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茂瑜 曾園英
【摘 要】在為數不多的影像中,我們對蘭州的了解僅僅是牛肉面、閉塞、落后。這些影視作品對現今蘭州生活現狀缺乏客觀描述,表現手法上陳舊,缺乏沖擊和感染力。在這里簡單分析一下影視作品中的蘭州文化劣勢以及形成這種影視話語權低下的原因,希望能夠為蘭州文化傳播貢獻自己的思考與創新。
【關鍵詞】影視視角;蘭州;文化傳播
一、透視蘭州文化傳播現狀——《一城一面一世界》
紀錄片《一城一面一世界》介紹了蘭州美食“牛肉面”,畫面精致,情節生活化,人物質樸,表現方式親切、生動,算得上近幾年在介紹蘭州文化方面的影像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影片開篇表現的是蘭州的清晨,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們以一碗牛肉面開始一天的生活。在介紹“牛肉面”的發展歷史時,穿插蘭州人的生活,敘述娓娓道來,增進了與受眾的親切感。影像畫面細膩、純凈,舊時畫面的光與影,仿佛在與百年前的勤奮、智慧的回族人馬氏親自對話,刻畫出了人們對牛肉面的深刻懷念和熱愛。
這部紀錄片采用主觀、客觀交替的視角,客觀視角主要用于介紹有切實記錄的牛肉面歷史,其中又與主觀視角相結合,由一個個蘭州人講述他們自己的牛肉面故事,這使得單純的講述有了人為的見證,蘭州牛肉面不僅是一種飲食,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深植于蘭州人心靈和骨髓的成分,伴隨他們成長,滋養他們的心靈。這樣的表現不僅能夠勾起同為蘭州人的共同記憶,更使得其他的外鄉人深有同感。久居外地,對于家鄉的思念往往會表現的更加直接,如果能夠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品嘗到家鄉的味道,這是何等的幸福與滿足。
當我們看到,祖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因為有了蘭州人的身影,而有了蘭州牛肉面,無論是正宗地道的牛肉面,還是根據具體的地點而不斷改革過的牛肉面品種,這不僅僅只是一門營生,或是一門生意,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感,在品嘗牛肉面的同時,我們也在品味著蘭州人的生活智慧和對人生的情思。
二、《一城一面一世界》影像背后的缺憾
仔細品味,這里面的影視話語似乎指向性過于明顯,僅限于喜愛吃蘭州牛肉面的蘭州人,可能也包括一些西北人。它在向世人宣傳蘭州飲食文化的同時,對蘭州其他文化領域涉及不多,難免給人留下內容單薄、浮夸、缺乏有力支撐的印象。因為文化的傳播,需要信息的雙向流通,單方面的信息灌輸而沒有受眾的回饋是形成不了有效的溝通的。在本部紀錄片,講到蘭州牛肉面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唯獨缺少第三方。敘述語言和影片內容似乎沉浸在自我想象的良好氛圍中,帶有一種文化制高點的優越感,實則是名符其實的傲慢和狹隘。
中國現今版圖上的蘭州地區,曾經在中國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也產生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其歷史地位決不能小覷。但是在近現代,由于政治、經濟等多重要素的影響,蘭州地區與中原和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漸漸拉大,并逐漸形成了現今不利的局面。是窮則思變,還是固步自封,自求多福呢?我們在影視作品里面所看到的蘭州文化似乎正在邁向衰亡,卻還帶有“李煜式”的不甘和驕傲與留戀。
一部介紹西部地理環境的紀錄片《大河西流》,其影像表現存在著相同的問題。主要指出的是,這部紀錄片不僅影畫質量一般,單純介紹蘭州水紋地理,并未能夠引入深入的話題探討,除了使人們再一次感受到蘭州的落后和閉塞外,或許僅是有一個印象:有一條河,從東向西流。西部文化需要走出去,借鑒現代化的全新的表現手段和視角,方能夠與外面的世界實現有效的溝通,最終實現理解和融合。
現階段,蘭州文化借助著新媒體之風,傳播更加順利和便捷,同時也更加自主化。但是,這樣的傳播也缺乏一定的規范,信息雜亂無章,難免過于主觀,帶有一定的偏見和情緒。并且新媒體的用戶數量大,構成復雜,傳播廣泛且迅速,如若產生不良影響,相比與傳統媒體,損害更大。
三、蘭州文化傳播的局限性
信息以有來有往的形式流通,交易的對象便是民族的個性文化。任何民族都有符合自身特征的文化內容,都有它們自身存在、發展的價值,這是文化傳播的實質內容。同時,各民族又有了解其他民族的渴望,這也是實現本民族文化發展、文化更新的必要途徑。理論上的闡述往往較之于實際情況要容易得多,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文化,由于地理環境的隔絕,無法接近異質文化的傳播而逐漸消亡。古代的亞述文化、腓尼基王國的覆滅,皆是如此。
蘭州文化想要繼續有所發展也同樣,必須要采取開放的態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在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斷進取,發展流傳。特別是影視傳播,作為文化傳播的一種有力工具,同樣需要吸收更加廣泛的文明成分,特別是東部等經濟發達地區。蘭州從業人員只有具備了能夠吸收不同文化成分的能力,影視中的蘭州文化方能被其他人真正接受。
亞歷山大歌德認為:傳播是使一個人或者數人所獨有的文化轉化為兩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過程。要想實現“共有”,則必須有相同的意義空間,因此,文化傳播要實現不同文化區域的人們所共享,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共享性。然而在蘭州文化的傳承中,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影視作品中的蘭州文化距離我們現今社會的市場經濟文化乃至以歐美為首的全球化“現代文明”,顯然缺乏最為重要的共同意義空間。蘭州文化輸出與其他文化相比,難免留下“自說自話”的誤解。
蘭州地理位置處于文化圈的邊沿,為文化交流制造了諸多障礙。蘭州語言與普通話相距甚遠,因此,一些藝術形式并不能為大眾所熟知、熱愛。我們在宣傳時,應找好著力點,選擇好合理的藝術形式和傳播形式,這是現階段蘭州文化的傳播中需要注意的一點。
四、蘭州文化傳播策略
威爾伯施拉姆認為,傳播雙方都應該是積極主動的,現在的傳播被看成一種交易的手段。從某些方面來看,交易雙方都是實用的,是適應一種需求,并加以滿足。因此,反映蘭州文化的影像作品也應照顧到觀眾的需求,而不應停留在介紹的階段,應從娛樂性、趣味性、觀眾參與度等等方面與受眾形成有效的信息溝通,這樣更能夠加深受眾印象。
傳播媒介可以說是實現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條件,掌握了一定的傳播媒介有助于文化傳播過程的進行,并能夠在自我宣傳中占據有利位置。蘭州媒介發展既需要經濟實力的支撐,也需要相應的人力與其他硬件設施配套。注重自媒體的宣傳,重視與受眾的互動,便于自身的定位,決定發展方向。
肖恩麥克布賴特認為文化接受不是盲目的,一個文化總是排斥那些不利于自身體穩定的文化而吸收那些自身文化能夠容納的東西。蘭州文化不能盲目、全盤接收外來文明,應吸收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文化成分,維護其自身優秀的傳統成分。
但就中國來講,現階段的信息流動和接收停留在一種模式:由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單向輸出到蘭州地區,東部憑借著原有的優勢在文化交流中占據著優勢,這對原本脆弱的蘭州文化構成了新一輪的沖擊。這樣的局面顯然不利于蘭州文化的傳承,如果想要改變這一局面,最根本的要發展蘭州經濟,增強傳播實力和資本,吸引優秀的專業人才,扭轉傳播模式。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卻是轉變蘭州文化傳播劣勢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 張智華.影視文化傳播[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2] 莊曉東.文化傳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單波.跨文化傳播新綸[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4] 謝建明.文化傳播與整合[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
[5] 羅杰斯.傳播學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鄭茂瑜(1988- ),女,漢族,黑龍江牡丹江人,蘭州大學2012級傳播學碩士,研究方向:傳播學理論與實務;曾園英(1989- ),女,漢族,湖南邵陽人,蘭州大學2012級新聞學碩士,研究方向:新聞編輯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