理論來指導企業的實際工作,賦予標桿管理工作新的“靈魂”。
(三)必須實現標桿管理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目標上的緊密結合
無論是標桿管理還是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兩者都是緊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著力解決制約企業轉型升級的突出問題,為推動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礎,最終實現企業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這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就要求我們在活動中突出主題,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注重實效,緊緊圍繞整體目標來進行,真正凝聚起發展合力。
總之,《意見》強調,“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堅持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達到“六有”目標,即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廣東基礎通過開展標桿管理活動作為切入口深入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完全符合國有企業的性質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要求,是對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有益的嘗試,是對新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豐富和延展。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4.
[3]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做優做強管理提升之路[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4] 廖曉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