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昀 許云雅
摘 要:《PLC應用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原理與應用緊密結合的專業課程。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把專業的理論知識融入職業技能訓練中,實現教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將技能實踐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直接在課堂上學到今后就業所必備的操作技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大加強,獲得了用人單位的肯定,符合社會職業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PLC 一體化 探索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121-01
1 《PLC應用技術》課程現狀
《PLC應用技術》課程是我校數控、機電和電氣專業的主干課程。該課程理論性、實踐性極強。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PLC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PLC改造傳統繼電器控制系統,維護和管理自動化生產線的基本技能,并為廣大學生今后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與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課程在學校課改以前的教法是分成理論課和實驗課兩部分,抽象的理論部分使學生感覺課程知識枯燥,學習難度較大。而實驗課的安排又無法跟上理論課的進度,理論與實踐脫節,造成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不了也不會用的尷尬境地,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跟不上,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與現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要求不吻合。因此,結合并充分考慮到工業生產自動控制領域對理論、技能操作和職業基本素質的要求,我們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從企業調研入手,進行了PLC應用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把專業的理論知識融入職業技能訓練中,實現教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中提出的:“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
2 《PLC應用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PLC應用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原理與應用緊密結合的技術課程。從教學內容看,該門課程基本概念抽象、專業術語多且操作性強。我們學習PLC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學習PLC要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接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學以致用。用是目的,用是根本,用也是學習的手段,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手段。
該課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實踐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行動起來,學生自己動手操練。同時,在真實或準真實的工作情境下,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訓練,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
2.1 教學內容的改革
《PLC應用技術》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教學內容應突出工作任務;通過企業調研及與專家訪談的形式,根據自動化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群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緊密結合專業能力的要求,開發并設計學習任務。要根據學校實驗實訓條件,編排設計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中又有若干個工作任務,以任務引領教學、串聯理論知識,以實際項目的分析、研究、設計、操作等來達到教學目的。并將課程全部安排在實訓室上,進行一體化新教學。隨著一個個任務的完成,學生的動手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在教學中,應淡化一些純理論性的教學內容,遵循“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職教原則。把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能力放在首位,以典型案例為載體,通過設計不同的案例實訓項目,將理論教學融于實踐教學中,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安排教學。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選用具體的案例時,應先分析所選案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再把這些知識和技能由淺入深滲透到項目的實施過程中。
根據項目導入、任務驅動的原則,我們把《PLC應用技術》課程內容設計為九個項目:電動機的點動與連續控制、電動機的順序控制、正反轉或循環轉動控制、送料小車運動控制、Y-Δ降壓起動、音樂噴泉、交通燈控制、循環彩燈控制、搬運機械手等。對于每一個項目,從項目背景及要求、知識講座、技能實訓到最后的項目設計方案展開。每一個任務都是一個可編程控制器系統的設計,而任務和任務之間互相滲透,循序漸進。
實踐證明,由于所選項目既方便學生的學習,又涵蓋了本課程的所有知識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連貫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教學效果得以優化。
2.2 實訓室的建設
《PLC應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動手能力要求高的學科,只有在“教中學,學中做”,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際設備進行直觀演示、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物、聲、光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認識過程,有利于PLC應用技術一體化學習水平的提高。所以設置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室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條件,圍繞實驗實訓設備進行典型職業活動,有利于師生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活動。
2.3 教學方式的改革
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一體化教學方式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的項目中,各教學環節均圍繞一系列的任務進行,教師授課時打破傳統的章節劃分,簡單地講授與本次任務相關的基本內容和知識點、技能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探究性學習,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實際的應用。
3 課程實踐效果
一體化教學有效地將課堂和實踐結合起來,將技能實踐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直接在課堂上學到今后就業所必備的操作技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一體化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中應用探索的深入,學生的學業成績、行為表現和職業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學生明確了自身的主體地位,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整個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應用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大加強,獲得了用人單位的肯定,符合社會職業發展的需求,值得推廣。
一體化教學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專業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即“雙師型”教師。一體化教學促使教師努力鉆研業務,苦練操作技能,提高教學水平。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實際出現的各種情況靈活處理。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徹底改變了理論與實踐分離的現象,突出并強化了技能操作訓練。將成為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其啟示—— 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漫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7).
[2] 劉明.中職學校職業模塊式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5).
[3] 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5] 王國海.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6] 楊琳芳.“課證融合”項目化課程改革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