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植 趙真姬
摘 要:對某一課程內容進行系統開發的微課內容,將有助于學習者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而將為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供堅實基礎。2014年第二屆全國微課比賽已經開始,但相關組織者和參與者對微課是什么?如何設計微課還比較迷茫。因此,該文首先闡述了微課及其特點,其次歸納了設計制作微課時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微課 特點 微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251-01
隨著信息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正快速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1 了解微課
目前關于微課的解釋比較多,而在學校層面上組織和參與制作微課的教師當中對微課的認識也有所不同。首先了解一下微課的由來。微課是從“翻轉課堂”中涌現出來的新概念。剛開始大家把可汗學院一小段一小段講授知識點的“小”課程,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師授課的“微視頻”稱為“微課”。后來發現,僅僅是一段“微視頻”,如果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沒有改變,這樣的“微視頻”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積件”的思路上,即把課堂錄制的課堂實錄視頻切片,做成一個個教學片斷。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中,可汗式“微課”是指記錄教師給學生講授課程內容的一段10 min以內的“微視頻”。這段“微視頻”需要與學習單、學生的學習活動流程等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微課”。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課呢?作者比較認同以下三個觀點:
(1)微課并不是指為微型教學而開發的微內容,而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
(2)微課是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在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3)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特別是對重點、難點、疑點內容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且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
認同以上三個觀點的理由是:
(1)微課是以學生為本,并非是教師的作秀作品。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和學習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因此,學生時代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微課內容都比較簡短,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方便觀看和學習;
(2)知識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微課是教師經過精心準備和錄制的對某一知識點和操作技巧的精彩講解、規范操作或點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因此在設計和編制微課過程中不偏離知識的科學性情況下,盡可能地引入趣味性來調動學習者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3)微課強調了靈活,快捷的傳播效果。這符合信息時代的學生學習特點,即方便、快捷、高效。
2 微課的特點
有人說:微課“課微不小”。解析是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巨大。確實微課講授的只是一兩個知識點,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但一個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性,一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仍然需要全面性。下面歸納了微課的五個特征。
(1)教學時間較短:視頻形式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一般時間為5~8 min左右,最少可為1-2 min,最長不宜超過10 min。這是根據國外可汗課程的統計和腦科學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在10 min左右。超過則學習者觀看視頻就感覺有些冗長。
(2)教學主題突出:微課主要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比如難點突破、學習策略、重點強調、教學反思、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觀點、規范操作、操作技巧等。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學習者可在線觀看學習,也可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
(4)教學設計“情景化”: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問題明確、相對完整。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征。目前大家普遍認可的微課形式具有真實、具體、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5)趣味創作、制作簡便。微課研發內容一定是教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操作為主題的微課創作者應該做到既規范,又熟練。制作工具以實用為宗旨,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可以是錄屏軟件加錄音設備,可以是一臺小型錄制設備和視頻編輯軟件,完全能夠完成一次微課的制作。
3 設計微課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如何設計好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程呢?經調查發現部分一線教師在剛剛開始學習微課制作的時候,往往把微課設計成為了小課件,沒有掌握學生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微課,反映了大部分教師已經形成了長期以講授為主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思維定勢。因此,學習運用微課的過程,其實是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掌握信息時代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的過程。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教師首先自己要學會微課設計方法。下面是教師微課教學設計時應注意的內容。
設計理念方面:(1)微課主要受眾是學習者,制作微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習者解決最關心最難理解的知識點和能力點;(2)一次微課只說一個要點。(3)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問題的設計要恰當安排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和核心問題,靈活使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4)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概括要點,幫助學習者梳理思路,強調重點和難點。
設計技巧方面:(1)要用字幕方式補充微課程不容易說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須呈現關鍵詞語,在微課程中適當位置設置暫停,或者后續活動的提示,便于學生瀏覽微課時轉入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習者在學習單統一調度下學習微課程。(2)操作鼠標講解課程時,鼠標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且不要在屏幕上亂晃。畫面要簡潔,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標、背景、頭像等,都要刪除。錄制視頻的環境要安靜、不要有噪音。
4 結語
學習者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幫助學生解決不懂的問題,師生互動討論,或者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輔導,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教學模式,是廣大追求教育改革者的心愿。推廣和利用微課嘗試改變教學模式,既符合信息社會知識傳播和學習者的學習特點,也符合當今教育為學習者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育要求。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和優質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電化教育,2004(6):5-11.
[2] 徐崢,陳庚,袁希嵐.網絡課程開發與發展趨勢[J].中國遠程教育,2003(11):40-42.endprint