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曄 郝元斌 韓文儒 3李健 霍宗利 劉華良
1引言
目前,鉑類抗癌藥物有卡鉑、奧沙利鉑、奈達鉑、洛鉑、米鉑等\[1~3\],其中米鉑作為2009年在日本上市的新型鉑類藥物, 用于治療肝癌\[4~7\],米鉑采用動脈造影技術以碘化罌粟籽油為載體,直接通過肝動脈給藥,以達到定向殺滅肝癌細胞的目的,米鉑的抗癌原理同其它鉑類藥物類似,通過生成PtDNA復合物使DNA變性細胞死亡\[8,9\]。
經肝動脈給藥后米鉑及其代謝物進入血漿的量少,為μg/L級,給血藥濃度的測定帶來了困難。目前,測定血漿中米鉑(以鉑計)的方法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8,10,11\]。Fujiyama等\[10\]測定了常規用量米鉑一期臨床血漿中總鉑含量, 得到藥代動力學參數,峰值濃度為5.3~14.2 μg/L。Mitsuharu等\[8\]用小白鼠作為模型研究了米鉑藥物效果,發現順式二氯(1R,2R)()1,2環己二胺合鉑 (DPC)是米鉑在生理平衡鹽水中的主要分解物。大部分鉑化合物經靜脈注射后在初始階段以原型存在于血漿中,通過肝動脈給藥的米鉑是否與其它鉑類藥物相同則無法得知。前期文獻中獲得米鉑的藥代動學數據以總鉑評價,但無法得知血漿中鉑的具體形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米鉑及其鉑代謝物在血漿中濃度很低,需要高靈敏度的方法和儀器對其進行檢測。
近年來,基于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研究食品、保健品、水質、生物樣本中元素的形態得到巨大發展,以砷、汞為代表的形態分析技術最為成熟\[12~15\]。趙磊超等\[16\]用SECICPMS聯用獲得了體外順鉑與牛血清反應動力學參數,但因條件限制方法未用于生物體內研究和藥代動力學研究,且順鉑生化特性和給藥方式也與米鉑有巨大差異。本研究采用SECICPMS研究了經肝動脈給藥比格犬血漿中米鉑及其鉑代謝物的形態,細化了藥物代謝過程,首次發現米鉑以少量原型和4種鉑代謝物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其中主代謝物m2含量最高。進一步研究發現, 米鉑原型不與血漿蛋白結合, 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漿,米鉑原型與m2含量的比值隨時間先迅速下降, 后緩慢上升, 再緩慢下降。
1引言
目前,鉑類抗癌藥物有卡鉑、奧沙利鉑、奈達鉑、洛鉑、米鉑等\[1~3\],其中米鉑作為2009年在日本上市的新型鉑類藥物, 用于治療肝癌\[4~7\],米鉑采用動脈造影技術以碘化罌粟籽油為載體,直接通過肝動脈給藥,以達到定向殺滅肝癌細胞的目的,米鉑的抗癌原理同其它鉑類藥物類似,通過生成PtDNA復合物使DNA變性細胞死亡\[8,9\]。
經肝動脈給藥后米鉑及其代謝物進入血漿的量少,為μg/L級,給血藥濃度的測定帶來了困難。目前,測定血漿中米鉑(以鉑計)的方法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8,10,11\]。Fujiyama等\[10\]測定了常規用量米鉑一期臨床血漿中總鉑含量, 得到藥代動力學參數,峰值濃度為5.3~14.2 μg/L。Mitsuharu等\[8\]用小白鼠作為模型研究了米鉑藥物效果,發現順式二氯(1R,2R)()1,2環己二胺合鉑 (DPC)是米鉑在生理平衡鹽水中的主要分解物。大部分鉑化合物經靜脈注射后在初始階段以原型存在于血漿中,通過肝動脈給藥的米鉑是否與其它鉑類藥物相同則無法得知。前期文獻中獲得米鉑的藥代動學數據以總鉑評價,但無法得知血漿中鉑的具體形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米鉑及其鉑代謝物在血漿中濃度很低,需要高靈敏度的方法和儀器對其進行檢測。
近年來,基于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研究食品、保健品、水質、生物樣本中元素的形態得到巨大發展,以砷、汞為代表的形態分析技術最為成熟\[12~15\]。趙磊超等\[16\]用SECICPMS聯用獲得了體外順鉑與牛血清反應動力學參數,但因條件限制方法未用于生物體內研究和藥代動力學研究,且順鉑生化特性和給藥方式也與米鉑有巨大差異。本研究采用SECICPMS研究了經肝動脈給藥比格犬血漿中米鉑及其鉑代謝物的形態,細化了藥物代謝過程,首次發現米鉑以少量原型和4種鉑代謝物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其中主代謝物m2含量最高。進一步研究發現, 米鉑原型不與血漿蛋白結合, 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漿,米鉑原型與m2含量的比值隨時間先迅速下降, 后緩慢上升, 再緩慢下降。
1引言
目前,鉑類抗癌藥物有卡鉑、奧沙利鉑、奈達鉑、洛鉑、米鉑等\[1~3\],其中米鉑作為2009年在日本上市的新型鉑類藥物, 用于治療肝癌\[4~7\],米鉑采用動脈造影技術以碘化罌粟籽油為載體,直接通過肝動脈給藥,以達到定向殺滅肝癌細胞的目的,米鉑的抗癌原理同其它鉑類藥物類似,通過生成PtDNA復合物使DNA變性細胞死亡\[8,9\]。
經肝動脈給藥后米鉑及其代謝物進入血漿的量少,為μg/L級,給血藥濃度的測定帶來了困難。目前,測定血漿中米鉑(以鉑計)的方法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8,10,11\]。Fujiyama等\[10\]測定了常規用量米鉑一期臨床血漿中總鉑含量, 得到藥代動力學參數,峰值濃度為5.3~14.2 μg/L。Mitsuharu等\[8\]用小白鼠作為模型研究了米鉑藥物效果,發現順式二氯(1R,2R)()1,2環己二胺合鉑 (DPC)是米鉑在生理平衡鹽水中的主要分解物。大部分鉑化合物經靜脈注射后在初始階段以原型存在于血漿中,通過肝動脈給藥的米鉑是否與其它鉑類藥物相同則無法得知。前期文獻中獲得米鉑的藥代動學數據以總鉑評價,但無法得知血漿中鉑的具體形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米鉑及其鉑代謝物在血漿中濃度很低,需要高靈敏度的方法和儀器對其進行檢測。
近年來,基于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研究食品、保健品、水質、生物樣本中元素的形態得到巨大發展,以砷、汞為代表的形態分析技術最為成熟\[12~15\]。趙磊超等\[16\]用SECICPMS聯用獲得了體外順鉑與牛血清反應動力學參數,但因條件限制方法未用于生物體內研究和藥代動力學研究,且順鉑生化特性和給藥方式也與米鉑有巨大差異。本研究采用SECICPMS研究了經肝動脈給藥比格犬血漿中米鉑及其鉑代謝物的形態,細化了藥物代謝過程,首次發現米鉑以少量原型和4種鉑代謝物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其中主代謝物m2含量最高。進一步研究發現, 米鉑原型不與血漿蛋白結合, 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漿,米鉑原型與m2含量的比值隨時間先迅速下降, 后緩慢上升, 再緩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