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摘 要】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具體做法文章歸納出5個:暢通與員工溝通渠道、做好人文關懷和員工輔導工作、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教導員工常懷感恩的心、定期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
【關鍵詞】員工隊伍;思想建設;企業;和諧發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環境下競爭力的加劇,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員工隊伍穩定起著關鍵的作用。員工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因素。只有做好員工隊伍思想建設,企業的長遠發展才能有所保障。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員工隊伍思想建設,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這個課題顯得愈來愈重要。查閱現階段的諸多文獻可知,許多在涉及員工隊伍思想建設工作中,都十分強調教育職能,這一職能定位實則是將企業員工置于“經濟人”的角色范疇。然而,在對企業員工做“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下,思想建設工作還應發揮出它的幫扶職能。唯有這樣,才能使員工的思想建設順利導向企業和諧發展中來。基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探討:
一、現狀分析
企業的快速發展對員工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加上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點難于把握,使企業員工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且缺乏釋放的途徑和減壓的方法;隨著企業的深化改革,部分員工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動,使部分員工思想產生波動;當前“80后、90后” 員工逐漸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傳統思想與現代新思維的相互碰撞下,在西方文化的沖擊影響下,使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形態呈現出多元化特征等。企業員工的穩定問題日益凸顯,若不及時針對這些現狀進行對策構建,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員工隊伍思想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一)暢通與員工溝通渠道
在發揮思想建設工作的教育職能時,需要建構起信息的雙向反饋渠道。這種信息的雙向反饋渠道意味著,不僅需要找準企業政工干部的教育角色定位,還應使企業管理層能及時掌握基層員工的所思與所想。可見,暢通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渠道十分重要。同時還須指出,這種渠道的建立不應只是一種形式,還是能真實反映出基層員工各種訴求的載體。因此,溝通渠道可從以下兩個途徑來構建:
1.現實途徑。作為實施思想建設工作的政工干部,應設立專門時間點來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內容包括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并對這些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歸類、整理,有效傳遞給企業管理層。最終,在約定的時間內向員工反饋處理情況。此外,還可以通過定期開展“領導接訪日”、黨支部書記“談心交心”等活動,與員工面對面交流,聽取員工的困難、意見及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2.網絡途徑。及時公布接訪的熱線電話、電子郵箱和短信發送號碼等,以便每天24小時收集員工們的訴求信息。同時,添置企業內部BBS論壇,開放熱點、難點問題板塊,讓員工暢所欲言。
(二)做好人文關懷和員工輔導工作
從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歸納出,員工是有情感的并且也需要情感。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可以知曉,“情感的需要”構成了員工在集體生活中的一類基本需求。為此,針對員工的思想建設工作還應履行好幫扶職能,使員工感受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做好人文關懷工作,應著力做好員工的關愛服務。一是關注員工疾苦,建立企業員工幫扶機制,并做到“四必訪”,即:員工有較嚴重的病傷必訪、員工生活遇到特殊困難必訪、員工家庭遇到意外災害必訪、員工直系親屬病故必訪。在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組織、員工與企業之間建立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互敬互愛的家庭式氛圍,親情氛圍,不斷培育自信、自強、自立、奮進、誠信的員工隊伍。二是關注員工的職業健康,定期通過網頁、短信、宣傳欄等媒體進行職業健康知識宣傳,并舉辦職業健康講座等活動,讓員工感受企業對他們的關心。
做好員工輔導工作重點做好員工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員工思想疏導工作。一是不斷壯大員工輔導員隊伍,做到基層員工輔導工作全覆蓋。加大員工輔導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全面提升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輔導水平。二是密切關注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做好員工思想的疏導工作,并做到“五必談”,即:員工之間產生矛盾時必談、員工思想不穩定時必談、員工受到重大獎懲時必談、員工遇到困難時必談、員工崗位變化時必談。注意及時收集和梳理員工思想帶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提早介入,把“維穩”二字放到萌芽狀態處理。
(三)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能提升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性,而作為主觀體驗的“幸福感”,則與歸屬感共同發揮著穩定員工隊伍的功能。此外,幸福感的產生還能激發起員工們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
對于增強員工歸屬感來說,企業的黨、工、團組織應履行好各自職能,從員工的成長成才和需迫切解決的問題上下功夫,特別是針對企業的年輕員工。一是幫助員工構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加強員工業務技能培訓,強化職業技能鑒定,搭建員工職業成長平臺,促成員工崗位成才,開創員工發展空間。二是通過修建員工宿舍等手段想方設法幫助年輕員工解決住宿問題。三是積極與外單位開展聯誼活動,創造良好交流平臺,豐富青年的業余文化生活之余,努力幫助單身青年解決婚戀問題。
那么怎樣來增強員工幸福感呢?對此,除了在對員工工作和生活方面進行幫扶外,還應為員工的工作創造出良好的外部環境,該環境包括工作環境、人際環境和制度環境。一是建立“職工之家”、“溫馨家庭工作站”等活動陣地,為一線員工營造開心、舒適的工作和休息環境。二是經常性開展員工集體活動來改善他們的人際環境。三是積極舉辦“員工家屬開放日”、“親子家庭樂”等活動,鼓勵員工帶家屬共同參與企業活動,了解企業員工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讓員工家屬親身感受員工工作的艱苦和重要性,使員工家屬更加理解和支持員工的工作。四是建立員工幫扶機制,多方面關心幫助員工,不斷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
(四)傳遞正能量,教導員工常懷感恩的心endprint
不難發現,諸多企業在忙于應對市場競爭的同時,卻通過嚴格的業績考核方式來對待員工。這樣一來,員工們往往在焦慮、不安的心理狀態下降低了單位工效。在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的目標導向下,向企業員工傳遞正能量和教導他們常懷感恩的心,則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對于正能量的傳遞而言,應選擇員工身邊的事例和素材,這樣才具有可參照性。如,常態化開展業務標兵、勞動模范等挖掘推薦工作,通過對他們先進事跡的宣講來向廣大員工傳遞正能量。在“索取與回報”相對等的價值判斷下,使員工知曉:自身的發展離不開企業這一大舞臺,而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員工個人的努力。此外,積極舉辦“我為企業作貢獻”、“我要感恩的人和事”、“道德論壇”等活動,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導員工常懷感恩的心。
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黨、工、團組織要從各自職能特點出發,注重發揮宣傳教育陣地和橋梁、紐帶作用,大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和個人品德教育,提升員工的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引導員工規范各種行為,要求員工勤奮好學、愛崗敬業,爭做業務技能先進,遵章守紀、規范操作,爭做安全生產先進;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爭做文明進步先進;關心集體、顧全大局,爭做維護穩定先進。此外,積極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機關”、“和諧班組”的創建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在企業中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體現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形成一個有統一信仰、統一理念、統一精神、統一行為規范的企業文化體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定期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
員工思想建設應拋棄傳統的一味說教或強調批評教育的工作形式,應在企業思想文化塑造上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當前“80后、90后”員工已逐漸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做事具有個性、不服輸、有創新意識。因此,應在思想工作的形式表達上,適應他們的感官感受。如,開展“我為企業發展獻一策”活動,并建立活動開展、先進評比的長效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定期表彰先進個人來感染企業員工,并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攻勢下,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植入到員工的心中。此外,企業的和諧發展也需要一種愉悅的工作氛圍,為此還應定期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如,組建并常態化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積極開展趣味運動會、野外拓展訓練、技術比武、演講比賽等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員工文體生活之余,還能使員工特長有所發揮,為員工提供展現才能的平臺。
三、結語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面臨著新情況和新問題,但解決人的問題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本文圍繞5個方面歸納出了一些具體做法,來支撐起企業和諧發展的路徑。另外,在加強員工的思想建設中還需切實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當前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企業員工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來切實推動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一晨.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決策探索,2013(24).
[2] 周政.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分析與重塑研究[J].學理論,201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