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兼具司法服務性和警察性雙重屬性,文章在對司法警察履職現狀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文書送達不應該成為司法警察主要履職方向,司法警察應履職與其警察屬性密切相關的職責。文章進一步從拓展秩序維護職能的空間、賦予司法警察拘留權、賦予司法警察偵查執行權三方面入手建議強化警察權,推進司法警察隊伍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司法警察;角色屬性;職能探析
一、司法警察同時具備服務屬性和警察屬性
司法警察作為檢察機關的一支武裝力量,承擔著履行維護檢察秩序、保障辦案安全的職責。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角色既區別與一般警察也區別于其他檢察人員,兼具司法服務性和警察屬性。
(一)司法警察的服務屬性
司法警察參與司法活動并無司法性可言,所謂“司法”二字主要是指其設立于司法機關內部,服務于司法活動。
一是司法警察部門在檢察機關內部屬于綜合服務部門。不參與刑事訴訟具體環節,其設置的目的在于服務執法辦案。
二是履職的從屬性。司法警察在履職時必須依附于其他部門,《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條例》(后簡稱《條例》)第八條規定了司法警察履職原則,“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履行職責”,其履職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其他部門檢察工作秩序,依附于司法活動而進行。
三是服務對象的廣泛性。司法警察工作涉及到檢察機關偵查監督、公訴、反貪污賄賂、瀆職侵權、控告申訴、監所檢察等業務部門,屬于一部門對應多部門的工作模式,履職范圍較為廣泛。
(二)司法警察的警察屬性
區別于一般的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警察的服務職能主要體現在秩序維護方面,具備警察屬性。具體來說,其警察屬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具有警察權的秩序維護任務。《條例》第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的任務是通過行使職權,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檢察工作秩序,預防、制止妨礙檢察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檢察工作的順利進行”,警察的主要任務在于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大警鐘之一的司法警察的主要定位在于參與檢察活動,維持整個社會秩序中特殊的一環——司法秩序。
第二,具有警察權的偵查職能。早就有同志指出,司法警察具有警戒保護、押提解、送達文書、傳喚、執行強制措施、參與搜查等九項職責。因此可以認定,司法警察有權參與偵查活動,屬于偵查人員,依法享有偵查權。《條例》規定了司法警察的九項職能,包括:“(1)執行傳喚、拘傳;(2)協助執行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協助追捕在逃或者脫逃的犯罪嫌疑人;(3)參與搜查”,如果說前兩者只是協助偵查的行為,對司法警察是否有偵查權還不夠確定的話,那么對第(3)項的“參與搜查”本身就是直接實施偵查的行為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搜查就是直接取得證據的過程,是典型的偵查取證行為。
第三,具有警察權的武裝性和行政性。檢察機關文職化改革后,維護檢察機關司法秩序的任務由司法警察承擔起來,司法警察武裝性體現在司法警察適用《人民警察法》的規定依法持有使用警械,《條例》進一步賦予了司法警察使用武器的權利,司法警察履職具有顯著的強制性、武裝性特點。司法警察行政性主要區別于司法活動的價值權衡特征,履職具有上令下從的行政性特點。《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必須執行上級的決定和命令”,司法警察統一歸口警務部門實行編隊管理、建立規范的用警制度、統一派警程序都是其行政性的具體體現。
二、司法警察應履行與警察屬性密切相關的司法服務職能
由于對司法警察的雙重屬性尤其是警察屬性認識不清晰,現實中司法警察服務職能有被擴大的嫌疑,主要表現為司法警察履職中一般性的服務性職能的增多和體現其警察屬性的秩序維護價值的職能的弱化。
(一)司法警察履職現狀調查
本文對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及轄區司法警察大隊2007年至2012年期間履職情況作了一個調查,5年期間支隊及各大隊開展的各項履職共計83670件。其中,保護犯罪現場198件,執行傳喚1099件,參與搜查497件,執行拘傳、協助追捕逃犯、協助執行其他強制措施1660件,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19773件,送達法律文書52491件,參與執行死刑臨場監督活動1件;負責檢察機關專門接待群眾來訪場所的秩序和安全,參與處置突發事件5639件,執行檢察長交辦的其他任務2312件。如下圖所示:
(2007-2012年重慶市檢察一分院及轄區院司法警察履職狀況表)
從2007年到2012年間一分院及轄區院司法警察履職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司法警察職能雖然涉及九個方面,但其履職的重點卻主要集中在送達法律文書上,占據其履職總數的62.73%。并且這種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以一分院及轄區為例,2007年為6167件,2008年為7178件,2009年為7808件,2010年為7052件,2011年為11631件,2012年為12646件。2012年各院成立案件集中管理部門統一送達法律文書后,文書送達占數量進一步顯著上升。
(2007年-2012年重慶市檢察一分院及其轄區司法警察送達法律文書工作示意圖)
(二)文書送達不應該成為司法警察履職重要方向
重慶市2013年出臺的《司法警察送達工作細則》規定“司法警察執行送達任務時應由2名司法警察執行”。法律文書由2名司法警察送達的理由在于文書的秘密性和重要性、2人履職時相互間的證明作用以及對抗送達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筆者認為,文書不必要由2名司法警察送達。
首先,文書的重要性和秘密性降低。一方面司法文書及案卷材料的可復制性使得司法文書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司法警察的文書送達工作主要包括法律文書和案卷材料兩大類,作為法律文書其本身具有可復制性,而檢察機關案件管理中心成立后,為方便訴訟代理人、律師電子閱卷,規定了案卷全面掃描,使得案卷材料也不具有唯一性。另一方面司法公開原則尤其是流程公開使得司法文書的保密性大大降低。新刑訴法及刑事訴訟規則中規定辯護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隨著司法流程逐步向相關人員及社會公眾公開透明,司法文書送達工作和其他文書送達工作并無二致,故以法律文書的重要性和機密性為由指派2名法警送達理由不能成立。endprint
其次,2名司法警察送達文書耗費警力成本太高。文書日益浩繁復雜,送達方式也應日趨優化和簡便,如果不加區分地由司法警察專門送達文書一方面嚴格執行的可能性會打折扣,另一方面也會對有限的警力資源造成浪費。
第三,文書送達工作現實危險性不足。因為警力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司法警察在履職的過程中采取區分原則,一般司法活動雖然有危險,但只要這種危險不具有可預見性、現實性和緊迫性則不應該輕易動用司法警察。
綜上,司法文書送達作為檢察機關內部案件管理中心文書管理職能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可以由案件管理中心的書記員送達,而當某些重要的案卷材料在送達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現實危險性時可以申請用警。
(三)司法警察履職應強化警察屬性
司法服務性職能的范圍很廣泛,包括司法政務、司法后勤保障、司法警務等內容,司法警察的雙重屬性及警務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司法警察應履行與警察屬性相關的司法服務職能,即預防違法犯罪的“秩序維護”功能。如果是與秩序維護和警察屬性無關的司法服務,則由一般的其他司法服務人員完成,否則就是警力浪費,容易造成了警察職權授權的擴大化,也不利于維護警察權的尊嚴和對警察權的限制與監督。
三、檢察機關司法警察的履職方向探析
進行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對現有的檢察資源進行再次分配,重新整合,增強檢察工作的司法屬性,建立起一支符合司法管理規律,高素質、專業化的精英檢察官隊伍。司法警察職能定位也必須合乎這一司法管理規律,在職能配置過程中強化其警察屬性,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理清司法警察與檢察官及其它檢察輔助官如書記員、調研宣傳、技術人員等關系與職責。
(一)拓展秩序維護職能的空間
第一,拓展秩序維護職能空間。例如建立司法警察保護證人工作機制,隨著證人出庭機制的完善,證人保護任務變得日益重要,證人出庭保護關乎檢察活動的順利進行,如何利用有限的警力資源實現對證人的有效保護是司法警察今后履職的重點。
第二,擴大秩序維護職能的履職對象。《條例》中僅規定了保護出席法庭、死刑臨場監督人員安全,對其他檢察人員及檢察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保護未作規定。檢察人員從事檢察活動中的安全隱患并不局限于某個時段、某種場合,例如公訴人在訴訟完成后、偵查人員在偵查過程中都可能遇到更為現實和迫切的危險,故應將檢察人員人身安全的保護擴大到一般意義上的妨害司法活動正常進行的情形予以規定。
(二)完善履行秩序維護職能的手段
為保障司法警察正常履行秩序維護的警察職能,《條例》賦予了司法警察可以采取強制手段、使用武器、強行帶離現場以及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強制措施等,但具體可以采取什么強制手段,如何執行,強行帶離現場后怎么處理等缺乏具體指引,使得司法警察在維持秩序的過程中往往縮手縮腳,達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突發情況下往往只能求助公安警察,影響其秩序維護職能的行使。故從辦案效率、辦案公平角度考慮,對嚴重妨害檢察工作的行為可以賦予檢察機關司法拘留權,由檢察長決定,司法警察執行。
(三)明文賦予司法警察偵查執行權
司法警察理論上具有偵查權,現實中卻欠缺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明文規定。全國檢察機關第三次司法警察會議明確了司法警察應將“融入自偵辦案”作為轉變履職的主要方向,“融入自偵辦案”語焉不詳,其臨時性、被動性特征使得司法警察的實踐中的履職隨意性太大,不利于警察權的尊嚴和司法警察履職積極性、主動性發揮,故從長遠看,應以法律或者司法解釋的方式賦予司法警察偵查執行權。
參考文獻
[1] 高靜.略論司法檢察在自偵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3).
[2] 劉天響.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的性質定位和職權完善[J].河北法學,2008(08).
基金項目:本文為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一般性課題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吳倩(1987.09- ),女,湖北省十堰人,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研究方向:刑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