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簡要介紹了高校圖書館采編業務外包的概念,以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為例列舉了采編外包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分析了造成問題的原因,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采編;外包;問題
采編業務外包, 是圖書館將圖書的編目和加工以合約方式委托給圖書供應商(簡稱書商),由書商承擔原來采編人員的這部分工作。為了適應高校圖書館的快速發展,降低人力成本、加快文獻處理速度、彌補專業人員不足、解決待編圖書積壓等問題,采編業務外包已逐漸成為高校圖書館進行圖書加工的通用模式。
目前高校圖書館以書商加工地點不同有到館加工和館外加工兩種模式。以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為例,曾經試實行了半年的館外加工,編目及加工均在書商所在地進行,后來發現很不利于質量監控,為了便于監控,山東農業工程院圖書館自2004年開展編目業務外包以來,一直采用的是到館加工形式,由圖書供應商套用外來數據庫(主要是國家圖書館聯機編目中心和CALIS聯機編目中心)進行CNMARC(中文圖書)編目,為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配置編目數據,到館后對需加工圖書進行貼磁條及條形碼、蓋館藏章、貼書標、覆膜等加工工作,由圖書館工作人員負責驗收、上架。
1 在采編業務外包的過程中,出現了幾個較突出的問題。現簡述如下
1.1 編目數據方面的問題
由于各高校圖書館出于便于館藏、借閱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在書目數據上有各自的要求和特點,在書商套錄現成數據的基礎上,還需做輕微的改動。如對某些字段的選取、圖書分類細則等方面。不同的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如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要求會計類圖書集中分到F23類目下,MARC數據中需添加905字段、H319.4類需加組配等。因一書商服務多家館,經常會出現張冠李戴的問題。碰到套錄不到數據的,書商就自行編制簡單數據,有時出現著錄信息不準確、遺漏重要信息等問題。
1.2 加工業務方面的問題
在圖書加工業務方面,高校各館的標準也不相同,如所貼條碼的位置、書標的位置、每本書所貼條碼和書標的數量等。如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條碼只需貼在封面后第一頁距離書頁上方2公分的中間位置,數量為1個,而有的學校在書最后一頁的背面還要貼1個。由于標準不同,書商又不只服務于一家,勢必會出現如條形碼粘貼位置不對、粘貼錯誤等問題。
1.3典藏分配方面的問題
各高校圖書館庫別各有不同,所以書商在到館加工的短時間還不能立即熟練掌握,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庫別分配方面的錯誤。如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在老校和分校各有一圖書館,兩館共有5個書庫,在典藏分配方面就難免出現分錯庫的情況。
2 采編外包出現問題的影響因素
2.1 書商套錄數據源問題
書商套錄數據源一般為兩個:①國家圖書館或CALIS的書目數據;②根據CIP在 版編目自行編制的MARC數據。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是CALIS的成員館,原編時使用CALIS數據,并讓書商套錄CALIS數據,但在使用過程中與國圖的數據相對比,發現在分類方面國圖的分類更符合中圖法(第5版)的標準和規范。經與其它院校圖書館溝通,發現CALIS數據最大問題是對上傳數據的質量缺乏嚴格的控制。國圖雖也未全按中圖法的標準,但兩者相比,數據質量方面更好一些。而CIP數據由于出版部門編目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監督致使數據方面的問題更多一些。
2.2 書商提供的編目人員的業務素質問題
由于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影響,書商編目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經驗的編目人員流動性較大,大多數編目人員只經過簡單培訓就上崗。編目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編目人員的經驗及連續性對編目數據有很大影響。
3 對出現問題采取的相應改進措施
3.1 制訂詳細的圖書編目加工細則
在高校圖書館未采用采編業務外包時,圖書館就有一套適應本館要求的圖書編目加工細則。采用外包后,由于一個書商服務多個校館,編目加工細則更需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力求編目和加工的各個細節都有規章和標準可循。圖書館向書商提供詳細的圖書編目和加工細則,使其能正確執行各館的要求,準確無誤地完成加工及編目工作,盡量做到少出錯、不出錯。如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采編部每年給個各書商提供本年圖書加工編目細則及庫別分配表電子版及紙質版各一份留存,使其編目及加工人員提前熟悉本院編目及加工的標準和要求,減少錯誤的發生。遇有新的問題或變化出現,編目及加工細則隨時補充改動,并及時提供給書商。
3.2 做好編目數據審校工作
由于圖書套錄數據源等方面的因素,編目數據方面需要書商的編目人員和圖書館編目人員對套錄的MARC數據 ,結合中圖分類法(第5版)及本館要求,進行檢查、核對、糾錯,形成準確的書目數據。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的編目數據審校,在幾年的編目外包實踐中也在不斷改進。先期是到館加工時,再審核,現變為書商套錄完后就審核。書商將套錄完的數據通過網絡發送給院圖書館采編部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對所套數據的分類按館里的分類細則及中圖法(第5版)標準進行逐一核對,發現錯誤,直接在數據上進行修改,并保存。對套錄不到的數據由外包編目人員自行編制的進行重點篩查,詳細檢查各字段如主題詞索引、圖書著錄等項,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3.3 做好圖書加工的監控
圖書到館以后,在圖書加工環節,采編人員對書商的圖書加工人員認真講解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加工細則,監督其按加工標準執行,為其提供合理有效的工具,如館里自制符合本館標準的書標尺等。對編目人員的圖書查重實時監控,圖書查重執行ISBN號及題名的雙重查重,杜絕文獻重復現象發生。對典藏分配進行逐冊檢查,發現錯誤立即改正。典藏分配及加工完畢后,與書庫的工作人員一起認真驗收,確保圖書準確無誤入庫。
3.4 提高本館編目人員素質
圖書館編目人員在采編業務外包后,工作角色發生轉換,由操作者變為監控者,館內編目人員應深入學習編目理論知識,熟悉本館細則,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編目工作的變化,做好與書商編目人員的溝通,總結制定編目外包的審校、驗收等工作流程和規范,有效監控編目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認真對待采編業務外包中出現的問題,積極與各高校圖書館溝通,吸取其它館的經驗,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形成符合本館特點的采編業務外包的標準、規范、流程及質量監控體系,保證采編業務外包的持續發展,是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景華、韓紅予 淺議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質量控制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1.3
[2]王江 圖書館編目外包中書目數據質量的控制 圖書館論壇 2009.6
[3]曹秋霞 淺談高校圖書館編目業務外包質量分析――以廣東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 圖書館學研究 2008.10
作者簡介
孫彤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