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春華
摘 要: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計算機網絡技術這一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使自身對計算機的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并且使計算機的使用能力得到提高。近幾年,社會的飛速進步,使得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已經跟不上計算機及相關技術更新的腳步,其老套的教學內容與現實需求出現不符現象。因此,要想實現以中職教育的途徑來幫助學生在職業競爭中更順利的找到工作,就必須打破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當前形勢,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中職教育 網絡教學 改變現狀 調整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132-01
1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在中職教育的現狀
1.1 重視學歷與理論,忽視技能與實踐
重學歷理論,輕技能實踐是在教學過程中網絡技術表現出的主要問題,以這種教育思路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對于深層次的網絡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如本科生,而且在實際運用能力上又無法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并且,畢竟理論與實踐存在差異,再加上學生們對大量的理論知識感到枯燥,都是網絡技術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2 缺乏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
傳統的講臺、黑板仍然是許多中職學校所依靠的講學方式,而不是讓學生上機操作,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會因為實踐性的不足,而導致社會各行業發展所需的網絡技術人才無法培養出來;另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到的知識與實操能力,會因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他們在畢業之后的工作上能用到的不多,往往需要他們面對的是全新的硬件、軟件系統。
1.3 不合理的教學評價
眾所周知,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教學考核,但是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考核又是一個困難的事情。例如某些學校僅通過理論考試來進行對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總結,而且就算把實踐考核加入其中,學生們的真實水平也無法通過實踐考核的分值比例等合理地反映出來。所以,評價的標準需要我們來重新制定,這個標準的內容要包括知識考試、日常作業、操作實踐、等多種考核手段,并且這條標準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能一成不變,對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上能夠起到積極有效作用的一定是科學客觀的教學評價。
2 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效果的方法與應用
2.1 整合教學所需資源
2.1.1 選擇或自編優秀教材
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腳步,而且與計算機相關的教材在市場上的數量太多,質量又差強人意。因此,中職學校選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材時應該格外謹慎,要充分考慮本校教學情況與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除了這種方法外,學校也可以采取自行編制教材的方式。這樣一來,在教學過程中的老師可以將教材上的不足之處,及時向學校反映,學校就可以依據市場上教材的變化以及學生的需求及時改進當前教材的不足之處,以便于在校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時俱進、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
2.1.2 充實課堂內容資源
根據專業、課程結構體系的不同,學校各老師要從性質及關系著手,秉著新技術、新理念的思想來綜合修教學模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來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進行講授,最好是分塊來講授整理好的授課內容,并且要精講、細講關鍵的章節,必要時可以省略與中職生就業沒有緊密聯系的內容,以便于學生對學科的規律及實際用途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
2.2 優化教學所需手段
2.2.1 開展項目教學
某個教學活動的展開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這便是項目教學。學生可以通過項目實地教學來學習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從而達到將學習過程中每一章節的難點和重點都全面把握的目的。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是教師在講課之前必須做好的工作,這份詳細地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的和要求以及學生應該學會的內容,并且由此對學生做出的相對要求。除此之外,要想達到將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提高、為學生指出逐漸走向成功的學習方法的目標,教學項目就必須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2.2.2 加強校企合作
為了使學生真正得到專業頂崗實習的實踐機會,學校要積極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讓企業提供更多上崗實習的機會,因為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通過親手操作發現并及時糾正在學校學到的某些知識存在的缺陷和弊端。
2.2.3 培養學生自信心
大部分中職生都覺得自己比普高生矮一截,因此一些悲觀、孤僻、消極等等的負面情緒便由此而生,更有甚者心理會出現扭曲的現象。所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作為教師,要積極主動的了解自己學生內心所想,及時的發現并解決學生心理上的問題,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發展情況來量身訂做有利于他們發展的學習計劃,并且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使其能夠順利地將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
2.3 強化實踐環節教學
2.3.1 通過習題強化實踐教學
注重習題訓練是計算機教學的特色,其目的是讓學生對教材和課堂上的知識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如此一來,作為教師就要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有哪些地方不了解,從而能夠及時的查漏補缺,具體來說,就是重點講解重點問題,重復練習集中性問題。
2.3.2 通過上機強化實踐教學
像計算機網絡技術這樣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的課程,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相當困難。因此,教師就要在課堂上每個教學的細節多費功夫,精心設計,使課堂理論與上機操作有效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師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4 構建多元化考試體系
教師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主要作用是,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起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能力,不能僅僅通過一次期末考試成績來下決定,這樣的結果是片面的、不準確的,相反的,學生的平時成績應該得到重視。現在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考試方式,中職學校至少要有兩種:筆試和上機。而且對于這兩種考試方式分值的分配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就個人來說,建議采用筆試占40%、上機占60%的比例來分配分值,因為總體來說,在工作中雖然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上機操作是更能檢測個人能力的行為,而這種分值分配的比例對計算機動手能力強的同學來說就會公平許多,也避免一些只會理論知識的同學蒙混過關,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能夠全面檢測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期末考試制度。同時,也不能就此忽視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因此可以考慮給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同學,在他們期末考試成績上加分。
參考文獻
[1] 杜永明.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芻議[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2).
[2] 金銀鵬.淺談新背景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J].學周刊,20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