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資料的管理十分重要,教學與科研離不開它,它是高校教學與科研的載體。文章從圖書資料管理創新理念為出發點,闡述對圖書資料管理如何進行創新,從而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就我國高校圖書資料管理進行優化。
【關鍵詞】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創新;優化
自從信息技術運用到管理活動中,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此外能使圖書館員以敏銳的觀察力、超前的意識、果敢的決策來適應未來發展的要求。隨著信息工具的高速發展,文獻信息浩瀚如海,不斷增長。如此龐大的信息文獻使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隨著數字化、網絡化進程的加快,信息服務業迅猛發展,新技術不端運用到圖書資料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館藏文獻為廣大學生與教職員工服務,如何完善優化管理將是新時期圖書資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關于創新
(一)制度的創新
首先要創新制度資源。應根據制度的構建原則和運作機理創新制度資源。從管理體制等變革創新入手,實現人事、財務、分配等制度的全面創新,科學制定、合理配置制度資源,宏觀和微觀創新并重,采用縱向繼承、橫向移植和綜合創新的方法,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其次要構建創新的制度體系。創新制度體系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綜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機構和業務部門的設置、工作內容、職責范圍的制定、管理權限及編制、管理者的職責及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職責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對各類人員的要求標準及考核、晉升、獎懲的方法,還有人、財、物的管理原則等。三是業務工作制度,是為業務部門和專業人員就具體的業務工作制定的操作規范,主要涵蓋文獻工作的采、編、藏、閱、咨詢等相關制度,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等相關規則。
(二)管理人員的管理創新
對圖書館人員的管理要做好:一是做好人才的培養穩定和吸引工作。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規劃必須圍繞業務建設進行,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特別是學術帶頭人,可以帶動圖書館整個館員隊伍素質的提高,形成人才隊伍建設的良性循環;二是實現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要解決“管”和“理”兩個方而的問題。“管”是指怎樣對館員進行激勵、協調、督察和控制;“理”是設法對館員進行教育培訓,提高館員的素質,加速館員個性的發展和完善;三是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應根據個人的能力特長、興趣,“知人善任”,這樣才能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對具有奉獻精神的員工,積極進取,取得較大成績的,給予榮譽或經濟上的獎勵。
(三)服務創新
高校圖書館除繼續以傳統的服務內容、方式、方法為讀者服務之外,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而進行服務創新。一是建立網絡化綜合服務體系。圖書館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既可實現各個高校館與館之間,高校與社會圖書館之間文獻信息資源的互補和共享,還可完成網上采購和聯機共享。這樣,在各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機構之間便能構成松散又統一的社會化網絡信息、綜合服務體系。二是開展網上信息導航。而對網上繁多的信息資源,用戶需要圖書館員提供詳盡的有針對性的網絡導航服務。還可以進一步開展學科導航,為用戶提供學科咨詢服務。三是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圖書館的主要職責是通過提供文獻信息資源,保證完成其教學、科研任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文獻信息傳遞的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變化,在傳統的外借服務、閱覽服務、參考咨詢服務、信息檢索服務、館際互借服務等服務之外,還應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幫助讀者解決利用圖書館和查檢文獻信息、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二、關于優化
(一)圖書資料管理人員自身的優化
隨著技術的更新以及在管理方式上面的變化,對于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包括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是需要政治思想、工作技能以及專業素質等多個方面共同提升來保障的。而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從人員自身知識結構、工作方法以及服務方式等多個方面綜合提升的,要求人員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本職崗位必須具備責任心以及崇高的職業道德,能夠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其次,就是要能夠學習圖書資料管理專業的知識,提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并能夠將這一方面作為人員工作評審標準。對于信息查詢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而言,要在科學的工作方法指引下提升。能夠完成對于圖書資料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提升整體管理與工作水平;最后就是工作人員能夠主動地參加培訓工作。學習新技術的基礎上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能夠在工作中,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實現工作水平的提升。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必須是能夠結合實際工作特點,采用靈活的學習方式,加強研究的基礎上,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
(二)圖書資料管理服務上的優化
圖書館以往的管理方式上,服務方式方面都是缺少主動性的,幾乎都是等待讀者。不僅工作效率比較低,而且缺少服務意識,整體工作人員給人感覺比較懶散。這些都是制約圖書管理發展的突出問題。而建立現代信息化的圖書資料管理方式,就需要在管理方面有聽變革,拓寬服務范圍,將曾經的被動等讀者的方式轉變為主動服務的工作意識。尤其是圖書館新的文獻資料到館,對于文獻資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給每位讀者面前。開館時間上,采取盡量提前開館延遲閉館的方式,無論是周末還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要根據師生的要求,實現節假日不關館。而服務種類方面,可以增加服務類型,例如網絡的檢測、文字的復印等工作。而學校內的圖書館都是面對校內師生服務的,與整個社會完全脫離,這并不利于文化事業的發展,將文化資源合理分配,造成資源供求關系的浪費。因此,在圖書的管理方面,圖書管理員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轉變管理觀念,將服務對象定為整個社會群眾,拓寬服務范圍,實現館內文化資源能夠被充分利用。
(三)圖書資料管理方式的優化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日益發展,互聯網絡技術滲透進社會的各項工作中。這不僅使管理方式有了快速提升,也能夠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工作。作為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就要從對之前的紙張文獻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而在整理過程中,都要做到對于各個工作環節的標準信息化管理。在各種各樣的圖書被掃描之前,我們能夠做到的是正確分類、不遺漏、不重復。由此,重視圖書資料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做好圖書資料管理方式信息化的重點。互聯網絡在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提升,這不僅是因為互聯網絡自身具備及時、方便的特點,同時也是因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所需要的信息知識,是一個及時有效方便的信息綜合場所。能夠利用這樣的資源,可以在彌補圖書館書籍量以及書籍內容方面的缺點。圖書館能夠在加強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基礎上實現自動化辦公,將網絡優勢與技術優勢相互結合,從而加快圖書管理的信息化與自動化的建設工作。
隨著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健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也必將改變曾經落后的管理機制,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優化。高校圖書資料管理是保障讀者得到讀書服務的前提下,實現優質的服務目標。但是這種服務由于不是通過與讀者面對面直接實現的,而是通過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實現的。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不僅需要保持原有管理方式優點,也需要大膽進行創新。在做好信息化的圖書管理、服務形式、人員綜合素質提升與合理化圖書管理系統四個方面工作基礎上,實現優化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三、結語
基于以上闡述,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在新形勢新技術的條件下有了新的管理模式。無論是對校內師生服務,還是將其服務范圍擴大到社會化,對高校圖書資料管理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此挑戰的機遇來臨之時,對圖書資料的管理必須進行革新,在革新的同時優化管理模式,更新方式方法,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激發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的熱情和創造力,從而使得高校圖書資料管理進入一個全新時代。
參考文獻
[1] 蔣志榮.圖書管理如何實現管理模式創新[J].管理觀察,2013(32).
[2] 周翠芹.高校圖書館報刊閱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創新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11).
作者簡介:何小楊(1986- ),男,陜西漢中人,碩士,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務秘書,助理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