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美
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已成為制約圖書館本身乃至整個望謨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加快望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已刻不容緩。本文在闡述加快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著重探討了當前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面臨的10種主要障礙,并針對這些障礙提出了相應的6條對策措施。
一、實現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勢在必然
望謨是一個地處西部偏遠的經濟欠發達的貧困縣,由于經費緊張,長期以來望謨縣文化圖書館的文獻保障率十分低下。隨著西部發展的好機遇的到來,人們對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讀書人的數量急劇增加,學科專業高速膨脹,使原來就十分緊缺的圖書館文獻資源更加顯得捉襟見肘,出現了望謨圖書館文獻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圖書文獻資源危機,望謨縣人民政府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加大經費投入,縮短借閱期限,延長開放時間等措施;但由于對文獻資源需求的增長遠遠高于圖書館文獻資源購人數量的增長,因此這些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圖書館文獻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短缺,不僅已嚴重影響了望謨圖書館自身的發展,而且已成了阻礙望謨文化發展的重大障礙??梢?,在目前政府對圖書館的財政投入不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只有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才能有效地解決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短缺的危機。
二、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障礙分析
實現文獻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是圖書館界同仁的共識,但目前望謨縣圖書館之間文獻資源的共享程度很低,是什么障礙影響了望謨縣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享呢?
(一)思想障礙和信息觀念障礙
長期以來,圖書館資源共享意識普遍淡薄,仍然習慣于“自給自足”和“封閉保守”的觀念,這是實現資源共享的最大思想障礙。同時存在對現代信息的觀念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電子資源、網絡資源獲取的迅速、數量的海量,是文獻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協作障礙
圖書館資源共享需要多個圖書館的參與和共同努力,否則就辦不成。涉及的內容多了,人多嘴雜,人多事難辦,意見難統一,出現決策難定案的局面,同時其它他館只想共享,不愿共建,這些思想嚴重影響資源共享的開展。
(三)數字資源障礙
目前望謨大多數圖書館已經進入了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整體化建設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加入了因特網,而且紛紛在網上建立了web站點。網絡環境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從網上的統計資料來看,望謨縣圖書館數字資源十分貧乏,對資源共享十分不利。
(四)網絡建設障礙
網絡是資源共享的基礎,要把各個圖書館的信息共享與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必須要有完善的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包括傳輸網絡的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的研制、信息技術的開發等。與發達的縣相比,望謨縣圖書館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后,網絡質量低。
(五)信息安全障礙
在現代信息技術構成的信息網絡中,信息源不是高度集中、絕對封閉的,而是在合理配置的基礎上,形成了分散、眾多的信息源體系。這使得在縱橫交錯的信息網絡中,存在著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系統(網絡)的安全、數據庫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國家機密保護等問題,而信息的電子編碼、網絡傳播、共享數據和程序,以及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犯罪等都使信息安全問題變得更為嚴峻和普遍。為了信息的安全也阻礙了共享的實現。
(六)法制障礙
在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環境中,全縣信息資源共享更加便利,同時知識產權也更易受到侵犯。為了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就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因此,各縣紛紛制定各種信息政策,以確保信息資源共享的進行。但是,嚴格的保護措施,又會阻礙全縣信息資源共享活動的開展。
(七)資金障礙
沒有必要的經費保障、資源的協調協作就無法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建活動不可能長久地開展下去。
(八)信息資源共知障礙
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是共知。調查顯示,大中型圖書館通過聯機公共目錄獲取其他圖書館書目信息,的占55%,其余四成多的圖書館通過書本式聯合目錄、卡片目錄、上門查詢、電話詢問等方式獲知其他圖書館的書目信息。目前望謨大部分圖書館仍主要是通過傳統的書本式聯合目錄等方式獲取其他圖書館的書目信息,這必然影響信息資源共知共享的效率。
(九)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規劃
各圖書館是在各自選擇軟件系統、沒有統一標準、缺乏統一規劃的情況下進行文獻信息資源組織加工的。20世紀90年代,盡管各類文獻書目數據庫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由于各館之間不能有效銜接,很難組織起全縣性、區域性、系統性、網絡化信息服務。
(十)傳遞障礙
調查顯示,文獻傳遞手段落后是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存在的又一個主要問題。望謨縣圖書館間沒有文獻傳遞系統軟件,文獻信息傳遞主要是通過復印郵寄,速度慢,效率低,影響了資源共享。
(十一)規則障礙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縣圖書館相繼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或系統性的館際互借規則,盡管其對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其要么過于簡略,要么過于苛刻,不能很好規范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有的收費標準不統一,有的收費過高,嚴重影響了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目前望謨縣圖書館界尚缺乏可操作性強的館際互借規則。
三、實現望謨縣圖書館資源共享建設的對策
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政策導向、管理體制、思想觀念、經濟條件、科技水平、文獻基礎、人員素質諸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針對望謨縣圖書館實現文獻資源共享存在的障礙,從整體上進行構思和把握。主要對策如下:endprint
(一)建立集中統一的領導管理體制
要確保文獻資源共享的順利開展,必須建立一個有權威的職能機構,采用集中統一原則,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使資源共享在體制上有所保障。應成立由省教育廳牽頭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機構,對全縣圖書館文獻資源進行宏觀調控管理,以實現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強有力的政府行為對文獻資源建設的宏觀調控十分重要,應由政府的職能機構來履行并強化。規劃職能和調控指導職能,對望謨縣圖書館的關系進行協調,克服相互獨立、分散發展、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建立起望謨系統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體系。
(二)更新觀念,樹立合作思想
文獻資源共享實際上是各協作館的一種合作活動,它能否真正開展起來并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參與者是否有合作的思想。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經濟自給自足觀念的禁錮和條塊分割管理體制的制約,圖書情報機構往往獨來獨往,合作精神不強。在藏書建設上片面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藏書體系;在讀者服務上寧可拒借,而不互借;在館際關系上,雖然都受到來自經費、空間、人才等方面的困擾,但也不通過協作來解決問題。因此,實現文獻資源共享,一個重要問題是要更新觀念,即樹立一種合作的思想。
(三)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平衡機制
實行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光有合作思想是遠遠不夠的,這樣不可能實現持續長久的資源共享,還必須注意各館的切身利益。各協作館的規模、基礎、資源、人才不同,從而會直接導致文獻資源共享中“輸入”的不平衡。如果堅持文獻資源共享的無償化,使“輸出”多的圖書情報機構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輸入”多的圖書情報機構也無需付出應有的代價,這種共享是難以持續下去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文獻資源共享的無償化,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因此,我們應采用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運行機制,來建立一種利益平衡機制。這種機制的核心是互利互惠,實行文獻資源共享有償化,讓“輸出”多的圖書情報機構能夠獲得補償與回報,而“輸入”多的圖書情報機構雖然付出一定的費用,但用較少的錢而獲得較多的文獻資源,它們也有利可圖。這種利益平衡機制是一種“雙贏”的機制,當然建立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運行機制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努力。
(四)加強網絡化、標準化建設
網絡化是實現資源共知、共享的平臺,沒有網絡化就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知、共享。標準化是自動化、網絡化的基礎,是信息交流、共享資源的必備條件。如果圖書館的業務工作沒有實現標準化,技術設備再好也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益,也難以實現資源共享。標準系列應包括:信息加工標準(字符集、代碼等)、信息記錄標準(文獻著錄規則、機讀目錄格式、公共交換格式等)、信息檢索標準(標引和分類、標引通用語言等)、信息傳遞標準(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管理等)、以及文獻資源質量管理和控制標準。這些工作都應在有關職能機構的協調下進行。
(五)加強數據庫建設
數據庫建設是圖書館進行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的基礎,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加大望謨縣圖書館數據庫建設的力度,建立地方特色文獻數據庫;其次還可以引進數據庫,但一定要以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為目標;再次,要加強書目數據庫的建設,要建立標準的書目數據庫,盡快實現聯機編目。
實現望謨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不僅是望謨圖書館發展的需要,更是望謨文化教育發展的需要。為望謨文化教育提供網絡化的文獻信息服務、實現望謨縣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是一項大有可為的事業,意義重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